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效率与公平\正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茂来

  摘要:效率与公平、正义是一对矛盾体,国家社会的发展需要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卢梭的“公意”没有现实的可操作性,现实中的公意只能是共同体中的部分人而不可能是全部成员的公意,因此,“公意”也就不能作为实现全体成员公平和正义的法理基础。效率和公平、正义之间分配的优先次序取决于不同社会的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先发国家和后发国家存在明显的巨大差异,因此完全有理由去在效率和公平、正义之间搞不同的平衡,关键是各个国家、社会在完全的效率和完全的公平、正义之间如何去分配。国家社会应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效率与公平、正义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效率;公平;正义
  中图分类号:F12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003-02
  
  一、公平、正义的本质
  对于后发追赶型国家,效率不容否定,在坚持效率的同时,无法保证做到最大程度的公平、正义,可能会在弱势群体追求尽可能大的利益的时候掌权者在一定程度上不予以支持甚至压制。所谓的公平、正义包括程序的公平、正义和实体的公平、正义,其实际上就是关于财富分配的问题,本质上是规则制定的问题,因为分配是得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进行的。程序的公平、正义包括机会的平等和规则的平等,而实体的公平、正义包括源分配(物质定价权即游戏规则的制定也即所谓的资本市场和计划统筹等的区别)和第一次分配(在游戏规则里创造财富后的第一次分配)、第二次分配(在按照第一次分配规则分配后的基础上掌权者进行人为的第二次分配,目的是为了修正第一次“自然”分配所造成的矛盾、冲突也就是为了所谓的“公平”),还有所谓的第三次分配即规则的最大受益者向最小受益者所做的基于所谓的“人道主义”的“道德反哺”。
  二、“公意”与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的概念都是人类给予的定义,确切地说是某些人给予的定义,定义是基于一部分人的利益的基础上所做的,而不是全人类的基础上即人民全体共同意愿的基础上或曰共同体共同意志的基础上或曰卢梭的“公意”的基础上[1],因为在人类有史以来的历史进程中就没有存在过真正的全体人民的“公意”,利益都是分散的,也是因为有史以来就没有存在过共同的利益基础或曰经济基础(原始社会所谓的原始共产主义不可考,不在研究范围之内),共同利益基础或经济基础的大同社会只是也许只能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想象,即使是这样所谓的大同社会也不是或曰未必是真正的“公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真正的公意最起码应是包含了人类所有的各个生活领域(经济、政治、人文、道德等)的基本原则的共识,即需要给所有的社会领域都制定一整套游戏运转规则,而这套规则需要得到全体所有人的同意,这才叫公意,所谓的有利于共同体的公意也是由某一部分人下的定义,而不是真正全体人民共同决定的(当然,由实时的所有的全体人民共同制定,满足所有人的要求本身是幻想,但由此说明所谓的真正的公意就是不存在的)。既然不存在真正的公意,也就不存在真正的公平、正义,因为没有得到幻想中的公意支持的任何东西。就好像当今的民主、人权的话语权即定义权掌握在某些特定的国家和人群(西方国家、个人、社会集团)而不是所有国家共同的意志一样。现实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哲学的理论上的是和否除外),因此就没有绝对的完美的定义,也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和正义,因此,鼓噪公平和正义这些声音的肯定不是全体人民的意志,那也就没有了绝对的权威,公平和正义都是相对的,都是一部分人的意志。既然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和正义,那现在的或曰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本身存在“原罪”的情况下去定义公平和正义以及如何在现实中去把握和实现。因为不存在真正的公平和正义,因此现实中的公平和正义本质上就是一种工具,是一种为了利益(经济、道德、精神等等)分配制定出来的规则。现实中的公平和正义就是为了现实服务的,而现实又是差异万千的,因此公平和正义理论上完全可以由现实中的人们(掌权者或学者或各种利益团体等)自己去把握,只是由于群体(国家间、国家内的各阶层等等)间影响巨大,不可能独自行事(定义、操作),所以才纷繁复杂。为此,掌权者有理由有条件在现实中去具体的把握、操作,把公平和正义完全当做一种实现某种目标的工具去定义、操作。
  三、效率与公平、正义是具体的、现实的
  效率与公平、正义是一对矛盾体,一方的增长是以另一方的损耗为代价的。现实中,效率与公平、正义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视国家、社会的差异不同而不同。先发国家和后发国家存在明显的巨大差异,因此完全有理由去在效率和公平、正义之间搞不同的平衡,关键是各个国家、社会在完全的效率和完全的公平、正义之间如何去分配。
  效率和公平、正义之间分配的优先次序取决于不同社会的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积累优先于消费,资本的逐利性使得自由竞争成为主导性的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由竞争的最后结果就是垄断,没有程序的公平、正义和实体的公平正义。垄断是最有效率的,而垄断资本家奉行“只要我能发财,让公众利益见鬼去吧”的经营哲学。但是过度的竞争和对自有资本主义的放任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丛生,危及了资本家阶级的利益;同时,垄断的高效率却造成了严重的机会和财富的不平等分配,这引起了除垄断资本家之外的整个社会的不满,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反思以及随着整个社会对人性和人道关怀的觉醒和重视,建立机会均等和缩小贫富差距的相对公平、正义的各阶级和谐相处的社会成为共识。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运动划分为激进的共产主义运动和渐进的资本主义改良运动,其中共产主义运动对资本主义自身的改良起到了催化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异,但基本都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初始阶段。对财富的追求、资本的疯狂逐利性和现代化的渴望使得国家、领导人和资本家将效率放在第一位,民众和社会的不成熟使得弱势群体和一些呼吁公平正义的声音极为微弱。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越来越严重的贫富差距和各种社会不公,社会矛盾丛生,最后必然危及整个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人类社会整体已经发展到强调和谐和共同发展的时代,公平、正义和人道主义已经是时代的潮流,因此,程序正义、机会均等和财富公平分配是发展中国家应及早重视并实行的政治议题,不能等到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并爆发以至危及整个国家社会正常发展的地步才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12-35.
  [2]雷颐.看美国的“扒粪”运动[J].学习之友,2007,(11):49-50.[责任编辑 吴高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53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