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云南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的区域布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洁,杨桂红

  摘要: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经过近20年的互动发展,两个产业均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当前,云南省正处在旅游产业“二次创业”和推进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分析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对今后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的区域布局给出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旅游;互动;区域布局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7-0045-02
  
  旅游的本质归根结底就是文化探寻、文化消费和文化享受。在现代社会,完全没有文化追求的旅游是不存在的,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是难以发展的。云南厚重的民族文化既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足资源,又为旅游业的发展赋予了积淀深厚的文化源泉。经过近20年的互动发展,云南旅游与文化的结合在经历了自发发展的初级阶段后,两个产业均获得相互融合带来的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市场经济利益。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有利于旅游产业“二次创业”和推进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同时也有利于云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
  一、云南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的基本情况
  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经过近20年的互动发展,旅游与文化的结合在经历了自发发展的初级阶段后,两个产业均获得相互融合带来的巨大发展。但总的来看,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发展尚停留在一般性结合层面,仍存在合作领域不宽广、合作机制不顺畅、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远不能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1]。当前云南省正处在旅游产业“二次创业”和推进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关键时期,加快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有助于下一步加强文化旅游产业的高度融合,增强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文化旅游品牌,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有利于云南省旅游产业“二次创业”和推进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同时也有利于云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
  二、云南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的发展目标
  推动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目标在于促进文化旅游产品市场化、产业化,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生产力、市场竞争力。坚持文旅结合、优势互补,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竞争主体,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形成一批文化―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主导产业,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初步形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一体化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云南省新的支柱产业。力争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占全省GDP的8%以上,文化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居于全国前列;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的8%,基本实现由民族文化大省、旅游经济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和旅游经济强省转化。
  三、云南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的原则
  目前云南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发展尚停留在自发的初级阶段,如果要想进入高度的主动融合阶段,就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突出特色,提升品质。文化的差异性是凸显旅游产品特色的重要构成内容。必须充分发挥云南多样、深厚的文化资源差异性竞争的优势特点,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和底蕴,加大产业发展中的文化服务和技术含量,增加产业附加值,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业带动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旅游文化经济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2]。
  2.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时,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要充分考虑社会效益。必须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看待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按照“高品位规划、高档次建设、高水平经营管理”的要求,开发出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的项目,充分体现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3.坚持保护为重,合理开发。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正确处理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加大对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充分考虑资源的承受能力,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开发,杜绝在单纯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过度或不当的开发自然文化资源和传统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逐步形成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的机制。
  4.坚持科技先行,开放带动。走科技带动之路,促进文化旅游产业与科技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融合,不断提高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引进资本、人才、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大力发展外向型文化旅游企业。
  5.坚持创新发展,项目支撑。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是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基础,在实施两个产业的互动发展中,需要从管理体制、经营方式、产品开发、建设模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创新,依托项目真正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结合发展,以项目推进和政策推进的有力措施,共同促进两个产业互动发展的共同繁荣。
  四、云南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的区域布局
  根据云南的资源特征、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从各地的基础条件、特色优势和发展程度出发,并综合平衡考虑区域协调发展,在区域布局上,建议重点抓好“一中心、五区域”,按照“龙头带动,梯度发展,合理布局,发挥优势”的总体思路,科学合理确定云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布局,制定区域发展规划,逐步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特点突出、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1.滇中文化旅游区。滇中的昆明、玉溪、楚雄是云南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文化产业发达,气候适宜,处于云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布局的核心地位,是云南文化旅游产业的集散中心和“龙头”区域。
  以昆明为中心,结合玉溪、楚雄的文化资源优势,围绕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开发,以云南世博园、云南省博物馆、江川青铜博物馆、楚雄“十月太阳历”公园等为依托,大力开发休闲、度假、娱乐、会展商务等文化旅游产品,进一步加强休闲度假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加大以高尔夫球、自驾车、体育娱乐运动为主的度假、康体设施的建设,不断提高和完善会展基础设施,把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文化旅游区”建设成云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的龙头和集散中心,建设成为综合性民族文化荟萃之地[3]。
  2.滇东南文化旅游区。滇东南的红河、文山州是云南出海的陆上最短通道,是构建滇越经济合作和珠江经济带的重要区域,是云南省重要的支撑性文化与旅游产业开发区之一。
  依托奇特的喀斯特山水景观、融中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为一体的区域边地文化等资源优势,开发喀斯特风光、红河哈尼梯田两大品牌。依托建水、石屏、广南等历史文化名城及河口、天保、金水河等国家级口岸,建成边寨风光与独具特色的岩溶地貌相结合的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和民族风情文化区。
  3.滇西文化旅游区。滇西德宏、保山两州市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的结合部,是实现中印缅孟次区域文化旅游交流与合作的前沿阵地,对外对内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是云南省近年正在崛起和发展的文化旅游区。
  主要依托腾冲和瑞丽、畹町等边境旅游城镇,突出翡翠珠宝玉石加工销售、异彩纷呈的多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世界生物基因库、潜力巨大的抗战文化等优势,以腾冲为中心,把滇西文化旅游区建设成为以火山热海、边境跨境风情、翡翠玉石文化、多种民族文化和生态体验为主体的边境民族文化旅游胜地。
  4.滇西南文化旅游区。滇西南的西双版纳、普洱、临沧3州市,为目前又一文化旅游“热点”区域。
  依托西双版纳知名品牌和澜沧江-湄公河的影响力,充分利用热带雨林、民族风情、漫长的国境线与边关口岸、澜沧江与高峡电站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普洱茶文化、民族风情、边境风光、茶马古道、水电工业等文化旅游精品,把滇西南文化旅游区建成中国最具热带风光和民族风情的文化旅游区。
  5.滇西北文化旅游区。滇西北的大理、丽江、迪庆、怒江4州市是“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滇川藏的重要民族文化汇聚地,是云南新近兴起、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文化旅游区。
  依托“香格里拉”知名品牌,整合四州市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围绕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大理、巍山、香格里拉等历史文化名城和众多民族文化博物馆、民族村寨,精心打造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线、滇西北茶马古道文化旅游线等,加快滇西北神奇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深邃的历史文化、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等优势资源开发,培育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的高原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4]。
  6.滇东北文化旅游区。滇东北的昭通、曲靖两市,自古便是云南通往中原的门户和重要通道,铁路、公路及水道纵贯连接川黔,是云南连接川黔渝的重要文化旅游区。
  主要依托昭通古城、会泽、威信等历史文化名城,重点再现中原文化通过“西南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景点和民族风情,挖掘“古道雄关名城、高原鹤乡丽水”优势资源,充分利用云南与内地最早的要道及的雄关天堑、我国小范围内瀑布密度最高最大的露天温泉休闲地优势,重点建设珠江源文化探秘、小江科考、大山包生态旅游、水富大峡谷温泉休闲度假四大文化旅游区,把滇东北建成集人文探秘、自然观光、生态红色旅游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又一个新型文化旅游区。
  
  参考文献:
  [1] 樊泳湄.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的实践与反思[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99-103.
  [2] 丁树群.浅谈当前云南省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J].皖西学院学报,2007,(1):52-55.
  [3] 云南省文产办,云南省社科院课题组.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进程[J].云南社会科学,2006,(3):114-119.
  [4] 论坛文秘组. 2005文化产业云南论坛纪要[J].云南社会科学,2005,(6):134-1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33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