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经营风险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兴焰
[摘要]施工企业与一般的企业相比,存在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更高的风险。研究施工企业的经营风险构成及特点,分析其具体来源,能够进一步完善施工企业的风险控制体系,防范施工项目各个环节中的潜在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施工企业;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9-0050-01
1 施工企业经营风险的来源分析
(1)资金风险。施工企业的资金风险主要来源于异常收款,异常收款是指不按月完成工程进度工作量收取工程款的资金结算方式。异常收款条件下的经营风险是显而易见的,但施工企业为了谋求工程中标,迫于无奈承诺建设单位的苛刻条件,一旦出现建设单位的项目后续资金筹措发生困难、经营不善或房地产项目销售不畅等问题,施工企业将承担工程投入和履约保证金不能依约回收担保的连带责任风险,甚至承受坏账的经济损失。
(2)招标报价带来的效益风险。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工程投标竞争,说到底是承包工程价格的竞争。而价格竞争主要体现在工程总造价的让利、开办费让利、技术措施费让利、材料中准让利、定额利润让利、工程类别收费让利或承担应由建设单位支付的费用等。施工企业为了获得继续生存的机会,投标时竞相压价,最终只能以微利或成本价承包工程。过度竞争造成施工企业合理利益的流失,一旦企业的成本控制措施不能有效地消化压价让利造成的经济损失,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效益风险。
(3)拖延工程结算的风险。一些建设单位由于项目投资不足或投资超预算,往往以审价、审计为幌子,对施工企业递交的工程结算多头审、重复审,以达到长期拖欠工程款的目的。其结果使施工企业承包项目的最终效益无法确定,企业难以保证生产经营活动资金的正常周转,利息负担沉重。拖欠工程款是施工企业无法预知而且必须承担的重大风险因素。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上,拖欠工程款或垫资工程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些现象的实质是业主把投资成本和投资风险转嫁给施工企业的不平等市场行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通过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借助国家行政强制力来纠正。
(4)工程质量风险。施工企业要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品质达到或高于优良等级进行承诺,并将相应的奖罚标准列入合同条款。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施工单位必须按图施工,符合设计要求、技术要求和合同约定,对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和混凝土进行检验,保证合格,最终产品工程必须合格。如有不合格轻者遭受罚款处理,重者返工、修理,并赔偿业主因此造成的损失,甚至停业、降级或吊销资质证书。
(5)安全生产风险。建筑企业生产经常发生安全问题,因建筑产品露天生产,建筑业历来是事故多发行业,施工企业一旦遭遇安全事故,用于抢救、处理伤亡事故的时间和费用往往很大,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还要遭到行业主管部门、行政管理部门通报批评,为以后的投标带来难度。
2 施工企业经营风险的特点
(1)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施工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程度,而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2)单一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和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作为建筑产品某一具体风险发生都是诸多风险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随机现象,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但是对大量的风险事故进行分析统计和观察,发现风险的发生存在着明显的运动规律,例如低价中标所带来的利润风险。
(3)风险的可变性。建筑产品风险伴随项目施工的整个过程,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的变化,随着工程进度有些风险得到了控制,有些风险不断地发生并得到处理,同时在项目的每一阶段又产生了新的风险。
(4)风险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建筑产品周期长、规模大、涉及范围广、风险因素多且种类繁杂,使其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而且大量风险因素内在关系错综复杂、各种风险因素之间与外界交叉影响又使风险显示出多层次性,这是施工企业所面临风险的主要特点之一。
3 加强经营风险控制的对策
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尽可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利润,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企业的经营及管理团队就要充分发挥团队的商业智慧和判断力,利用企业所拥有或可以控制和利用的资源,把握商机、化解风险,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但是,我们也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的经营风险无时不在,追求商机必要承担风险。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企业实施风险管理,是企业避免失败而取得成功的必要手段。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从公司组织结构上控制企业经营风险。公司治理实质的含义就是基于一种受托责任的法律合同关系,以此来规范各利益相关者的法律合同关系以及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义务,并让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基于受托责任下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即公司职代会或股东会、公司董事会以及对受托责任履行行为实施监督的公司监事会的权利和责任的法律确认和有效执行。因此,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发挥公司各种监管机构的职能作用,是公司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的有效保障。
(2)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防范经营风险的防火墙。企业经营的风险大部分源于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或形同虚设。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根本就是授权和监督。公司所有人的权限都是在这个组织中被授予的,并必须要接受有效监督。内控制度就是企业经营风险的有效防范机制,通过内控制度的运转,落实企业人员的责任,限制和监督企业人员的权利,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始终处于可控制和监督状态,这是企业防范经营风险的最有效措施。
(3)健全法制服务机构,强化法律服务职能,是企业依法治企、依法维权、依法防范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必须学会运用法制手段,在经济活动中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抵制和打击不法侵害。企业领导人要高度重视企业的法制建设,健全法制机构,强化法制职能,利用法律部门的专业服务,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法律依据,做到依法经营、科学决策,努力规避和化解企业的经营风险,为企业的经营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4)识别风险、控制风险,是企业防范经营风险的关键手段。尽管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风险随时可能发生,有些风险甚至不可避免。但是,只要企业经营管理层有风险管理意识,就能充分利用企业的有效资源,实时对经营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监控,并通过采取具体措施化解有关风险。如建筑企业的经营风险防范在建设项目的竞标阶段必须全方位收集建设项目和建设方的一切资讯,认真研究有关招标文件,理解和吃透建设方的意图以及合同文本中的相关约定,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项目评估决策;在合同签订阶段必须逐字逐句研究合同的专用条款,发现并采取措施纠正合同瑕疵和合同缺陷,拒绝签订不公平合同协议。在施工过程阶段,充分发挥企业的有效管理资源,提高精细管理和操作能力,严格按合同约定的工期和质量组织施工,通过落实施工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质量安全措施等各种有效措施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在项目竣工结算阶段,严格按合同约定的时间提供竣工结算报告,确保工程款的优先受偿权有效。其次,对于建设方有意拖延和无理拒付款,要及时采取相关防范措施,必要时通过法律手段来主张债权,确保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任何事物的发展必有内因和外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企业经营风险同样如此,企业的管理、决策是风险的关键,市场的错综复杂及各种社会因素能否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关键在于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是否有效。只要企业的管理团队能够意识到风险,并能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风险进行防范,企业就能把握住各种商机,把风险转化为效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795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