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国有大中型钢贸企业的现金流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范嘉薇

   摘要:一个亏损的企业还有可能持续经营下去,但一个现金流枯竭的企业将立马陷入资金链断裂继而破产的局面。对于企业来说,现金流相当于是人类的血液,资金的循环往复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条件。尤其对于国有大中型钢贸企业来说,现金流的健康与否关系到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同时由于其对资金的占用金额大、账期长的特点,现金流管理在该类企业中尤其重要。因此,我们在找出该类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同时,进行对策探讨,以期借此改善国有大中型钢贸企业的现金流管理水平。
   关键词:现金流管理;国有大中型钢贸企业;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管理要求的不断推进,现金流管理工作渐渐成为了不少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国资委召开的各项工作会议不断强调要“加强资金管理,加强现金流管理”。这对大宗商品贸易业务占较大比重、资金需求较大的国有大中型钢贸企业提出了更高的现金流管理要求。
   一、国有大中型钢贸企业加强现金流管理的作用
   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按照现金收付实现制,通过一定经济活动(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非经常性项目)而产生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其总量情况的总称,即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数量。
   国有大中型钢贸企业业务开展对资金具有高依赖性,现金流直接关系到了企业的存亡兴衰。此外,由于国有大中型钢贸企业对上下游议价能力都不显著,现金流在企业中也比传统的利润指标更能反映企业的盈利质量。也正因为以上两点,现金流管理可以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并成为提升企业流动资产质量、提升经营性资产周转效率、提升经营性现金流金额、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现金流管理还能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保障经营性业务的资金需求、控制风险水平、提高企业信用水平、并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筹、投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标,从而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国有大中型钢贸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捉襟见肘
   钢材本质上是一种周期性大宗商品,因此具有资金占用大的特点。作为国有大中型钢铁贸易企业,其上游多是大型钢厂、下游多是铁路终端市场客户及各类工地施工项目客户。上游钢厂多对钢贸类企业有较大议价权,对钢贸企业的采购规模也有一定要求;而下游的铁路终端市场客户及各类工地施工项目客户又都有业务时间跨度大、回款周期长等特点。钢贸企业对上下游企业的议价空间都比较有限,这种慢周转、重资产的业务模式会导致经营性现金流的持续缺失,使得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捉襟见肘,逼迫企业不得不通过高杠杆来维持业务的持续开展。
   (二)企业管理者风险意识薄弱
   国有大中型钢贸企业早期的管理理念及考核导向多以利润导向为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很容易一味地追求收入、利润的高增长从而忽视了高杠杆导致的高资产负债率,从而大大增加了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
   最典型的案例便是从2012年开始逐渐在华东钢贸圈发酵的“华东钢贸风险事件”。其案由是2008~2012年上半年,大量民营钢贸企业通过国有大中型钢贸企业合作开展钢材托盘代理业务,国有钢贸企业凭借较高信用水平,通过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为下游客户垫资,这类业务的上下游贸易商多为关联企业,同时这类“名为买卖、实为借货”的业务也让国有大中型钢贸企业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影子银行”。
   2012年开始,民营钢贸商们纷纷资金链断裂,出现大面积、集中的信贷违约和贸易违约,破产跑路现象非常普遍。很多钢贸企业被连带追诉,整个钢贸行业受到震荡和冲击, 作为“影子银行”的国有钢贸企业当然也无法幸免于难。
   回看该事件,当时不少国有钢贸企业在大量开展“影子银行”业务的过程中的资产负债率已经攀升至90%以上,风险不言而喻。但企业管理者通常只关注到了收入、利润的增长率,完全无视了繁荣盛世后暗流涌动的财务风险。
   (三)现金流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够
   企业除了上述案例提到的“影子银行”业务外,也有很大比例的终端市场业务。尤其是在“华东钢贸风险事件”发生后,国资委已经全面禁止下属企业再次开展该类融资性贸易业务,企业纷纷回归终端市场,业务维度包括但不限于铁路线路、装备、建设终端市场业务,工程类项目终端市场业务,工程施工服务业务等。
   虽然业务种类更丰富了,但企业在现金流管理中并没有细化到不同的业务维度进行区分管理,资金的使用分配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管理流程。不同的业务类型有不同性质的客户供应商,也有不同的账期和业务时间跨度,不进行精细化管理会直接导致高风险业务占用了其他业务的资金,逐渐压缩其他业务的资金使用。一旦风险发生将吞没企业的所有营运资金,这也是上述“华东钢贸风险”事件案例中为何会有那么大面积国有钢贸类企业最终走向资不抵债的根本原因。
   (四)投资决策未经过合理的可行性研究
   通过加杠杆的方式注入大量现金用于投资活动也是许多国有钢贸企业的规模扩张方式,比如跨行业囤楼囤地,收购子公司等。但在投资决策之前的可行性研究及未来现金流估算却进行地过于乐观,缺乏系统科学的方法。比如在投资楼房土地等长期资产时未考虑宏观政策对房价的调控措施,未考虑城市、地段对房价地价的支撑作用、未考虑未来房产地产的变现能力等;又或者在投资收购其他公司时只乐观根据被投资公司现有业绩做簡单估计,未系统性地对被投资企业的产业周期及潜在风险进行深入调研等。以上这些都有可能导致企业在高杠杆投资后未来可持续的现金回报跟不上杠杆规模最终资金断裂的极端情况出现。
   (五)现金流管理模式缺乏合理性
   对于多数大中型国有钢贸企业来说,分公司和子公司的分布区域广,银行账户数目多。这种较为分散的现金流管理模式一是无法集中提高下属分、子公司的资金利用效率,二是无法把整个公司的资金进行系统全面的结算和管理;三也不利于公司总部了解下属分、子公司的实时资金情况,大大降低了现金的管理效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895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