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韩秀玉
自2013年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管理的重要政策之一。利率市场化是把双刃剑,在盘活我国金融市场的同时也增加了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压力以及利率风险。本文将结合金融市场发展现实探究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影响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利率市场化在本质上是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金融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商业银行经营的自主性。没有了利率管制,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目标设定相应的利率,能够更为有效地吸引存款和闲置资金,利率市场化也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但是在长期利率管制背景下形成的商业银行利率管理和风险管理缺乏自主性等固有问题的影响下,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还是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影响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下降。在长期的利率管制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是存款与贷款之间的利差。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以及众多金融机构的出现,金融市场竞争主体增加所造成的“僧多肉少”的局面,间接导致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下降。首先,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吸纳了年轻群体的存款,导致商业银行存款规模下降;其次,面对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商业银行不得不提高存款利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压缩了存贷利差;最后,在金融市场异常繁荣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也不再是企业和个人贷款的主要渠道,蚂蚁花呗、蚂蚁借呗等更为便捷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成为人们的选择,这就导致商业银行贷款金额下降。总的来说,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影响下,存款规模和贷款规模都出现了下降,整体盈利能力下降,资产负债业务深受影响。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控难度增加。利率市场化使得利率主要由金融市场进行调节,利率波动也是市场调节的必然结果。不同于利率管制背景下利率的相对稳定,利率市场化增加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利率风险管控难度。传统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控存在一定的缺失,无论是在风险机制建设还是风险管理人员配置方面都存在不足,因此在这一背景下更容易受到市场上的利率波动,继而影响资产负债的配置和收益。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管理对策分析
优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提升风险承受能力。资产负债结构直接影响商业银行资产的稳定性及其风险承受能力,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优化自身资产负债结构是其有效规避风险的必然选择。商业银行需要整合原有资本和负债,建立明确的信息网络,合理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提升资产风险偏好,继而提升资产收益。与此同时,在负债业务方面,也应该量力而行,根据金融市场风险评估结果和监测结果选择合理的负债规模和结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管理不应该是静态管理,而应该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这也需要商业银行管理人员能够转变观念,摒弃传统商业银行管理方式和方法,重视其自身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引进利率风险管理人才,利用大数据等技术管控利率风险。利率市场化这一金融市场的变化,形成了较大的利率管理人才缺口。因此,面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商业银行需要引进利率风险管理人才,提升利率风险管理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还应该积极推进“互联网+利率风险管理”模式的发展,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实时监控和反馈金融市场上的利率变动,合理且准确评估利率风险,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技术数据支持。这样一来,能够大大降低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业务管理过程中的风险。
创建银行产品矩阵,合理分配资金和风险。利率市场化也增强了商业银行经营的自主性,因此为了提升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稳定性和风险承受能力,还需要创建银行产品矩阵,合理分配资金和风险。传统商业银行产品相对单一,难以满足客户多层次的风险需求和利润需求。所以,立足多层次客户需求和风险偏好,商业银行可以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品类的金融产品,利用好证券和基金等金融工具来实现资產负债业务的合理配置。
结语
综上所述,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也是充分激发我国金融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经过六年多的实践检验,当前我国金融市场主体显著增加,金融交易规模和体量也是十分可观。利率市场化对传统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管理模式造成了冲击,也推动着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诞生。面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盈利能力下降和利率风险上升问题,商业银行也从管理人才引进、大数据应用、思维模式转变、资产负债业务优化以及产品矩阵创建等方面做出了改变。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逐渐丧失了其存款和贷款优势,在未来发展中应该专注于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产品设计和定价,唯有如此才能够提升其整体竞争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让其在金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齐商银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722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