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城市竞争力实证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洪涛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城市重要性的提高和城市之间竞争的加剧,使得城市竞争力问题凸现。运用经济学实证的方法对包括南宁和其他东、中、西部等40个有较大影响力的样本城市中包含着各项指标的城市竞争力进行计量考察,从中比较可得出南宁城市竞争力的实际情况,这些经验对南宁今后城市竞争力的发展和提升可供参考。
关键词:南宁;城市;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175-04
作为经济和社会的有机体,城市是国家竞争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竞争的载体并为企业提供环境条件,是人民生活的主要场所。在竞争全球化的今天,城市对于一个民族、国家、区域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城市竞争力将直接决定着企业竞争力的大小和国家竞争力的强弱。所以,进入21世纪以来,对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经济学、地理学、城市规划相关学者以及其他政策决策者的关注。
一、城市竞争力的概念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具有明确的直观含义却又不易精确把握的概念,国内外研究竞争力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笔者认为,城市从本质上讲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物化环境的背后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城市不同于企业,其发展目标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因此,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不能仅仅从生产率和创造财富价值的多少来界定和衡量,更应该将其视为一个包含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制度的复合体来加以研究和考察。因此,本文拟将城市竞争力定义为: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城市积聚、整合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制度等资源要素,以创造财富、提供服务、提高城市内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而辐射和扩散其影响力,带动城市所在区域和国家发展的能力。城市竞争力综合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居民生活、社会进步、城市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二、南宁城市竞争力水平的实证分析
在对城市竞争力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为精确测定南宁城市竞争力在国内各个城市竞争力中的真实水平,本文拟选取国内其他39个分别在我国东、中、西部具有影响力或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代表性城市作为参照城市,并对其整体城市竞争力水平进行测定。测定所需评价指标的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1)针对性:城市竞争力是由一系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指标的选取应反映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内涵,不仅要着眼于目前城市的综合实力,更要着眼于城市发展的动态和潜力。(2)可操作性:即指标数据易于收集和计算,避免主观臆测的误差。(3)实用性: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为实践服务的,能为有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据此,本文从经济发展竞争力、居民生活水平竞争力、社会发展水平竞争力和城市环境水平竞争力等四个方面共选取31个指标对40个城市进行整体测量。它们是:X1-国民生产总值GDP(万元);X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X3――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万元);X4――邮电、电信业务总量(元);X5――货运总量(万吨);X6――建成区面积;X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亿);X8――年末实有铺装道路面积(万平方米);X9――年末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数(辆);X10――年末固定、移动电话用户数(万户);X11――财政预算内收入(万元);X12――财政预算内支出(万元);X13――科学事业费支出(万元);X14――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人员(万人);X15――人均教育事业费支出(元);X16――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亿美元);X17――国际旅游收入(万美元);X18――人均生活用水量(吨);X19――人均生活用电量(千瓦时);X20――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平方米);X21――每百万人拥有影剧院数;X22――人均GDP(元);X23――人均进出口额;X24――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X25――每十万人医院床位数;X26――每十万人医生数;X27――每万人拥有高等学校学生数;X28――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册);X29――第三产业占GDP的比值;X30――人均园林绿地面积(平方米/人);X3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值得一提的是,城市政府的政策制度、管理水平和城市文化等因素在城市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这些软因素无法进行量化和客观比较,因此暂时没有列入测量指标体系当中。
首先,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5》和《中国统计年鉴2005》查得和计算出31项指标的原始数据。然后,运用主因子分析原理和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对31项指标进行分析,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4个主因子F1、F2、F3、F4,其特征值分别为:15.423,5.522,2.940,1.549。它们共同解释了变量X的标准化方差的82.050%,其中F1解释了其中的49.753,F2解释了其中的17.814,F3解释了其中的9.485,F4解释了其中的4.998。82.050%的标准化方差提供了原始数据所能表达出的足够的信息。对提取的四个主因子建立因子载荷矩阵,并对其进行旋转(未经旋转的因子载荷矩阵其各因子的典型代表变量并不十分突出,不能对因子作出很好的解释)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1)。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主成分F1在变量X1到X17上的载荷量较大,主成分F2在变量X18到X24上的载荷较大,主成分F3在变量X25到X29上的载荷较大,主成分F2在变量X30到X31上的载荷较大。根据它们各自载荷较大变量的特征,将主成分F1命名为经济发展水平竞争力因子,F2命名为居民生活水平竞争力因子,F3命名为社会发展水平竞争力因子,F4命名为城市环境水平竞争力因子。
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由计算机直接得出四个主因子在每个变量上的得分系数。将因子值系数乘以对应变量的标准化值即可得到各个因子值。为计算简便,省去因子在载荷量小的变量。即:F1=0.065×X1+0.072×X2+0.066×X3+0.053×X4+0.076×X5+0.068×X6+0.073×X7+0.072×X8+0.057×X9+0.064×X10+0.067×X11+0.069×X12+0.068×X13+0.075×X14+0.036×X15+0.051×X16+0.044×X17,F2=0.133×X18+0.184×X19+0.179×X20+0.156×X21+0.075×X22+0.148×X23+0.149×X24,F3=0.317×X25+0.292×X26+0.166×X27+0.187×X28+0.213×X29,F4=0.328×X30+0.544×X31。最终得到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为:F=0.6064×F1+0.2171×F2+0.1156×F3+0.0609×F4,其中Xi是标准化后的指标值,它等于原始指标值减去均值的差除以该变量标准差;Fi是各因子得分值,也可以看作是城市竞争力各分力得分,其系数为各因子的信息贡献率,它在数值上等于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与四个主因子的累计贡献率82.050%的比值。
通过计算,40个城市竞争力及其竞争分力得分及排名(见表2)。
根据模型计算出来的城市竞争力指标得分,指的是相对于平均值的偏离程度。有些城市的得分为负值,并不代表该城市竞争力的真实含义,而是说明这些城市该指标的竞争力处于所有被选样本城市的平均水平之下。
三、南宁城市竞争力实证结果分析
通过40个样本城市的竞争力评价比较,南宁城市综合竞争力-0.30692分,名列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序第28位。其中,南宁的经济发展竞争力得分-0.68111,名列40个比较城市排名的第36位;居民生活竞争力得分-0.25642,名列第20位;社会发展竞争力得分1.09138,名列第5位;城市环境竞争力得分0.51469,名列第8位。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南宁城市综合竞争力在40个样本城市排名中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社会发展竞争力和城市环境竞争力在样本城市中处于较为靠前位置,但是城市经济发展竞争力和居民生活竞争力则在样本城市中处于较为靠后位置。说明南宁城市竞争力的各项指标的发展不均衡,在经济发展、居民生活、社会发展和城市环境方面的协调性不足,即在某些社会经济领域及指标上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城市的社会经济整体协调机制还不是十分成熟和完善,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相比差距较大,社会经济各个部门和领域相对落后,并且相互之间协调性较差,从而导致城市综合竞争力较差。
四 提升南宁城市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鉴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要提升南宁城市综合竞争力,必须始终把握好一个指导思想:即抓住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历史契机,始终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以扩张城市规模、提高城市质量为基础;以加速科技转化、优化产业结构为动力;保持竞争优势,扩大优势范围,奠定竞争实力,促进南宁城市快速协调发展。同时以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为长远目标,发挥南宁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南博会”影响优势,扩大与东盟各国和“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圈以及“成渝”经济圈的合作范围,深化与“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的内部合作机制,特别加强与东南亚、南亚的经济、信息、文化交流,实现合作优势互补和区域的均衡协调发展互动,全面提升南宁城市综合竞争力,最终把南宁建设成为集制造、商贸、金融、旅游、文化、物流、会展等中心为一体的国家重点特大城市和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国际大都市。
具体的政策建议如下:
1.建立和营造积极健康的促进创新和进取的南宁城市文化环境。塑造积极健康的南宁城市文化环境,政府应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政府通过扩大对外开放、示范价值取向,支持有利竞争的道德准则的建立等,可以影响居民的思想观念,推动城市文化的不断变革。政府应该在摒弃传统文化中某些不利于人的潜能发挥的评估标准和落后习惯方面,在努力营造宽松、自由兼收并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讲究信誉、等价公平、鼓励个性发展和创造的文化氛围方面积极工作。
2.提高南宁城市政府管理水平。城市政府应不断提高领导整体素质,提高政府领导的创新、战略决策、日常事务处理、突发事件应变和疑难问题的解决等能力;建立科学的管理、决策和咨询系统。克服官僚主义,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政府应该在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和制度方面下工夫,建立城市良好的法纪环境。政府要重视建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和引导,应进一步减少对企业具体商业活动的干预。同时要扩大对外宣传和推销,提高城市在东南亚、南亚以及全世界的知名度。
3.扩大对外开放。创造各种硬、软条件,包括建立激励制度、制定优惠政策、成立交流组织、建立基金、场所、设施等,加快引进全球、全国的各种产业和资源包括先进的制度、文化、管理;要主动加快城市参与中国―东盟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取消地方保护壁垒,开放各类市场,促进城市的分工和协作;要特别重视、积极鼓励国内外城际间的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鼓励城市内外机构和人士的各种民间的非正式交往,以营造有利于创新城市环境。
4.保持健康有序的南宁城市经济社会秩序。应积极探索经济高速增长和体制转轨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法,采取有力措施化解各种矛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为南宁城市的创新和发展提供良好秩序环境。
5.持续调整南宁城市产业结构。运用财政和税收政策,引导企业提高技术、扩大规模、推动产业快速升级。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促使决定性影响城市竞争力的高技术、高管理、高增值企业不断脱颖而出,持续健康成长。吸引国内外高技术、高管理、高增值企业来南宁落户。
6.保护和促进南宁城市产业群集。南宁要注意和利用区域分工,依据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鼓励对同一产业进行持续的资金、技术投入的政策,培育和发展其优势产业。为产业群集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积极营造有利产业专业化发展的投资和居住环境,推动优势产业的进一步群集。
7.改善吸引和融通外部资金、资源的交通、通讯和信息等城市设施环境。大力推进技术性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方面,一定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考虑与国际接轨,同时要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和制度(包括融资制度),为科技创新和高技术、高管理产业的发展创造硬环境。
8.扩大对科技、教育、环境几个领域的关注。南宁城市必须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高度重视培育城市的科技转化能力,促进企业和科研机构走向联合。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深化教育改革,调整教育结构,扩大职业教育、在岗教育的规模,大力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教育体系,以培育适合地方需求的人才。要保护南宁城市的风景名胜、生态环境,以实现城市自然环境的优美怡人。要建立独具特色的城市人工环境,建立高素质人才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需要的良好生活和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 Ian Gordon.1999.Internationzlization and urban competition. Urban studies. Vol.36. Nos.5-6.1001-1016.
[2]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分析范式和概念框架[J].经济学动态,2001,(6).
[3] 于涛方,顾朝林,涂英时.新时期的城市和城市竞争力[J].城市规划汇刊,2001,(4).
[4]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中心.国内若干大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1,(1).
[5] 宁越敏,唐礼智.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指标体系[J].现代城市研究,2001,(3).
[6] 顾朝林,于涛方.南京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2,(增刊).
[7] 仇保兴.经营城市与城市竞争力[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4).
[8]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编.中国城市蓝皮书[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45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