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产增量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金融资产管理分析是优化中国增量金融资产的主要困难,它其实不单单是优化金融资产增量的前决条件,更是处理不良金融资产的基础操作
(一)我国金融资产低质量的诱因没有消失
(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垄断的商业银行体系和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尚未得到实质性改善。贷款资产已成为金融资产的主要部分,系统内融资也已成为融资的主要部分。
(2)有关金融资产管理的社会基础架构依然不健全。不完善的国内信息披露制度,法律法规,会计制度和信贷经济体系阻碍了市场机制的运作和银行的有效运作。
(3)金融的改革与发展无法與金融监管机构的滞后监管水平相匹配。我国金融界中金融界的监督管理力度与不良金融资产息息相关。金融秩序被破坏导致经济波动,在金融监管水平落后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超额贷款,未经授权的借贷和未经授权的投资直接导致了大量不良资产的产生。
(4)国有企业仍存在低效益传统问题。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政策下,国有企业的年利润连年上升,1999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年利润九百亿元,截止2000年11月,重点国有企业实现利润一千九百亿元。在节省开支方面,国有企业通过支持破产兼并而核销坏账、七次降息来减少利息、职工下岗分流、技改投入等方面1999年减少6000亿开支
(5)金融资产管理微观层面——商业银行没有明显改善。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会直接决定了贷款资产的质量及数量。商业银行表面上的商业化改革并没有触及根本,即使电子化水平在不断提高,银行的业务量数额也有了显著增加,但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水平严重滞后,没有一个完善的公司绩效制度,在这种产权制度的安排下,优化贷款增量仍然难以实现。
(二)限制中国金融资产质量增长新因素
(1)我国部分商业银行高级客户流动性较大。金融业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很多资产信用较高的大型企业转向从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这是由间接融资的门栏较低导致的。同时,这也代表着商业银行的高级客户的减少。
(2)我国商业银行的高级客户、项目的数量降低。中国1997年的经济转型,主要表现为由经济短缺转型为经济过剩。由此引发的宏观经济的相关问题有:资本过剩;经济供给总量相对过剩;经济增速逐步下降、市场价格持续呈下降趋势,利率也一降再降。进而使实质性经济的吸收资金能力减弱;高级客户数量减少;不良金融资产的库存的盘活难度较大,金融资产的增量无法进一步优化
(3)国民经济总体布局的战略调整与国有企业的战略改革。在持续的改革中,国有经济的垄断地位已开始发生轻微变化。现如今生活中的许多经济问题,究其根源仍是国有企业的效率低问题,因此我国经济改革的首要问题就是既对国有企业进行产量调整又进行结构调整。在这一调整过程中,有关产权的大型改组和关于债权债务的大型转移一定会对打击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
(4)利率市场化是金融资产管理的主要难题。国内的金融市场变革有着重大进步,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想法是“优先贷款和外币。”但是,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资产负债结构对利率高度敏感。它逐步成为了金融管理资产的主要问题。
(5)宏观经济更加不确定。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自由化和国际化的不断完善,国内金融管理资产面临着国内经济不确定、世界经济对两个主要问题不确定。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通货膨胀率不断变化,使银行贷款评估更加复杂,衡量信贷风险的困难也大大提高;世界经济的汇率、利率的不稳定性;宏观经济的膨胀或紧缩导致贸易条件不断恶化;个人的资本流动增加了经济不确定性。
二、优化金融资产增量的策略
(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最大限度维持资产与降低损失
虽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规定公司可以自行管理和处置不良贷款,但这些途径都必须在完成资产重组和管理重组之后,确保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机制正常进行的情况下才能运作。财务管理资产公司必须为优化增量金融资产做准备,同时要恢复其不良贷款资产。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振兴不良资产的比例约为14%。公司对于不良贷款的处置能力不仅会影响到存量资产的数量,更能影响公司的财务管理改革,这样,公司的利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且有了优化金融资产增加的更好的微观经济市场基础。
(二)金融资产结构的多样性与调整改革
截止1999年,商业银行总资产约12万亿元,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总资产约18万亿元。占比百分之七十。这导致商业银行的资产成为整个金融市场所有资产的主流。国有商业银行在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由此产生的资产结构已成为限制增量增长优化的主要因素。自1997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资产与总资产的年比率分别为77.64%,77.49%和77.21%。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也直接影响到其他商业银行的发展。
(三)优化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结构
1998年,企业80%左右的资金来源是银行贷款,只有20%左右是直接融资。直接融资中有百分之六属于股票融资,百分之一是债券融资,百分之十属于商业票据。我国的融资市场中,间接融资占绝对的垄断地位。这种融资结构并不能很好的与融资效率相匹配。由于国有商业银行针对低效国有企业的比例较高,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数量不断增加,但这并没有导致其他金融市场得到发展。因此融资方式的改革“势在必得”,以求融资结构实现多元化发展。
(四)建立体制外配置为主导的金融配置体制
系统内财务资源的分配主要依靠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的资本供给制度,不良贷款也“应运而生”。如果继续保持这种不合理的资源配置结构,不良贷款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多。相反,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于体制外的经济密切相关。总的来说,体制外的金融资源配置灵敏度高、贴近市场、效率较高。但由于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对于体制外空间的压迫,以体制外配置为主导的金融配置体制的构建迫在眉睫
(五)调整金融资产区域配置
我国金融资产在区域化配置上严重的不合理,例如我国西部地区的配置仅占全国资产总量的15%,这不仅限制了区域的经济发展,也会成为全国经济的“短板”。在下一阶段,金融资产配置要进行西部调整,这一调整将会使全国的优化金融增量受益。
(六)商业银行体系的重组与整合
①国有商业银行缩小规模,只保留地级市以上单位,以期促进地方金融单位的发展。②大力鼓励外部资金的进入,国有商业银行不久前实现不良资产分离,适合进行内部股份制改革。③鼓励外资银行以多种形式参与各类商业银行。④构建民营银行体系来专项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⑤对城乡信用社进行民营化改革。⑥积极扶持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出台相关政策以鼓励其迅速扩展规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199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