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基于南京市物流业发展现状,探讨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南京市 物流业 现状 对策
一、南京市物流业发展现状
(一)社会物流总额规模扩大,需求稳中有进
2018年南京市社会物流总额35824.66亿元,同比增长9.4%。从2010-2018年的发展数据中可以看出,南京市社会物流总规模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物流需求增速稳中有进。在社会物流总额不断扩大的同时,与民生相关的特色物流发展加快,快递速运、城市配送、农产品物流、物流平台、一体化物流等特殊服务也成为新的增长点。
(二)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进一步降低
2018年南京市经济运行中的物流效率有所提升,成本进一步降低。2018年全市社会物流总费用1759.25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低于南京市社会物流总额1.6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3.8%,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三)物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发展形势良好
2018年南京市物流业增加值为834.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5%,增幅保持在合理区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7%,占南京市GDP的6.5%,占比与上年同期持平。
二、南京市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业综合服务能力相对滞后
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物流企业的工作比较严谨,供应链一环扣一环,处理起来比较琐碎,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物流业的整体发展。目前,南京市缺少能够提供完整的一条龙服务的现代物流企业。
(二)物流信息化水平亟待提升
信息及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是衡量物流企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南京市虽然也有很多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及信息交换平台,但是整体水平偏低,社会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各平台之间缺乏协同整合,标准不一,不能有效融合相关信息,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企业运输效率、货物安全意识和仓储业务的信息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中小物流企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小物流企业是物流行业中成长最快的科技创新力量。但南京市的中小物流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规模小、实力弱、管理体制不健全、资金实力不强、物流服务水平不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有些中小物流企业品牌意识不强、定位不准,只有运输或只有仓储单功能的物流企业出现,也使得物流业恶性的不规范竞争愈演愈烈,最终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
三、南京市物流业发展改进对策
(一)关注客户需求,整合物流资源,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随着传统物流业务量的下降与现代物流业务量的上升,传统物流企业必须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步伐,关注客户需求,通过不断整合物流资源、提高物流系统运行效率,进而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从被动揽货到主动与产业端、需求端对接并深度融合,从采购、制造、销售、逆向物流做系统化整合,构成生态链。以物流供应链的七大环节(仓、干、配、装卸作业、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为主体进行有效组织,用“供应链+物联网+技术”打通并精益化管理采、产、销、后服务,向供应链两端延伸,提升仓储能力,满足柔性化生产需要,增强社会化、专业化综合服务能力。
(二)通过信息化、标准化应用,提升企业竞争力
目前,南京市物流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化认知水平不高、中小企业资金投入不足、标准化滞后、缺乏兼顾计算机与物流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等问题。
物流企业只有通过提升信息化、标准化程度,才能够有效整合物流功能、协调各环节运行以及提高快速响应能力,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在产品可追溯、在线调度管理、全自动物流配送、智能配货等领域的应用,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通过技术赋能企业运营,打通客户-企业-运力仓储全链条,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在现有软件应用基础上不斷提升运输管理、平台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模块,以本地区域的实际情况为基点,提升信息化,将5G物联网技术嫁接上去,做好5G技术大规模应用和数字物流发展的准备。
(三)中小物流企业需构建规范化、设施装备标准化、运输系统化、互联网化、集约化的发展方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成本不断上升。随着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全面实施、9.21制超新规的落实、老旧车辆淘汰等,南京中小型物流企业的规范运营面临着巨大挑战,在人工、材料、作业等成本叠加的压力下,靠超重超载、粗放经营已无法生存。
物流企业只有在人员、设备设施、资金、治理机制等方面做进一步规范化调整,变“多拉”为“快跑”,发展“甩挂、甩挂运输”,开展多式联运,做好供应链物流服务,让作业规范化、设施装备标准化、运输系统化、互联网化、集约化成为主导,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年鉴[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9:323-3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288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