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理性认识再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范大军
我国理论界对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源于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关注。在失真的会计信息之中,一部分是由违背会计法规、准则的会计舞弊行为造成的,另一部分则是由盈余管理所致。尽管盈余管理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但是盈余管理问题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因此,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也不能仅局限于会计领域,它和企业行为,尤其和理财活动密切相关。在西方学术界,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主要是采用实证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来进行的。这些对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不仅对会计实务的发展和公认会计准则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还极大地促进了现代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进步。在我国,对盈余管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在我国会计准则不断完善,并向国际化接轨的历史背景下,对盈余管理的理性认识无论是对于购建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还是会计理论、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分析。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
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对盈余管理的概念存在诸多意见,至今尚无定论。但是从以下两个比较权威的定义中可以归纳出盈余管理的基本涵义。美国会计学家威廉・斯考特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他认为,只要企业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是所谓的盈余管理。美国另一会计学者雪珀则认为:盈余管理是为了获得某种私人利益,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的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的披露管理。
通过上述两个权威概念的阐述,可以看出,所为盈余管理是在法律和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对企业利润进行的人为调节,无论是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会计方法选择时点的运用,还是交易时间控制或者交易拆分和组合,这些具体的盈余管理手段都没有超越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框架的约束;盈余管理并不能增加或者减少企业实际的盈利,它只能通过改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分布和会计报告上数字的调整来控制所披露会计信息的内容,以实现管理当局的利益。由此可见,盈余管理相对于会计舞弊行为在概念上可以清晰的加以区别,后者对利润的操纵超越了法律和准则的界限,来达到会计利润虚增或虚减的目的,完全是一种欺诈行为。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两者的界限并不是很容易划分清楚。而且,因为盈余管理手段都是在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允许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的,所以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较会计舞弊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更具隐蔽性。
二、盈余管理动因及途径选择
虽然不同盈余管理行为的目标和途径会存在一定差异,但对会计数字调整的终极目标无非是为了保证各方利益的实现。
1、股东财富最大化。在企业财务理论中,将企业目标描述为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的盈利是增加股东财富的重要途径。为了达到股东对其所享有财富的期望,企业管理当局就会通过盈余管理来增加财务报告中利润的数字,以满足股东要求。
2、实现管理当局的利益。企业管理当局利益的实现通常是和企业的账面利润以及其他会计报表数字相关联的,最常见的例子:经理薪酬计划和争取股票首发和配股资格。公司管理层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有通过盈余管理来调增或调减利润数额的动机。
3、满足债务契约的约束条件。债务人在与企业签订贷款契约时,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不受侵害,会规定一些限制条件。债务人通常通过评价企业的财务指标,决定是否对企业的特定行为加以限制。为了减少违反债务契约的可能性,管理当局在这些财务指标将要达到警戒线时,会通过盈余管理来降低其违约风险。
4、利润平滑。为了避免不同年度企业利润波动过大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股票价格带来影响,管理当局会倾向于利用一些在不同会计期间利润波动较小的会计处理方法或将利润重新分配,以平滑各会计期间利润数额的大幅波动,避免企业股票价格剧烈波动。
5、避免政治成本。在某些特殊行业,由于其盈利能力较强,容易引起公众和政府的过多关注(如石化工业)。达到一定程度时,政府甚至会对该行业加以管制或采取一定手段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进而加大企业的成本。处在这些行业的企业会倾向于选择能够生成较少会计利润的会计政策和方法。
在过去的20年间,实证会计研究在西方兴起,西方会计理论界开始采用实证的方法来探索会计问题。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西方学术界对盈余管理的研究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上述各项动机都过过详实的数据和系统的统计分析都得到了证实。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发现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由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利用的程度和范围会有一定的差异,会造成盈余管理的着眼点和具体途径存在差异。通常,在欠发达的证券市场环境下,盈余管理容易拘泥于会计报告与经济收益之间的偏差或其他法规对收益分配的限制,比如企业会考虑会计利润与税收的关系、会计利润与可分配利润的关系等,试图通过盈余管理来降低企业实际成本、减少限制,使利益得以实现。最常见的例子是利用会计方法、会计政策的选择或交易安排进行避税。而在发达证券市场环境下的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的参与者会更多考虑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比如会计数据对股价的影响。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和分析家们常运用会计信息来衡量股票价格,而股票的价格又被看作企业价值的体现。所以,盈余管理的参与者可以通过发布会计信息以影响股价、实现相关者利益。这是盈余管理的另一条途径。前者实际上是直接通过减少经济利益流出来实现利益,而后者是通过人们在证券市场上对企业价值的判断来实现利益。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可以预见后一途径将逐步成为盈余管理的主要途径。
三、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盈余管理的对象是企业会计信息,但盈余管理并非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盈余管理的手段也并不只限于会计手段。从这个角度上对盈余管理进行分类,可将其分为以下两大类:
1、利用会计手段的盈余管理。利用会计手段进行的盈余管理主要是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时机的选择、利用关联方交易、提取各种减值和跌价准备、利用或有事项等等。
会计系统是一个人造的信息系统,需要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规对这个系统进行约束,以规范该系统所生成的会计信息,使其达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既相关,又可靠。但是,各种准则和制度的规范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他们所起的作用通常是“亡羊补牢”而非“防患未然”。这就使部分交易和事项游离于现有规范之外,给盈余管理创造了生存的空间。另一方面,会计系统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主观判断和选择。会计准则范围之内,为处理业务和编制财务报告,企业管理当局必须在各种政策和方法之间进行选择并做出判断,这些判断包括各种准备、折旧提取的比例、会计估计变更等等。管理当局不同的判断去影响或改变财务报告,最终使会计信息中包含了人的主观意志和价值选择。会计系统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盈余管理活动客观存在的必然性。
2、利用交易安排的盈余管理。交易安排是管理当局通过对特定的交易项目、交易客体和交易内容进行有目的的组合,使其符合或不符合收益和计量的标准,以此来实现盈余管理的目的。具体手段包括交易时点的选择、将一项合同拆分或者将多项合同合并为一项合同等。
使用交易安排作为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基于,作为交易主体的企业对交易客体、交易对象和交易伙伴具有选择权。企业有能力通过行使这种选择权决定交易价格和交易时间。交易价格是会计计量的重要基础,而协议履行的时间又是会计确认时间的重要依据。所以,企业可以通过适当的交易安排对当期会计数字进项调整,以实现盈余管理的具体目标。
四、盈余管理的抑制
可以说,只要管理当局对会计系统和交易行为具有部分的控制权,盈余管理行为就有了生存的空间。因此,完全根除盈余管理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况且,适度的盈余管理作为企业为实现理财目标而采用的管理策略,可以看作是企业理财行为和手段不断成熟和完善的标志。但是也应该看到,盈余管理最终的对象是会计信息。尽管经过盈余管理手段处理后会计信息仍然是在会计准则和规范的约束之下生成的,可视为“真实”的会计信息,但是由于盈余管理是为特定利益主体服务的,必然会对会计信息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被调整的会计信息即使“真实”也难以“公允”。这种公允性被削弱了的会计信息虽然达到了“合规性真实”,但尚未到“公允性真实”的要求,其“有用性”不可避免地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是一种相对失真的会计信息。这种会计信息同样会对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而且这种相对失真与会计舞弊等原因形成的会计信息绝对失真相比,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因此,必须对盈余管理行为加以抑制。具体对策如下:
1、提高资本市场的有效性。20世纪六十年代,学者法玛提出有效市场理论,该理论阐述了信息与资本市场的关系。根据该理论,越是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上,信息的透明程度越高。有效的资本市场会透视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减少投资者被会计信息误导的可能性,盈余管理行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实质是对相关权利、责任和收益的安排。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管理当局之所以能够进行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密切相关,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的情况下,管理层就有更多的机会将自利动机转化为具体盈余管理行为。因此,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会有效地约束机制盈余管理行为,降低恶意盈余管理行为发生的概率。
3、完善会计准则体系。会计准则约束不严、准则制定速度滞后于会计实务发展的速度是盈余管理泛滥的一个直接原因。因此,需要对现有会计准则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加大准则制定的力度,将盈余管理的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之内,保证会计信息的公允。
4、优化会计报告结构和内容。会计报告是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优化现有的会计报告使会计信息更为透明,会有效地遏制盈余管理行为。例如,增加表外信息的披露;提高现金流量在报表体系中的地位等。这些措施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透视盈余管理行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27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