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居住质量“以人为本”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前在我国,环境问题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居住环境则更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我国由于人口居住密集和城市用地日益严峻,以及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绿色环保住宅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本文根据作者的经验谈谈环境质量与设计等问题。
  关键词:质量环境以人为本
  
  随着人们对建筑质量与建筑环境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建筑设计以人为本,环境的设计建设更要以人为本。环境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改进人的空间环境质量,从而改进人的生活质量,应体现强烈超前意识和创作意识。居住区环境的构成除满足人基本生理需要的新鲜空气、充足的阳光、良好的通风及安静的空间外,还主要由住宅、公建、广场、绿化、小品等构成的视觉环境所组成。环境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心理状态和精神感觉,是居住区生活质量的重要构成因素。既要满足居民使用的要求,也要满足居民生理心理不同需要。
  住宅的设计对居住于其内居民的生活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如居民生活缺乏安全感、远离地面、隔离了人与自然的接触、缺乏归属感、交往性差等,使得高层住宅人际关系的淡漠,不利于居民――尤其是老人和儿童的心理健康;另外地域性的气候因素也对居住的舒适性产生影响,忽略自然状况,盲目照搬照抄必然会影响居民的居住。 因此当满足了住宅的数量的基础上后,人们开始对住宅的居住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满足居住者的心理舒适性需求,注重人、环境、建筑三者之间的沟通,实现居住环境的舒适成为我国高层住宅研究的必然要求,也对建筑师今后的设计理念提出进一步要求。
  小区设计本着维护生态环境,空间划分,安全措施,配套服务几个方面进行。
  一、维护生态环境
  环境建设离不开土地,它与建设基地的地形,地物貌密切相关。设计时要考虑充分保护原有生态环境,规划保持大自然的优美环境,巧妙利用山坡布置,多单元组合,东西错落及短小型住宅以适应复杂地形,采用步行车行系统,设置台阶,踏步,小路以缩短联系,方便居民出行。利用原有荷塘和绿林,保留及修整,有效改善绿色环境,设置林间小路,弯曲延伸,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为居民创造健康的生活和成长的生态环境。
  二、空间划分
  安属性和室外层次划分,形成由内向外,由动到静,以符合人们行为生活规律的良好空间顺序,小区的公共空间一般布置在小区中心,并将草坪,树木,小品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居民的活动空间布置座椅、小亭、儿童娱乐器具等使成人有可以休息、聊天及健身的场地,儿童可以游戏,家长也便于看护。私有空间包括每户的庭院,楼层阳台与室外露天平台等。庭院可随个人喜好进行种植,增加特色景观,楼层阳台和露天平台可以眺望,休息,种植花草,增加竖向绿色景色。
  三、安全措施
  小区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居民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安全防卫能力,小区道路是城市道路的支网,但不能像城市道路那样四通八达,使环境混乱,使居民心理压力与不安感觉。应做到顺而不穿,通而不畅。尽量做成曲折弧形使小区内车辆被迫减速,达到安全与减小噪音的目的。小区一般设置两个出入口,以有效控制外来人任意穿行,控制外来车辆驶入,保证了区域内的安全。
  四、配套服务系统
  完善的配套服务系统,可保障小区居民的生活活动需要。自行车与垃圾处理是小区服务环境的关键问题,自行车存放可利用公共存车处等集体存放,或每户利用仓库或庭院私有空间,不应存放在楼梯间等公共活动空间,造成交通受阻,而且失窃严重的问题。住宅设计时应取消设置于楼梯间平台三角形垃圾道,此垃圾管道常常发生堵塞想象,影响正常使用同时也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应用室外设垃圾站,既方便垃圾收集、运送,又清洁卫生,改善了居住环境。
  五、结语
  人的生活离不开生存于其中的居住环境,人与居住环境的依存关系决定了环境设计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有效利用土地,创造出良好的物质和优秀的居住环境。不断改善空间组织,塑造丰富的生活内涵,生活气息浓厚的空间形态,满足居民不断变化的生活行为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军陈斌,以人为本 创造高质量的居住环境 《四川建筑》2001年第27卷2期
  [2] 徐方浩 吴建国, 居住区景观设计浅探《中州建设》2008年第10期
  [3]李维嘉,合理舒适居住小区要以人为本《城市建设》2004年25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619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