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金兴
摘要:武汉城市圈的生态环境建设在整个湖北省都有重要意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环境与发展的有机结合这样一个契机,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对武汉城市圈“1+8”共九个城市的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综合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合武汉城市圈的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客观认识武汉城市圈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指导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 新农村建设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8-0052-03
农村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区域问题[1]。放眼世界农村发展历程,韩国、日本等国家纷纷采取各具特色的实践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成功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典范。而中国农村问题则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从农村聚落、农业生产布局到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再到新农村建设,农村发展战略在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中,推动着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寻求解决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日益凸显的三农问题,以及实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重大战略部署[4]。新农村建设为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环境友好型区域,实现城市、农村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3]。本文的分析对象――武汉城市圈,是指武汉为中心,包括其周边100公里范围以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市所组成的城市圈,又称“1+8”城市圈。该圈域占全省33%的土地和51.6%的人口,城市密集度较高,经济基础较好,环境及自然条件优越,是湖北省乃至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圈域。2004年,武汉城市圈贡献了全省59.4%的GDP,65.3%的财政收入,吸纳63.4%的投资,承载62.5%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是湖北经济实力最强的核心区域。在武汉城市圈进行新农村建设,能否实现环境与发展的有机结合将是决定该区域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
该研究目的在于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为基础,充分利用乡镇和农业调查得到的统计数据,量化武汉城市圈的新农村建设水平,在借鉴国内外农村建设方面的经验并结合武汉城市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适合武汉城市圈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将从五个方面对武汉城市圈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评价,为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一定的建议。
一、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1.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调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生态建设的协同推进[4]。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为“新农村”建设提出五项指导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特别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生活宽裕方面,要求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善农村住房、水电、通讯等配套生活设施建设;乡风文明方面,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发展文化事业,稳定农村社会治安,创建平安乡村;村容整洁方面,要求搞好乡村建设规划,美化村庄环境,加强农村污染治理,达到农村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民主管理方面,要求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没,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社会主义新农村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地区性差异,充分体现着各地自然、经济、文化、历史特征。新农村建设评价的目的不是进行农村之间发展水平的横向比较,而是通过指标的分析和评价为决策者提供农村建设整体水平的信息,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2.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可操作的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必须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要求和湖北省“十一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纲要的具体要求,结合武汉城市圈新农建设的具体特点,制定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衡量标准。本文在构建本套指标体系过程中体现以下理念:(1)综合性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标体系要求所建立的指标体系要构建出全面综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观,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还应包括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等方面。(2)因地制宜原则。在构建具体的量化指标体系时,要立足区域特色,注意针对各地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实际,找出其中关键性、决定性的个性要素,选择合适的指标以突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色。(3)可操作性原则。为了使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分析,选取的指标必须具有可测性,并具备相应的数据支持,不能片面地追求理论层次上的完美。纳入该体系的各项指标因素必须概念明确,内容清晰,能够实际计量或测算,以便进行定量分析。为此,本文所构建的量化指标体系紧密结合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的特性,从而保证各项指标建立在科学的可行性基础上。(4)可比性原则。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标体系不仅要对被量化区域进行时间序列的纵向比较,还要对其空间地域进行横向比较,这就要求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应具有可比性,才便于地区间比较,那么指标体系的设置不应过于强调创新,而应强调所设置的指标能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共性特征,从而提高指标体系的使用范围。
二、武汉城市圈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立足长远发展,从根本上推动三农工作。武汉城市圈虽然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但是距东部发达地区仍存在不小差距。现阶段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境还是很多的,如农村发展中所面临的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村集体经济弱化、村镇环境不断恶化、城乡差距持续拉大等关键问题[4]。基于此,在借鉴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研究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武汉城市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初步构建了武汉城市圈新农村建设的量化指标体系。
本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总目标),是整个量化指标体系的高度概括,体现了武汉城市圈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状况,为量化指标体系的最高层次;第二层(要素层),是总目标的分解,由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项要素组成,既体现了中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同时也紧密结合了武汉城市圈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情况,对指导和评价武汉城市圈新农村建设有积极意义;第三层(指标层),是支撑总目标体系并为其服务的基础层。这三层构成了武汉城市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1.生产发展量化指标。(1)人均农村生产总值(4 031元/人)。只有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才能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应通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来增加产出。(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8.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年年提高。2007年,武汉城市圈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231.36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2%。(3)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例(70%)。从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产业结构的非农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该项指标以从事非农产业劳动者的比重来反映非农化状况。英克尔斯的现代社会指标中提出非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70%以上,武汉城市圈2007年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70%。 (4)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74%)。 “十一五”期间,湖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示范、技术推广、项目建设为依托;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农机农艺为结合点;以农机社会化服务为载体,围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其全程机械化发展,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大力发展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稳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大幅度提高湖北省现代农业装备实力和机械化水平。(5)人均耕地面积(0.63亩/人)。2007年,武汉城市圈人均耕地面积0.63亩,不仅不及全国平均水平0.106公顷(1.59亩)的一半,而且还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0.053公顷(0.8亩)的最低警戒线。按照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武汉城市圈”内进行土地“占补平衡”。占用者应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在目前的政策执行中,大多数“占补平衡”是不允许跨省、跨地级市的。“武汉城市圈”内获准进行“占补平衡”,意味着该政策突破了行政区划界限,使得圈内九个城市在发掘土地价值时有了更多的空间。
2.生活宽裕指标。(1)农民人均纯收人(4 193元/人)。近几年来,农民收入的增幅大大慢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幅,所以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减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建设武汉城市圈乃至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问题之一。(2)农民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0.47)。2006年,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城市为0.36,农村为0.43,均已属于小康或小康以上水平。但是,湖北省在该项指标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城市为0.39,农村为0.47。武汉城市圈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0.47。(3)农村家庭信息化程度(80%)。信息化程度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日益扩大,重要性也不断加强,是反映现代居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4)农村人均合格住房使用面积(40m2/人)。“合格住房”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木结构住房。该项指标不仅反映了农村居住面积大小,更反映了住房的质量。2006年,湖北省的农村人均合格住房面积则已达37m2,武汉城市圈人均合格住房面积为40m2。(5)彩色电视机普及率(97%)。从目前来讲,电视机仍然是广大农村居民接受科学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农村居民素质的主要工具。目前湖北省农村彩电普及率为92%,高于全国89%的平均水平,武汉城市圈彩电普及率为97%。(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90%)。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社会稳定机制,是保证每位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需要的手段[7]。
3.乡风文明指标。(1)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比重(10%)。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会越来越高,采用该指标能较全面地反映农村居民在精神生活方面的提高和普及程度。(2)新增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九年)。农村要实现全面小康,就必须科技兴农,发展教育。该项指标反映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从而衡量农村人口的精神文化素质状况。(3)计划生育率(92%)。计划生育率指某地区某时期内符合计划生育要求出生的所有活产婴儿数与该地同时期内出生的活产婴儿总数之比,是反映该地区内计划生育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
4.村容整洁指标。(1)森林覆盖率(22%)。森林覆盖率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绿化程度、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建制农村公路通达率(85%)。农村地域广、居民居住较为分散,故交通要求村村相通。可以用此项指标来反映农村的交通状况。武汉城市圈的农村公路通达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公路质量还急需改善。(3)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 80%)。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在90%以上,武汉城市圈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为80%,与发达国家90%的水平相比,尚有差距。
5.管理民主指标。(1)农民对政务公开的满意度(95%)。农民对发生在农村的民主进程的满意度逐年提高。(2)村民对社会安全的满意度(98%)。随着农村社会各项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农村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本文构建的武汉城市圈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是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深层次的分指标剖析和广泛的实践调查得出的,因此,它既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又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适当的数学方法就可以对武汉城市圈新农村建设状况进行科学的定量测度和评价。因此,该指标体系为武汉城市圈新农村建设的量化测算和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吴传钧.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同类型地区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2]刘彦随,吴传钧,鲁奇.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方向和策略[J].地理科学,2002,(4).
[3]张富刚,刘彦随,张潆文.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发展功能定位与生产要素整合模式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1).
[4]刘彦随.中国新农村建设创新理念与模式研究进展[J].地理研究,2008,(2).
[5]鲍文,陈国阶.长江上游生态核心区新农村建设探讨[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4).
[6]林毅夫.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农村市场[J].农业经济问题,2000,(7):2-3.
[7]熊巍,泮传快.湖北省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4).
[责任编辑 吴高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19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