地基与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地基与基础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由于課程本身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故在教学上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几个方面出发,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改进,激发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地基与基础 教学改革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地基与基础》是土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两大部分:土力学理论和地基基础的基本原理,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涉及的计算内容和相关理论较多,而对于高职院校的有些学生来说,起点较低,基础普遍不是太好,再加上课程学时较少、内容较多,想要把这门课程学好学透会比较困难。因此,针对学生的自身情况,课程的特点,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为专科学生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学寻找一条切实可行、快捷的学习和应用途径,使学生既能学到基本的理论知识,又能将这些基本分析应用到实际中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较复杂,学生理解较困难
该课程理论性较强,研究对象较复杂,学科横向跨度大,综合性较强,涉及的相关知识较多,涉及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工程地质、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术等学科,理论难度大,公式推导多,内容连贯性较差。因此,课程的突出特点是理论抽象、公式繁杂,学生不容易掌握和理解。
(二)学院学生起点较低,对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
高职学院学生相对于本科院校,基础普遍较差,起点较低,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几个特点:基础普遍较薄弱,学习能力和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基础存在很大差距;学生思维较活跃,但独立学习的能力较差,缺乏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我约束力较差,较多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特长优势明显,但发展不够均衡。上述特点决定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有待进一步加深。
二、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针对以上情况,在课程教学内容、形式及教学手段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
(一)课堂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现场教学是指以现场为中心,将教学内容与现场实物相联系,具有直观性强和紧密联系实际的特点。虽然课堂上会利用图片、视频来加强学生的理解,但是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利用现场教学,直观讲解岗位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让学生置身工程实际中,拉近与本课程的距离,往往更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将抽象的内容转换为具体的工程实际。如在基坑支护这一章,可以在现场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讲解,基坑支护的类型、结构的形式,基坑支护的施工工艺等,据此建立基坑的力学模型,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更为深刻。学生往往对实际工程更感兴趣,通过现场教学,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导入工程案例,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
课程规范条文多,公式多,可以通过导入一些工程案例来调动学习的学习热情。"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互动式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任务驱动法”的实践性很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组,根据学习要求,选择、收集学习资料,小组成员之间进行探讨、研究,共同完成任务。例如引入苏州虎丘塔,抛出几个问题,塔身为什么会出现倾斜,如何进行地基处理,如何减轻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等,在此过程中引入一些地基不均匀沉降及地基处理的图片、视频资料等,让学生自己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最后,教师引入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工程进行应用。突出了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思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将来解决工程现场实际问题做准备。
(三)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相结合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也随之而来,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信息化教学手段有很多,如网络、视频、多媒体等,把声音、图像、文字巧妙的结合起来,在视觉、听觉上给学生加以直观感受, 将抽象的教学内容鲜活地展现出来,体现出了生动性、形象性,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起到积极的影响。同时,土力学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理论公式多,若还是采用多媒体投影到大屏幕上,学生可能像看电影一样,过后就忘,在这时,传统的教学手段就凸显出了优势,用粉笔加黑板可以使公式推导的思路更清晰,对内容的印象及理解更深刻。因此,信息化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都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两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合理加以采用,会对教学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重视实验教学
土工试验是《地基与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土力学理论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是认识土体基本性质的有效手段。土的密度、含水量、塑限、液限等几个试验是较简单易做的,虽然简单,但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概念及公式的理解,对土的性质有了最直观的认识。土的剪切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更能加深对抗剪强度的理解,土的抗剪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的方法,即实验时的排水条件。土的压缩试验,可以使学生对土的压缩性有更一步的认识,理解土的压缩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了解不同土的压缩稳定所需时间长短不同,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压缩量的主要组成。每个试验完成后提交试验报告,可以使学生学会分析试验结果的能力。实践教学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改变课题教学的枯燥无味,增强学习趣味性,学生在试验中自己动手,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地基与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根据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学中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不断的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课堂与现场教学相结合;采用讨论式教学;导入工程案例,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相结合;重视实验教学;重视课后的复习、指导;教师要注重知识的更新。最终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广信.土力学教育与教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吴力平 高职《地基与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7):280-281.
[3]孙凌云,陈宜虎.独立学院《地基与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高教学刊,2016,(9):129-1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614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