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扶贫现状及问题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农业和农村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归因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然而,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背后,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关键词】扶贫;农村金融机构;业务提升
一、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粮食产量稳定在一万亿斤的水平上,经济作物、水产品、水果、蔬菜和畜产品等都几倍甚至十几倍地增长,农产品供应充足,实现了我们长期以来追求的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跨越。农业和农村形势的巨大变化,主要归因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措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有计划地大幅度提高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放开了其他农副产品的价格,建立了农副产品市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支持农民进城打工;增加了农业投入,加大了工业对农业的支援;大力推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等等。
然而,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背后,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农民有效需求不足
有效需求不足,其根本原因是农民的收入上不去。据有关方面的资料,1998年我国国民入中,国家和企业所得大体上占30%,个人收入占了70%。在个人收入中,3.5亿的城镇居民和8.7亿的农民各占50%。农民收入中真正能用于购买商品的比重,要比城市居民低得多。
2.农民收入低且增幅慢,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大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居收入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198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28倍;1997年,这一比例扩大为2.47倍;2000年进一步扩大为2.94倍;2002年,这一差距扩大到3.11倍。2008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到3.6倍。
3.农业生产承受的压力太大
耕地种植业是农业的核心和依托。耕地种植业是一个承受太多压力的产业,我国目前粮食需求每年6.5亿吨,但农业生产的接近极限产量是5亿吨,缺口1亿吨。到2025年,口粮、饲料粮以及工业用粮三者相加,将达到9亿吨。
4.自然生态环境系统脆弱的制约
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自然灾害发生数逐渐增加,环境日趋恶化。全国耕地的有机质含量平均已降至1%,大大低于欧美国家耕地有机质2.5―4.0%的水平;有59%的耕地缺磷,25%耕地缺钾,水土流失面积50年代初为150万km2,目前已扩大到180万km2,占世界水土流失面积的21%,沙漠面积37万km2,并以每年2100km2的速度蔓延,草原退化面积21万km2,并以每年1万km2左右的速度扩展。
5.农村村庄建设严重滞后
一是布局混乱,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二是环境卫生条件差。
三是扩张快,占用并浪费宝贵的耕地。
四是阻碍了农民消费。
6.农业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不均衡
耕地资源过渡开发利用,严重超负荷生产。其他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严重不足。比如草地资源之开发利用60%,目前草原生产能力只相当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的15%、英国的5%、日本的0.8%。我国森林建设和林业发展更为落后。农民人口众多,拥挤在农业领域
7.农民工问题及农民半城市化问题严重
8.城市扩张导致失地农民问题日益严重
9.农业收益低,土地撂荒
10.在世界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农民贫困的问题,就是要增加农民收入、提供社会保障、使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实现农民市民化的问题。
当前,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也要求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第一目标,采取更加直接、有力的措施,广辟增收渠道,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解决好“三农”问题,处理好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支持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和社会赋予农村金融机构的历史使命。
二、农村扶贫措施的问题探究
(一)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存在的几个问题
1.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在扶贫工作中重心不突出,针对中低收入农户的业务品种少;
2.扶贫资金外流,扶贫工作难以落到实处;
3.专业人才匮乏,技术设备落后;
4.农户资金需求的时效性和传统金融机构贷款的滞后性的矛盾;
5.信息不对称使得贫困农户没有抵押物或适当的担保而贷款困难。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村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
A.农村资金互助社存在的几个问题:
1.缺乏合法身份,开展业务缺乏保障和支持
2.缺乏资金,难以满足农民贷款需求
3.缺乏完善和规范运营和监管机制
B.村镇银行在扶贫方面的不足:
1.机构新、营业网点少且经营品种单一,覆盖率和影响力均不够
2.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无法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
3.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信誉低,无法保证企业存款的稳定性
4.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三)非正规金融机构的扶贫中存在的不足
1.由于地下钱庄的非法性,高利贷性质,所以没有扶贫功能;
2.由于私人借贷的不足性,扶贫可能性不大;
3.合会和私人集资,并不合法,且存在巨大风险,扶贫效果小。
三、农村扶贫金融服务的展望
(一)扶贫业务提升
1.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的培训,提高组织经营水平和盈利水平。
2.实现农村金融系统对违约客户信息的共享,降低农村地区贷款客户的道德风险。
3.根据经济发展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开发适销对路的农村金融产品。
4.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5.积极参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探索开启农村保险市场。
6.争取更多的资金回流农村,支持新农村经济建设,满足农村旺盛的资金需求。
7.借鉴国外农村小额贷款的成功经验,创新农村贷款担保方式,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
8.发挥好邮政储蓄沟通城乡、通兑全国,通汇世界的网点和网络优势,通过为农民提供储蓄、国内国际汇款、绿卡代缴费、绿卡消费、异地资金结算、代理保险、代收政府拨付的各类款项等进一步完善基础性金融服务功能。
9.尝试引进国外农村金融中的专门为农业设计的金融品种;推动交易工具和业务品种的创新,大力发展农村保险、银行卡、理财以及代收代付等业务,畅通结算渠道,满足农村多元化需求。
(二)政策建议
1.重点推动和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更好持合作社融资。
2.扩大农村信贷担保抵押物范畴,推进土地使用权物权化和农产品仓单或订单收益质押贷款。
3.建立保障机制,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4.给予农村互助组织合法的地位,制定规范竞争的法律法规,减低道德风险与操作风险带来的损失。
5.在法律范围内尽量去行政化,避免政府的过分干预,做到自主决策,公开透明的信息制度。
6.加强财税政策与金融政策的配合,明确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在农村金融中的作用。
7.推进农村地区的征信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8.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进一步放开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9.深化农信社的体制改革,尽快改变农信社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股本金管理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弱,经营管理成本较高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徐琴.中国农村经济现代化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3.
[2]韩宁,葛峰.农村制度改革:现状、方向及路径选择[J].财经界,2007,2.
[3]石一话.增加农民收入搞活农村经济[N].国际金融报,2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667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