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竞争力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章以推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为前提,针对北京中宣育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况,围绕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因素,提出了产品线多元化、业务专长化、质量标准化、管理下沉化、审计信息化、事务所整合化等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并得出效益就是事务所核心竞争力的观点。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 竞争力 效率
当前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行业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金融体系的逐步建立健全、行业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而不断的发展壮大,基本形成了规模庞大、层次分明、产品多样的社会中介服务市场。但近几年以及可预测的未来一段时期内,在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国际贸易纠纷加剧的大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金融市场也不景气,导致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经费开支相应缩减,民营企业经济效益增长较乏力,由此使得会计师事务所的总体业务量减少,行业的发展首次面临巨大的历史挑战。市场环境的变化使行业内部竞争骤然加剧,优胜劣汰成为必然趋势,事务所必须面对现实,扩大优势,积极创新,着力弥补自身短板,有效提升竞争力。
一、丰富事务所的产品线,多元化发展
传统会计报表鉴证业务可能仍是收入结构占比最大的一部分业务,但可能不会是利润贡献最大的部分。因为审计鉴证业务的性质是基于客户为满足其定期披露会计信息的义务而产生的被动委托事项,出具的鉴证报告对客户提高其管理水平的作用有限,所以其不愿意付出较高的审计费用,由此带来的是事务所同业低价竞争。很多事务所为控制成本,减少审计程序,审计质量风险随之而来。开展财务咨询业务是比较好的业务扩展途径,包括:内部控制建立与评价、单位预决算及绩效考评体系建立、企业融资方案建议、尽职调查、税收筹划、单位制度规范草案的编写等等业务。这些咨询业务能显著提升客户的管理水平并解决切实问题,又能规避事务所的审计风险,而且咨询业务开展时间一般是下半年,能与年度审计时间段错开,所以其必然会成为将来的核心业务。除此之外,税审、资产评估、工程造价等相关板块业务也要争取相关资质、组建对应团队,达到与审计业务联动协同效益。因为大客户往往倾向于在法规许可的情况下把一揽子业务给同一中介集团去做,不会进行分拆委托,这样便可以更省时省力。产品多元化,向更具附加值的服务品类创新,才能整体提升事务所的综合实力。
二、服务有专长,树立细分市场品牌
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层次较分明,最顶层的大型集团化事务所凭借其资金、技术、团队的雄厚实力可以从事境内外证券期货审计业务、特大型央企审计业务,军工企业审计业务等,当然利润较丰厚;而其他事务所由于规模所限,没有入围资格,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但想要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获取一席之地仍有应对方法——“细分领域深耕细作,树立专长品牌优势”。比如民间非营利组织审计业务,其长期被大型事务所忽视,但随着近几年国家对社会组织的大力支持,民非组织设立数量猛增,各种组织涉及的业务如科技、公益、教育、医疗等非常广泛,对应的审计业务量也很大。最主要的是民非的年审,专项审计均为国家强制审计,审计业务订单稳定,项目周期短成本易控,对于规模一般的事务所是理想的业务领域,值得组建团队、深入研究相关制度法规和审计技术。再如工程竣工决算审计业务,金额标的大、审计收费高,工程竣工后客户才委托,同样是项目周期短成本易控。而且客户基本上是大单位,会计核算水平较高,档案资料保存完整,沟通顺畅,审计困难较少,又能与事务所工程造价板块产生协同效益,所以也不失为一项理想的发展领域。在行业细分领域做专做强,如同疑难病专科医院,依然能在行业中成为专项权威机构。
三、注重业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
随着国家财经监管强度日趋严格,涉及会计师事务所的违法案件频发,但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其中事务所与客户串通舞弊造假的恶性案件其实并不多,执业人员大多还是能恪守住底线的。多数情况是事务所勤勉尽责不够、节约成本减少程序、审计专业技术偏弱、内部审核不严等技术失误造成违法情形。对于技术层面的问题,我们应关注业务质量,防范风险。具体的应对方法有:(1)进一步强化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程序很多情况下被事务所忽视,原因主要为高层领导为了保持客户关系和经营业绩的增长,基层员工又忙于抢时间完成工作,所以风评工作经常流于形式。而我们必须关注的评估重点应有:金融投资业务是否能收回本金、关联方往来款是否为资金占用或账外收入转入、单笔大额成本费用是否有洗钱或逃税嫌疑、期末发生大额收入是否故意满足上市条件、银行贷款担保物是否设置了多重抵押、连续亏损资不抵债是否还满足持续经营假设等系统性风险。(2)建立健全事务所的审计业务手册,使工作标准化。事务所的客户类型和业务种类繁多,鉴证业务虽有统一的审计准则但客户财务状况各异,咨询业务更是无统一规范,所以事务所的业务有一定“私人定制”的特征,很难做到“流水线”化批量生产,这给业务质量的保持带来困难,所以需建立一套包括适用各种客户及业务类型的操作规则指南手册。手册的具体内容应有针对每一类业务的审计方法和程序、审计证据资料清单、审计风险关注、与客户的沟通技巧、报告审核的统一标准、项目管理和绩效考评等。手册能像词典一样速查速记实操层面的知识和经验,还能替代事务所日常对员工的业务培训,同时还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的更新、客户委托要求的变化、新业务的开拓、企业经验的累积,而相应的对手册内容进行实时更新,达到“多、快、好、省”的效果。业务工作手册的建立,并经历若干年的不断修订完善,应该能成为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它能避免审计工作中的盲目和学习不到位、能避免内部复核中标准不一带来的矛盾,能避免项目经验随相关员工离职的流失、能避免忽视重点而带来的审计风险。
四、事务所内部业务管理,要充分實现从下至上的沟通与协作
有规模的事务所往往每年的订单量是很大且很杂的,其内部业务管理压力较大,主要体现在:项目有季节性不好错开时间安排人员;项目团队人员不能固定,要随项目不同及客户要求穿插安排;项目时间长短不一较难规划排期;项目技术难度不一人员搭配要考量;大项目周期长成本较难控制;项目的客户信息反馈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全年项目台账综合记录信息不完整,不便于绩效考评和分析测算等。对此我们的应对方法是:(1)管理下沉,让基层员工全面参与管理。传统的事务所管理方法是从上至下的集中式管理,包括订单接洽、安排人员、客户沟通反馈及维护、项目监控、问题处理、项目核算等均是由事务所高管层面或单独部门直接处理的,缺少与基层员工的交流沟通。这种情况直接导致管理与市场脱节:事务所不知道客户的真正需求、客户不理解事务所的处理方式、员工不清楚领导的任务意图,领导不理会员工的工作困难;最后结果是:客户投诉员工,领导责怪员工,基层员工被夹在中间无所适从,项目失败。对此我们须做到领导要放权,各项业务管理要下沉到基层员工层面,他们才是直接接触市场的环节,培养他们能积极收集信息情报、因地制宜的调配资源、有意识的学习及总结经验的能力,在作项目的同时兼有管理权限并参与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实时反馈信息、解决问题、汇总上报、累积经验。高级领导也能减除繁重的管理工作,把时间用到分析和决策上来。(2)项目及事业部预决算管理,控制好成本和利润。事务所的订单类型各异,周期长短不一,事务所领导层面很难逐一监控,项目的成本控制是难点,主要原因是项目组人员安排不合理导致效率低及工作饱和度不够。所以,如想全盘财务控制,则每一订单都要编制项目预决算,项目预决算不同于财务总体预决算,其编制还是要下沉到基层员工,单项的指标和审批也应由项目经理把握尺度,预决算的内容主要是:项目收费、工时、人数、工资额、业务费用、税金、总成本、项目利润等。总收入额和项目利润率由事务所高层领导拟定出来,总体控制住利润,而单个项目收入支出的标准及金额就可以放权交给项目经理和基层人员审批和灵活操作,满足应对各种情况。当项目预决算做好后,还要顾及事业部等业务单元的预决算控制,因为即使项目之内成本能控制住,在项目组员完成项目后并没有积极的投入到后继项目中,导致整体周期内员工工作不饱和,人工成本浪费,支出仍然失控。事业部预决算的重点是订单量及总收入控制,合理计划项目排期,当单个项目的利润率可控时,要使各项目前后之间没有空档期,饱和工作。项目预算管理主要效用就是管理前置,损益控制在业务发生前,而一般的财务分析只是事后总结,损益已成为既成事实,无法改变,管理滞后。 五、审计信息化,真正意义上的提高生产力
在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革命历史浪潮下,审计信息化是必由之路也是必然要攻克的难关。信息化最终要形成的结果是从客户的财务资料到审计报告要瞬间完成,且做到准确、完整。此外还要有管理功能:对事务所的所有订单能实时进行业务管理和监控,生成企业经营管理分析报告。但以现在的技术水平还很难做到这一点,在目前市场上的商品化审计软件并不少,但有几个突出问题:(1)软件的功能是软肋。事务所的业务种类太多,软件中有限的预设报告和底稿的模板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即使是常规的年度审计报告模板,也因每年官方内容更新及使用地域不同而无法直接使用;而专项审计报告或咨询报告的模板则在软件中几乎没有,即便有也与客户实际需求相去甚远;审计程序上诸如:固定资产折旧测算、借款利息测算、应交税金测算、往来款重分类及账龄测算、现金流量表测算、审计风险判断与预警等程序不是没有就是鸡肋。(2)审计软件产品的技术类型为封闭式代码结构,无法按需更改。当前市面上审计软件的技术方法与会计软件相同,都是用VC+SQL的编程平台开发的封闭式代码程序,其优点是运行稳定性高,缺点是不能随时按需更改。会计软件设计为封闭式软件没问题,因为都是按会计准则设计的程序,使用者直接按软件的规则建账、记账即可,不会遇到兼容性问题。但审计软件则完全不同:首先,在对客户电子财务账取数时要兼容各种品牌的会计软件数据;其次是不同的会计人员记账方法和习惯不同,仍要做个性化兼容;再次,输出的报告和底稿只能按预设的模板输出,但其与客户实际要求的内容相去甚远或根本无此业务的模板。对于以上情况有的大型事务所想砸巨资找软件公司定制开发程序,但往往事与愿违、无果而终,因为业务报告的类型不但太多还有地域差异而且每年还有更新,每一种报告可能后台就有几十万行代码支撑,而且审计工作的及时性决定了没有充足的时间留给工程师测试软件,以致这么大的工程量是没有那个IT公司能做的下来。对现实种种情况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应用office软件平台深度开发开放式代码的全自动审计报告、底稿及業务管理系统。设计思路是:(1)客户电子账导入→excel函数识别数据→excel函数生成审计底稿→生成excel版审计报告→数据链实时生成word版审计报告;(2)前述每一单家业务的excel版审计底稿→数据链取数生成excel业务清单→实时生成word版业务管理分析报告。(3)核心技术:100种excel函数套嵌使用。这种技术方案的优势是:(1)无限增容预设审计模板。审计人员深入学习掌握excel函数后可以根据业务需要自己开发模板。(2)可以不断的完善更新开放式代码,随时修改函数以便兼容各种软件导出的电子账,适应不同会计人员的记账手法,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客户要求调整代码生成新报告的内容。(3)省时省力省钱:excel函数学习门槛低、资金投入极少、开发周期短且修改便利。(4)审计工作及管理过程全自动,功能齐全强大。实现了客户财务账电子版导入后瞬间生成审计底稿和报告,各种审计测算程序同步完成,同时能提示风险点和得出审计结论,最后还能从所有底稿中取数自动生成业务管理清单和分析报告。审计信息化是事务所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全面智能化也是注册会计师行业最终的发展方向。
六、会计师事务所行业整合,机遇大于挑战
会计师事务所想做大做强,外部方法就是整合。合并的动因一般为:(1)业务资质整合:对具有如证券资质、高新资质等准入牌照的事务所合并。(2)业务板块整合:如对有审计、税务、评估、工程造价等优势业务单元的事务所合并。(3)地域整合:如想在外埠开办分所,跳过壁垒合并当地事务所。(4)客户资源整合:对拥有某一行业类型客户资源的事务所进行合并。事务所通过资质、团队、客源等因素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升级梯队层次,最终达到国内甚至国际有影响力的服务机构。毕竟事务所如只靠自己“苦练内功、稳中求进”太慢了,可能会错过很多机遇。但发展“联合舰队”模式也有一定困难:(1)权力和经济利益冲突。合并后原各方员工的职位级别、权力责任、薪金待遇、合伙人分红等很难协调共赢。(2)客户资源很难分享。客源是合伙人的根本利益,合并后对同一客户的一揽子业务不同团队并不情愿分工协作完成。(3)业务质量标准难以达成。合并前,一方程序简单、质控较松,另一方程序繁琐、质控严格,双方团队已经习惯了,对统一的业务标准订立各执己见,互不相让。(4)企业文化理念不能融合。合并前,有的单位重纪律有的讲情怀,有的重速度有的讲质量,有的重长远发展有的看眼前利益。事务所的整合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面对诸多阻力,在合并之初可能有矛盾尖锐、各自为战的情况,但经过较长时间的内部梳理、优化,外部市场的竞争洗理,统一思想后一定会向集团化、品牌化、国际化方面大步迈进。
七、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效率
此项观点是上述1-6项的总结提取。事务所通过业务多元化、专长化、质量标准化、管理下沉化、信息化、整合化等内外部方法的尝试和努力,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效率的提高。(1)效率是一种结合点:是速度与质量、成本与回报、规模与特色的最佳平衡点:先提高速度,再逐步提升质量;先有必要的成本投入,再寻求合理回报;先具备一定规模,再精有专长。(2)效率必然要全面发力:是事务所的服务产品、内部管理、人才团队、财务核算、信息技术、文化理念等诸多方面共同进取的结果。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增长其内生源动力就是人类为了追求速度而努力。会计师事务所行业最终追求和比拼的就是效率,效率决定了生产力,效率成就了行业地位,效率树立了商业品牌。
参考文献:
[1]唐旭.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困惑与应对[J].管理观察,2018(3):68-70.
[2]唐旭.论会计师事务所的审工结合[J].大众投资指南,2018(11):49-51.
[3]陈仁敬.论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质量控制[J].会计师,2017(18):10-11.
[4]李雁樵.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及防范[J].新经济,2015(Z1):72-73.
[5]吴柠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成因与防范控制[J].商业会计,2014(13):39-41.
(唐旭,北京中宣育会计师事务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180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