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小学阶段职业生涯教育问题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鄢木秀

  摘要:中国职业生涯教育起步较晚,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近几年来,国家和教育部开始重视职业生涯教育,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小学时期职业生涯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处于“盲点”状态。因此应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小学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小学阶段 职业生涯教育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0320-02
  在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今天,就业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由,中国求学者、求职者缺乏职业规划意识、职业规划能力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严峻的现状迫切要求中国要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而且要及早进行,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时期就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这才是标本兼治的有效途径。
  一、中国小学阶段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自我认识不充分。自我认识是小学阶段实施职业生涯教育的必备条件之一。通过调查发现,小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认识能力,但是自我认识还不是很充分,具体情况(见表1)。
  这说明了小学生对自我的认识还不充分,还存在很大的国际差距,需要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小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
  2.小学生对职业的认识模糊。调查显示:小学生对职业的认识模糊,对各种职业的感性认识不足,对职业的认识也存在很多误区。表现为:第一,很多小学生对“职业”的概念认识不明确,把某一职业具体做什么事情理解为职业本身。根据调查,只有20.8%的被调查学生能比较准确回答出家长从事的职业,有相当多的学生把“开汽车”、“开超市”、“谈生意”、“卖电器”、“开服装店”等作为一种职业来认知,更有一些学生根本不懂得父母是干什么的。第二,小学生对某一项工作所必备的知识技能了解不多,对某一职业感性认识模糊。调查显示,只有26.9%的学生知道医生日常在做什么具体的事情,对职业的感性认识呈现模糊状态。第三,小学生受老师、家长和媒体的影响,对社会职业的构成了解片面。在对“你将来喜欢做什么样的工作”的调查中,排在前三位的是演员、教师和科学家,这说明学生对社会职业关注受老师、家长和媒体的影响,集中于教师、医生、律师、工程师、公务员等社会影响力较高、收入稳定或高收入的职业,而生产一线的工人、农民却排斥在学生的视野之外。而且小学生对社会职业的了解渠道单一,比较片面。第四,小学生认为社会职业仍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与他们的交谈中,他们普遍希望从事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如律师、医生、金领、白领、老板、教师等,而对技术操作型的许多劳动岗位(如工人、农民工、清洁工等)表现漠然。当问到“你认为厨师和飞行员的职业哪个更好”时,认为两个都好的占13.5%,认为厨师好的只占18.8%,而认为飞行员好的则占到了59.6%,这说明有一半多的学生思想中职业有贵贱之分。
  3.小学生的职业意识滞后。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强化对职业的认识,是职业生涯教育的关键。小学阶段是职业意识培育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是小孩通过游戏、玩耍、电视媒体、家人观察等方式,开始发展自我观念,认识工作世界,对今后的职业生涯有很大的启发性。因此,这一阶段培育小孩的职业生涯意识显得特别重要。但是调查显示,总体而言小学生的职业意识相对滞后,在将来的工作意愿、决定工作的阶段、依据以及适合什么样的工作等职业意向方面表现得不够积极、适时。大部分小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即使在有想过的学生中,有很多同学的职业目标不稳定,会经常改变。很多学生认为考虑工作是在大学时期或者大学毕业后才要做的事情,在小学阶段就开始考虑为时尚早,这说明学生的职业意识比较滞后。在“你知道自己将来比较适合做什么工作”的调查中,知道的学生所占比例极少,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受老师和家长的依赖性强,自我职业意识缺乏,影响人生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
  4.小学时期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的缺乏和偏差。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主要以班级或小组团体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与实践,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各种实践活动在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但是根据调查显示,小学学校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缺失,很少有学校开始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即使有,也是走形式;大部分学校没有按照各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第一,小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缺乏。调查显示班会有涉及各种工作介绍和人生设计的只分别占10.4%和18.1%,班会内容大多数是关于文明礼仪和学习方法介绍的,所占比例高达64.5%和49.8%;79.6%的老师没有或者不记得开展过职业介绍的主题班会或类似于职业介绍的主题班会。这些问题显示在学校的教学中,职业生涯的教育内容严重缺乏,学生很少接触到有利于将来从事某种职业的相关内容。第二,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或偏差。大部分学校也没有按照各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即使有举行社会实践活动,出于安全考虑,只是让学生做简单的参观,而关于职业的主题实践活动不仅次数少,而且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二、加强小学阶段职业生涯教育的对策思考
  基础教育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环节,是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不仅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还需要学生家庭及社会各界的密切协作和共同努力。
  (一)学校要充分发挥主阵地的作用
  1.教师要转变观念,增强职业生涯意识和能力。第一,教师要转变观念。教师要改变过去以升学为目的的教学,改变培养学生的标准,从过去的培养“学习好”或者是“规矩听话”到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在现实的教学中,要对学生的个性进行认真地观察和指导;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帮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特性;配以科学的测评手段,了解孩子的心理、能力倾向,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兴趣分析,从而孕育职业选择的萌芽。第二,各学科任课教师要接受职业生涯教育培训,并把职业生涯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中。第三,要培养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专职职业生涯教育教师。中国的学校和教育部门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和学校要按1∶500的比例配备专职的职业生涯教育教师。在目前现有的条件下,班主任教师在职业生涯教育中要承担更多责任,既要负责在本学科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和承担班级“职业指导员”的职责,还要利用多种资源,拓展和丰富职业生涯教育的途径。
  2.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第一,要在小学学校开设职业生涯教育的有关课程。可以根据各地情况开设公选课或必修课,鼓励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以及未来的从业方向,选择各不相同的课程组合,以满足未来升学和就业的需要,为自己的未来设计一份蓝图。在小学教学大纲应强调通过学校的整体教育活动对小学生进行生活方式的指导,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和职业观。第二,运用专题教学法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各个小学可以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学期为单位,在小学高年级每年确定几个能拓宽学生职业认识的主题,要求学生根据主题选择并设计专题作业。如学校确定了一个主题是环境保护,学生围绕此主题可以选择跟环境有关的内容作为自己的专题如污水处理、森林管理、噪声污染、空气污染、垃圾污染等,在教师指导和家长帮助下,完成专题作业。第三,学校要采取多种方式推进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发展。学校可以利用讲座、板报及知识竞赛等宣传活动,营造职业生涯教育的良好氛围。老师可以制定职业倾向的卡片,从最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职业入手,让学生了解职业,走近职业,提高对社会职业的认识。
  3.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小学职业生涯教育的初衷是打开封闭的校门,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外部劳动世界,培养小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向往。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载体,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通过开展以职业体验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小学生提供一些参与实践的机会,对小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开展以职业为主题的学习活动。第二,在校内灵活开展各种体验活动。第三,充分引进、整合社会资源,开展活动。
  (二)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
  1.家庭要积极参与和协作。第一,家长要转变观念,树立对孩子理性的职业期待。作为家长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形成对孩子理性的职业期待,培养标准要以孩子的个性和能力为基础,而不是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学习好”或者是“规矩听话”的标准。第二,家长要注重对小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的日常引导。父母在平常的生活中要注重对孩子的日常引导,如有意识地介绍一些感性的职业认识,利用媒体的力量,如电视、电脑、广播等,有针对性地让孩子看或者收听一些职业介绍和职业选择的节目。
  2.社会要营造良好的职业生涯教育氛围。第一,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理性的职业生涯教育意识。在现代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分层和分工是客观存在的,各个层次、各种职业、各自岗位的优秀劳动者都应得到社会的尊重。教育不能只为培养和选拔“精英”服务,而要以提升国民素质,使全体受教育者成人、成才、成功为目标,这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职业生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职业生涯教育能够推行的认识基础和舆论氛围。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树立理性的职业生涯教育意识,要重新认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第二,建立小学职业生涯教育的组织和制度保障,具体为成立职业生涯教育的专业学会、建立和健全小学职业生涯教育的法律法规、建立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衔接机制。①
  参考文献:
  [1]方敏.国外职业生涯教育与中国国民职业意识的培养[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71-73.
  [2]应雅泳.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3):78-79.
  [责任编辑 魏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21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