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南京市六合区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優质稻米产业是南京市六合区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优质稻米产业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本文分析了六合区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引导、龙头带动、绿色生产、品牌营销等对策,以期为相近地区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稻米产业;发展现状;对策;江苏南京;六合区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6-0051-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我国的农业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要以市场为导向,紧跟消费需求变化,不仅要让人们吃饱、吃好,还要吃得健康、吃出个性。六合区地处南京市北部,粮食种植模式以稻麦两熟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稻种植投入成本、人力成本逐年增加,而稻谷市场价却在不断下调,通过提高稻谷产量来提升稻米效益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因此,提升水稻种植效益只有从提升稻米品质找突破口,发展优质稻米产业已成为六合区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1    发展现状
  1.1    产业发展规模较大
  2019年南京市六合区水稻种植面积3.2万hm2,其中粳稻1.76万hm2、籼稻1.44万hm2;水稻平均产量8.84 t/hm2,总产量28.23万t。同时,六合区创建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区,粮食烘干中心达40家184台(套),日烘干能力达4 355 t,年烘干能力达21.8万t,为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装备基础。
  1.2    地理区域优势突出
  六合区地势北高南低,沿东北部冶山至中部骡子山向西北至大圣、竹镇止马岭一线为江淮分水岭,南侧为长江水系,北侧是淮河水系。六合区的籼稻处于全国籼稻的北沿,且为单季稻,生育期相对南方籼稻较长,施肥治虫少、品质优。杂交籼稻品种以两系杂交中籼稻为主,全生育期在135 d左右,主要有丰两优、两优、深两优、Y两优、徽两优等系列品种。粳稻以早熟晚粳为主,搭配种植迟熟中粳和中熟晚粳,种植品种以南粳5055、南粳9108、宁粳8号等为主,其中优良食味粳稻品种近1万hm2。
  1.3    品牌建设亮点纷呈
  六合区优质稻米生产经营主体近20家,地产优质稻米品牌逾20个,其中南京远望富硒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的“远望”富硒大米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在省优质稻米评选中,“远望”富硒大米连续三届荣获“江苏好大米”十大品牌,江苏艾津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艾津欧标”大米荣获第一届“江苏好大米”称号和第三届“江苏好大米”粳米组特等奖,南京宏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红舟”大米荣获第一届“江苏好大米”称号。稻米生产企业借助“茉莉六合”“多彩竹镇”“大美冶山”等区域公用品牌的推广,不断扩大自身知名度,形成了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1.4    科研成果转化显著
  加强与高校合作,共建南京农业大学(六合)乡村振兴研究院,组建优质稻米产业研究实验室等。江苏首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就坐落在六合区。六合区种植面积较大的优良食味粳稻南粳5055、南粳9108和南粳46均出自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优良食味粳稻宁粳8号由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选育,具有适口性好、综合抗性强等特点。
  1.5    龙头带动作用明显
  六合区专门从事稻米生产、加工、贸易的规模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3家,其中南京远望富硒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是专业从事富硒大米生产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大米加工能力全省第3位,公司累计投入逾1亿元,建成标准化粮食储备库11栋,仓储总容量10万t;拥有年产10万t稻谷加工生产线、年加工400 t的发芽糙米生产线各1条;拥有3.33万hm2用量的富硒肥生产线;建有100 m2高标准检测化验室和1 000 m2低温成品库。南京天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集优质水稻订单、生产和销售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南京市粮食产业化联合体牵头企业,年销售优质稻谷近5万t。江苏艾津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建立了艾津欧标大米生产体系,检测指标达521项,年生产稻米300 t,市场价39.6元/kg,年销售额1 000万元以上。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品质意识有待加强
  六合区水稻种植以外来种植大户为主,多数大户因生产成本和种植习惯等因素影响,开发优质稻米品牌、发展优质稻米意识不强,栽培方式以大肥大水夺高产为主,种植品种以产量高、售价低的为主。   2.2    产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六合区优质稻米产业起步相对较早,如南京远望富硒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在成立之初就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发展优质富硒稻米生产、加工和开发,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近年来因稻米市场价格等因素影响,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模式未能较好延续,品牌稻米加工企业培育的不多,全区未能形成有效的优质稻米产业发展体系。
  2.3    品牌竞争力有待提升
  一是部分生产主体缺乏对优质稻米标准体系建设的意识,难以对稻米品质进行稳定有效控制,导致产品质量波动不均衡;二是未能形成有效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联合体或稻米联盟,优质化、规模化程度低,稻米整体品牌竞争力不强。
  3    对策
  3.1    加强政府引导,多方发力集中力量扶持
  发展优质稻米产业是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应把发展优质稻米产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取得实效。建立优质稻米产业发展部门协调机制,由农业农村、发改牵头,财政、市场监管、规划和自然资源、科技、水务、街镇政府等共同参与,保障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有力有序推进。发展优质稻米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优良水稻品种、良好生态环境、绿色栽培技术、精心田间管理、科学贮藏加工和先进营销手段。因此,发展优质稻米产业,需要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集中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优质稻米产业发展[1]。
  3.2    培育农业龙头,深化优质稻米产业开发
  培育远望富硒、天纬农业、艾津农业3家优质稻米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巩固完善优质稻米产业化联合体,扩大优质稻米订单生产规模,实现互利互惠,共创共赢。以市场为导向,紧跟不同人群、不同市场消费需求,加强功能性大米的研究、生产和开发,深度挖掘优质稻米的增值空间。拓展远望富硒功能性大米、胚芽糙米、营养米粉等多个系列产品,制定出台艾津农业富硒、富锌、富铁大米的生产技术规程,研发上市寿司米、果冻粥米等系列个性化产品。充分利用六合区江淮分水岭的自然资源优势,引导企业加大优质籼米产品开发力度,打造优质籼米品牌,实现优质籼米产业发展[2]。
  3.3    优化生产布局,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进程
  突出优质稻米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围绕“两区划定”实施意见,以沿江、沿滁和重点水利灌区等农业生产优势区域为重点,优先建设水稻主要产区和高标准农田片区,确保水稻生产面积稳定在2.73万hm2以上。实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大力推广南粳5055、宁粳8号等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和丰两优香1号、两优688等优质籼稻品种。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进一步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压缩小麦低质低效区种植面积,调节水稻茬口,保护和提升地力,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增强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后劲[3]。
  3.4    实施示范创建,推广绿色高质高效生产
  实施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创建,建设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通过增施商品有机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减少化肥施用量,提升耕地质量。开展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因地制宜示范推广稻虾、稻鸭等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有效改善稻米品质,提高稻田综合效益。开展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建立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通过绿色和精准防控,降低农药施用量[4]。
  3.5    强化设施建設,打造优质稻米生产基地
  做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工作,抓好新型农机具及配套技术推广工作,利用农机补贴资金重点推广水稻插秧机、高效植保机、粮食烘干机等适用农机具。在划定的2.73万hm2水稻生产区域内,实施高标准农田、优质稻米基地、水稻生态补偿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着力打造基础设施条件好、生态环境优良、种植规模相对集中连片的优质稻米生产示范基地,有效巩固和提升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加强规模集中育秧中心建设,降低育秧成本,提升集中育(供)秧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进程。
  3.6    建立标准体系,加强稻米地方品牌宣传
  以“茉莉六合”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为平台,制定出台“茉莉六合”优质稻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等地方标准,通过“茉莉六合+企业+基地”的稻米产业发展链条,打造统一标准、统一授牌、统一标识的产业发展模式。聘请第三方管理公司运营农业电商创业服务中心,创新线上+线下双服务模式。依托农业嘉年华、农民丰收节、稻香节、稻米博览会、优质稻米评选等各类形式的活动,大力开展优质稻米地方品牌宣传和推介,扩大优质稻米品牌影响力,推动地方稻米品牌发展。
  4    参考文献
  [1] 刘丽,朱从海,施卫红.如皋市优质水稻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2019(6):12-13.
  [2] 喻志东,汪晓华,曹晶晶,等.稻米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22):37-38.
  [3] 朱永猛,施继标,蔡孝洲.乡村振兴背景下泗洪县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9(9):247-248.
  [4] 刘长彦,徐福利.陕西省汉中地区水稻生产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2):34-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782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