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特色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课题组

  摘要:特色农业产业化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支持对特色农业产业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完善的特色农业产业链金融支持体系不仅需要为特色农业产业链中各资金需求者提供充足的信贷资金,还需要与特色农业产业链中各参与者之间在信息、技术、保险等各方面进行有效沟通和联系。
  关键词:特色农业产业化;农业价值链;金融支持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3-0074-04
  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而特色农业产业化是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特色”进行农业生产或提供服务,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化农业。但是,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充足的资金支持对特色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试图以河北省赞皇的大枣产业为例研究其特色农业产业化中的金融支持,分析特色农业产业化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河北省赞皇大枣产业及金融支持现状
  河北省赞皇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赞皇大枣之乡”。全县大枣种植面积达到3万公顷(45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4。2004年5月,赞皇成立了赞皇县大枣协会,主要职责是为枣农提供产、供、销服务,负责协调价格、培育引进新优品种、推广普及新技术、组织大枣深加工、打造品牌、搞好产品包装、实行产业化经营、发掘整理研究枣文化等。通过不断的发展,赞皇涌现出了阳泽约6666.67公顷(10万亩)大枣科技示范园区、南壕科技示范区等精品工程,2010年,全县大枣产业总计年收入2.3亿元,人均增收10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3,年增财政收入1800多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22.6%,大枣业已逐步发展成为赞皇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特色产品模式、示范农业模式和景观农业模式相结合的特色农业。
  赞皇大枣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为赞皇大枣产业提供金融支持的机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扶贫互助社和专业合作社
  赞皇扶贫互助社由县民政局登记注册,县扶贫办管理,资金来源主要为河北省15万元的扶贫资金和不超过扶贫资金75%的村民互助金,互助金“不出村,不吸储”,每股500元,最多可人4股,不计息,社员使用资金实行互保、联保,最高可获5000元贷款,最长期限1年,资金使用费率5.92‰,按季付费,随贷随还。
  专业合作社由同一产业的经营者组成,并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产供销一条龙的技术、信息等服务。例如,于2007年8月成立的赞皇县大河道大枣专业合作社,大河道专业合作社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入社社员82户,辐射农户232户,入股资金179,6万元。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入股最低500元,资金借用实行社员联保、互保,拆借资金额度从5万元到50万元不等,期限最长1年,资金使用费率8‰~17‰。
  (二)农信社和邮政储蓄银行
  农信社有点多面广的网络经营优势,是为赞皇县农业发展提供信贷资金的主体,农信社不仅为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还为农户推出了小额农户担保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农信社结合农村各类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融资特点,积极探索抵押替代品方式,设计适销对路、风险可控的信贷产品。如辖区孤山村收购加工酸枣仁的资金短缺,严重的限制了该行业做大做强,农信社将孤山村酸枣仁加工业作为“农信进万家”活动的试验田,进行重点扶持,通过集中调查、集中评级、集中授信,运用多种信贷方式,如农户联保、仓单抵押、担保公司担保等手段进行信贷支持,及时的满足了加工户的资金需求。2009年,根据赞皇蜜枣加工季节性强的特点,在政府及人行赞皇支行的协调下,农信社和邮储银行提前召开银企协商会,放宽贷款条件,简化贷款手续,下调贷款利率,实行限时办结。为促进县内大枣产业结构优化,只对获得QS认证的蜜枣加工企业开通绿色渠道给予优惠贷款,对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生产规定的小作坊式蜜枣加工户一律停止贷款发放,这不仅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问题,还促使企业为获得贷款提高经营管理以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生产规定。
  (三)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
  农业银行依托其较为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覆盖全国的汇兑结算业务,一方面为符合条件的各企业提供贷款,另一方面还通过大力推行惠农卡的发放,为小农户提供贷款。为枣农和龙头企业办理全国性承兑、汇兑、结算等业务提供了高效的金融服务。农业发展银行通过发放政策性贷款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
  (四)民间借贷机构
  在赞皇,除了一些发展比较好的大枣加工企业外,还存在大量的小作坊。这些个小作坊一般对资金的需求不大,但是由于一方面无法满足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要求,另一方面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手续比较繁琐,所以,只能求助于民间借贷。民间借贷为大枣的小作坊生产者提供了便捷的资金支持。
  (五)保险机构
  保险机构对大枣产业的金融支持包括对各金融机构的贷款保险和农户的农业保险。2008年以来,市供销社正式确定了由“政府引导,财政支持,社员自愿,供销办理”的安全统筹互助农业保险模式。之后在一些地区进行试点工作,赞皇县成为11个试点区之一,枣树成为其承包的品种。2011年8月上旬,一场夹杂着冰雹的大风暴雨,使石家庄市赞皇县洋泽乡西郭家庄村200公顷(3000亩)即将成熟的大枣遭受损失。幸运的是,该村连春位大枣专业社约67.067公顷(1006亩)大枣在2010年参加了石家庄市供销社新型互助农业保险,由此弥补了自然灾害造成的部分经济损失。
  二、赞皇大枣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金融支持的参与下,赞皇大枣产业迅速发展,但是随着发展的深入和大枣市场需求的变化,赞皇的大枣产业也陆续涌现出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增产不增收
  赞皇大枣主要用于加工蜜枣,由于蜜枣市场供不应求,用于加工蜜枣的青枣价格居高不下,在利益的驱使下,赞皇枣农不断加大对青枣的种植,最终造成了该年95%的枣树产青枣,5%的枣树产红枣,青红枣树种植比率严重失调的局面,阻碍了红枣市场的发展。2011年赞皇又迎来一个丰收年,青枣供应大幅增加,但由于青枣需求有限,最终使枣农不得不面对价格下降、丰产不丰收的尴尬局面,而红枣却供不应求,同期红枣价格相当于青枣的10倍,干红枣甚至达到青枣价格的40倍。可见,赞皇大枣产业种植结构不合理,阻碍了大枣产业化的发展。
  (二)技术支持不足导致产业链短、收益有限
  早期赞皇大量种植青枣是由于利益所驱,而近期仍大量种植青枣则是由于相应技术支持不足所致。红枣的种植风险大于青枣,对农业技术要求较

高。但是,赞皇县红枣产业链发展不足,贮藏、烘干技术缺乏,对红枣的深加工,绝大多数人只能做蜜枣,产品单一,原产品销售使其附加值很小,收益有限。大枣产业做大做强需要的是提高质量深加工,拉长加粗产业链。
  (三)龙头企业欠缺导致产业化进程缓慢
  赞皇大枣的深加工缺乏龙头企业,仍然存在大量的小作坊生产。由于小作坊生产设施及成本、规模等方面的限制,使得自身易受外界影响的冲击,抵御风险能力差,不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例如2011年赞皇政府对蜜枣加工企业的限制和要求增加,使得大量不合规的小企业倒闭。同时由于资金链不足,糖价上涨,蜜枣销售价格下降,通过认证的60多家企业开工的也只有三十多家,这些企业每年也只开工三四个月,这也是影响青枣收购价格的―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许多酸枣小作坊存在不规范生产的现象,排污不规范不达标,对生态造成严重的污染,产生了较大的负外部性。同时,枣企在品牌推广、产品附加值提升等方面发展缓慢,严重影响了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
  三、特色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一)互助社和合作社金融支持十分有限
  一是互助社和合作社的服务对象相对固定,限制较多,只能对社员成员发放贷款。二是互助社和合作社对入社的农户都有缴纳最低资金的要求,与农户缺乏资金的实际情况相矛盾;另一方面,互助社和合作社不仅对人股的农户有最低的资金要求而且还有最高出资额的限制,这就限制了那些有闲置资金并以入股分红为目的的农户的投资。三是互助社吸收资金的规模有限,提供的信贷资金较少,无法满足农户和企业对大额资金的需求;合作社可以提供较大额的信贷资金,但贷款成本较高。四是由于互助社和合作社不是正规的金融机构,存在经营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信贷资金的营运风险比较大。
  (二)农信社和邮储银行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力不从心
  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是服务“三农”,主要提供小额农户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和农村个体工商户贷款,但是由于农信社的服务区域是按行政区划严格分割的,具有强烈的垄断性,有向盈利较好、风险较小的龙头企业倾斜的贷款倾向,无法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各主体提供多元、灵活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的经营范围一般辐射全国甚至出口国外,但我国的农信社目前还没有完全实现全国农信体系通兑通存和实时兑付,因此农信社在支持赞皇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会力不从心。邮储银行由于业务不完善,资金实力小,风险承受能力弱,对支农业务也力不从心。
  (三)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的县级支行服务范围狭窄
  农业银行作为一家上市商业银行,对其盈利性的要求使农业银行发展战略移位,对农村和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减弱。农行主要支持少量的信用级别较高的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尤其是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而其他规模相对较小、盈利相对较少的企业的资金需求却不容易得到满足。并且,由于农行实行总分支行的组织结构,县级支行金融创新的能力和动力不足,贷款产品单一,无法满足农户多样化的金融产品要求。农业发展银行又局限于单一的政策性金融服务,业务服务范围狭窄,无法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支持。
  (四)民间借贷极易引起高利贷等不规范的经营行为
  由于我国对民间借贷向金融机构参股入资的限制,使我国金融市场上存在大量的未纳入正规金融体系的民间借贷。且我国目前还未实行民间借贷登记制度,使民间借贷具有较高的隐蔽性,这样就极易引起民间资本发放高利贷等不规范的经营行为,为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带来隐患,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五)涉农保险机构少
  由于农业保险风险大、回报率低,各保险公司不愿涉足。截至2009年9月,河北省15家保险公司中办理农业保险的只有2家,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对农业保险的迫切需求。
  纵观所有对赞皇大枣产业提供金融支持的机构我们发现:对大枣产业提供金融支持的各机构业务开展中各自为政,金融机构之间缺乏沟通与协调,使得这些金融机构对大枣产业各个环节的金融支持力量不一,造成对金融资源利用的低效率,没有形成一个高效运作、相互补充、多元化合作的金融支持体系。
  四、从农业产业链的视角看金融支农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一个不少,为什么支农作用却没有高效发挥?为什么加大农户金融支持还会出现“枣贱伤农”、“菜贱伤农”“谷贱伤农”等现象?
  农产品作为原产品销售,其附加值很小,农业产业链很短,农产品的价格取决于消费市场需求,当农产品上一年价格高时,农户当年会扩大种植,资金需求大,金融支持增加,农产品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则会出现农产品增产不增收,“枣贱伤农”、“谷贱伤农”、“菜贱伤农”等现象。
  在这种传统农业产业链条下,农户生产分散、盲目,无法把握市场,加工仅限于小作坊初级简单加工,龙头企业缺乏,也就出现了基层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户的支持力度,其结果只能是增产不增收,资金难以回收,信贷风险大,这也是商业性金融机构不愿涉农的根本原因。多年来,金融机构支农重点放在农户身上,没有从农业产业链的视角考虑支农问题,这就造成了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并没有带来农村金融资源的高效利用。
  农产品作为原料进行深加工,产业链延伸,附加值增加,农户除了直接供给消费市场,还供给农产品加工市场,消费市场在一定时间内需求量的变化很小,而农产品加工市场的需求是随着产业链的延伸不断增加的。农产品加工者为了稳定成本,会更关注原料的生产,提前与农户签订合同。这种农业订单生产不仅避免了农户资金需求的盲目性,也解决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同时,农产品加工者为了扩大消费市场,不断在深加工方面进行科技投入,进一步拉长加粗了农业产业链,农产品的产供销形成良性循环。
  在这种良性循环的农业产业链条下,深加工是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来做的,龙头企业对于带动农户进入市场,推动科技创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户收入,都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龙头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扩大生产的固定资产资金、用于深加工的科技资金、多样化的流动资金,还有便利的资金结算和中间业务。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是大中型商业性金融机构青睐的客户,当龙头企业得以发展,一方面会将资金传导到小农户,订单关系为农户提供了担保,缓解农户面临的信贷约束帮助农户获取贷款;另一方面,从事订单农业的农户与分散的农户相比,融资风险小,有利于基层中小型金融机构开展有效的金融服务,更好地满足农户资金需求与保险需求。在农业产业链的视角下,大、中、小型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支持是以资金的有效需求决定资金有效供给的,金融资源可以得到高效利用,农村金融机构之间得以协调发展。
  五、结论
  通过对赞皇大枣产业的研究可以看出,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金融支持,一个完善的特色农业产业链金融支持体系不仅需要为特色农业产业链中各资金需求者提供充足的信贷资金,还需要与特色农业产业链中各参与者之间在信息、技术、保险等各方面进行有效沟通和联系。为保障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的共同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应该从农业产业链的视角考虑支农问题。
  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创造农产品供给之前,需要先了解农产品需求状况,农产品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农产品的使用范围,农产品的使用范围依赖于农产品的深加工,深加工是农业价值链中体现其效益最大化的生产环节,是扩大最终消费者需求的关键。因此金融机构应针对特色农业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量体裁衣,围绕特色农业的农副产品生产、初加工、深加工、大销售这一完整产业链进行金融支持,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要着力做好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金融服务。当前金融服务机构应进一步拓宽业务领域,把各种类型的龙头企业特别是贫困地区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型企业纳入信贷范围,创新龙头企业的融资评估和融资程序,创新流动资产担保形式,加大龙头企业的科技信贷。
  二是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互助社和农业合作社等中小型金融组织基于订单农业发展的农业价值链,为订单农户和专业合作社提供金融创新服务和相关技术培训。
  三是银行和涉农保险公司主动参与和建设特色农业产业链中的农村信用共同体(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因共同利益关系采用多种组合方式的农村信用共同体),引导发挥特色农业产业链信用共同体的联合增信功能,促进形成政府政策性扶持资金投入、银行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保险公司提供农业保险、担保公司或担保基金提供贷款担保、涉农部门提供综合服务保障的多方联动机制。
  参考文献:
  [1]河北省金融学会课题组,河北省扶贫贷款模式运行情况调查与思考――基于河北省巨鹿、赞皇、易县模式的比较分析[J],河北金融,2011,(2)
  [2]王小波,多原因致枣农增产不增收[N],燕赵都市报,2011-09-29
  [3]马九杰,张永升,佘春来,基于订单农业发展的农业价值链金融创新策略与案例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1,(7)
  责任编辑、校对:焦世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79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