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ERP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培业

  摘要:现代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而我国目前企业信息化人才的极度匮乏严重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进程。目前国内企业信息化的资源管理系统,以ERP软件的应用为主,因此,高校应积极对ERP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ERP;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知识学院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4-0268-02
  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信息化与管理现代化的进程,具备先进管理理念和作用的ERP发展势头迅猛,功能不断扩展,正逐渐成为一种适应性强、具有广泛应用意义的企业信息系统。然而我国目前企业信息化人才尤其是ERP人才的极度匮乏,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这在ERP的理论、实施乃至最终的应用过程中都显得同样突出。基于这种背景,作为培养人才摇篮的高等院校,责无旁贷应承担起探索ERP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重任。
  
  一、ERP的行业现状及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目前ERP行业的现状如下:
  (一)市场扩容凸现人才危机
  据ERP专家、清华大学侯炳辉教授统计,目前国内合格的ERP实施顾问不过千人,这相对于我国需要信息化的几十万家企业而言,只是杯水车薪。DCMS知识学院也曾在2006年对其企业客户做过一份调查表明:在愿意接收应届毕业生的企业当中,95%以上的企业希望毕业生对ERP等管理软件有一定了解和操作经验。这说明,用人单位已越来越重视毕业生的企业实践经验和其对信息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行业经验界定人才层次
  ERP人才是指从事ERP软件开发、维护或项目实施,使ERP软件产品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得以成功应用的相关人才。ERP人才分为三个层次:
  ERP高级人才:包括研发人才和企业的CIO等,需要有深厚的行业背景,了解企业管理方法、目标市场特点和企业的运营模式,以及企业所处社会的文化背景等。
  ERP中坚人才:又称ERP实施顾问,是技术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知识层面上,一名合格的ERP实施顾问必须有财务、计算机和管理知识;经验上,要有一定的企业管理实践,了解某行业企业研发、生产计划、采购库存、财务、销售、人力资源中的一个或多个管理过程。
  普通应用人才:懂得ERP基本原理,能够熟练操作和维护ERP相关工具。
  (三)价值取向左右就业渠道
  ERP人才主要在三个方向就业:在软件公司,从事软件实施工作,负责软件研发、测试、企业咨询实施等“外部咨询”工作;在软件应用企业,从事提升用户的软件使用效益的“内部咨询”工作;三是自己创办提供软件咨询、实施服务的公司,充当软件公司和用户之间的桥梁。
  
  二、ERP人才缺乏的原因分析
  
  从人才来源看,目前国内的ERP人才大多依靠正规院校的学历教育。据统计,当前国内ERP从业人员3/4以上,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计算机和软件相关专业,来自于职业技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不足1/4。这是ERP人才培养缓慢的直接原因。
  从专业配置看,ERP涉及多学科,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国内的高校很难找到相关专业,即便是单纯的管理或IT专业,又因教材老化,不能适应企业管理的进步和IT技术的发展,学生往往不能学以致用。因此,长期以来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的不合理,成为国内ERP人才结构不合理,应用型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
  要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一套良好、高效的人才培养与供给机制。
  
  三、校企合作共建ERP知识学院,建立ERP人才培养新模式
  
  校企合作共建ERP知识学院,是解决ERP人才匮乏问题的一个重要的长期有效的途径和模式。
  (一)ERP知识学院的构建,必须要有法律制度保障,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教材、教学和实训场所以及师资。
  1.政府应给予宏观制度保障
  政府应加强参与,为校企合作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校企合作法律框架,明晰企业和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要明确规定政府相关部门在该项工作中的法律责任及作用;建立以能力序列为主的职业资格认定体系;理顺劳动用工制度、工资薪酬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和学习考核制度;建立合理的企业利益补偿机制,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积极性;建立人才需求预警机制,在宏观上把握经济发展与技能型人才发展的适配“度”等相互配套的制度。
  2.合作内涵
  构建ERP知识学院,校企双方需从三个层面进行合作。
  (1)硬件教学资源
  优势互补,整合的资源将培养出市场需求的人才,同时又可以节省成本。企业为实习、实训等实际操作技能的教学提供场所;而学校则凭借优良的教学条件,配合成立相关教研组和理论学习场所。
  (2)软件教学资源
  a.企业和高校合作编写教材。将相关的知识进行收集和整理,然后按照市场的需要、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和内容,结合相关理论,进行模块化,开发形成教材。
  b.企业在生产经营与提供服务中,了解各类企业的业务形态和用人需求,深谙企业管理和运作的知识,具有丰富的软件开发经验、广泛的客户基础、众多的ERP实施案例等优势,另一方面高等学校则拥有规范的人才培养机制,可以有效实现优势互补。
  c.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要为高校提供丰富的合作课题和配套资金,在很好地推动高校研究工作的同时,将这些研究成果融入软件研发中,开发出能够快速适应企业需要的管理软件系统,并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
  (3)人力资源
  校企共同派出人员组成师资队伍。将企业在行业内的丰富经验很好的渗透到教学当中去,无疑将会让相关人才的培养更加具有针对性且符合实际需求;校园当中的信息化理论研究也会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成功走出象牙塔的纯学术范畴。
  (二)ERP知识学院功能分析
  ERP知识学院的建设目标明确为:向培养对象提供丰富的操作机能和理论知识,培养经济管理复合型创新人才。其功能特征如下:
  1.多元化的功能。
  首先,教学内容的多元化。知识学院提供对企业运作全部流程进行模拟实践的功能,包括营销、管理、财务、生产、决策等各个方面的实践教学需求,综合性强。
  其次,教育对象的多元化。对内,知识学院可面向学校的各个专业,部分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课程需要自主设计学习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对外,知识学院可面向社会办理认证和培训,储备人才库。ERP专业认证目前尚无国家标准,主要是一些实力较强、目光前瞻的软件厂商在做,例如国际知名厂商SAP就有它自己的认证。知识学院的认证可以面向两类人群,一类是接受过校内课程或校外机构ERP培训的大学生,一类是有志于ERP行业的社会人士,认证类型包括财务、生产、进销存三种。认证可以达到三个目的:通过认证的学员,可以向企业进行推荐;认证同时也为合作企业自身,储备了一批专业人才,合作企业可以借此将人才的招聘由以前人才市场的“相面”,转变为实地考察,对于表现良好、取得职业资格的学生,可以优先安排就业;增加效益。
  2.仿真功能设计。ERP知识学院为学生搭建了仿真企业平台,以企业业务流程为主线,将各个业务部门、各个职能岗位有机地连接在一起,通过“职业角色”定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在深入学习ERP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从管理思想、管理软件、管理系统三个层次理解和掌握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理解采购、生产制造、分销等环节的供应链管理和运作,深刻体会经营管理、信息系统、经营决策的高度集成,从而真正领悟科学的管理规律,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决策能力。
  
  四、结束语
  
  校企合作有利于现代教育体制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ERP校企合作教学新模式,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和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打造仿真的ERP教学环境,其目的是培养出具有良好知识结构的ERP专业人才。通过ERP知识学院,使教育对象了解企业整体运作流程,提高教育对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开放型经济管理类人才,为长期、有效地解决我国ERP人才匮乏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16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