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分类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艳 程艳霞

  摘要:独立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由于学院的办学条件、办学资源等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宏观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章针对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特点,结合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对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分类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独立学院;分类培养;市场应用型;专业提升型
  
  一、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特点
  
  (一)家庭富足,背景优越
  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相对其他专业学生家庭富裕,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相对较优越。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许多学生毕业后暂不就业,继续求学以待发展。调查对象中来自城镇的学生占76.9%,有52.7%准备报考研究生或出国继续深造,只有41.2%的学生选择先就业。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家长担任领导职位和企业负责人的比例较高,这些学生相对来说就业的社会基础好,就业渠道较畅通,就业压力少。
  (二)专业优势明显,学生思想稳定
  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基本上是近几年就业形势较好、就业率较高的热门专业,专业设置较为贴近实际,适应社会需要,因而独立学院经管类毕业生具有专业优势。同时,由于基本满足了学生的专业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因而绝大部分学生专业思想稳定,学习兴趣较高,为学好专业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思想活跃,综合能力强
  一方面,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大多数来自经济发达地区,家庭条件较好,能接收到较多的自己感兴趣的教育,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文化、艺术、科技等知识。许多学生从小受过特长教育,在全国、地方、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体育赛事、技能大赛中,都可以看到独立学院学生的身影。他们大多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注重个人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部分学生是由于高考发挥失常或填报志愿误差,实际上他们的基础扎实,与普通高校学生综合能力并无差别,希望通过4年的努力学习,进入更高层次的学府深造。因此,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培养潜力较大,有望成为社会上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俱备的复合型人才。
  
  二、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同质化
  针对社会对经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所有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毫无例外地将自己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上,培养目标同质化严重,毫无自己的特色与优势。
  (二)专业设置趋同
  独立学院在经管类专业设置上主要依据是母体学校已开设的专业,或者是社会需求量暂时大的热门专业,结果独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与母体学校趋同,如湖北省比例高达96.9%。此外,独立学院相互之间趋同,特别是一些热门专业,每所独立学院几乎都开设。
  (三)培养方案类似
  大多数独立学院在经管类专业培养方案上都是采用“拿来主义”,即对母体学校相同专业的培养方案在课程门数、学时结构、开设学期上作适当调整后,作为独立学院相同专业的培养方案。这种培养方案只是标准的降低,实质并没有多少变化。
  (四)教材和教学方法相同
  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所用教材绝大多数都是教育部统编的适用于所有经管类本科教育的教材,个别课程使用母体学校相同课程的教材。相同的教材,相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五)考核方法一成不变
  当一门课程结束后,评价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几乎都是采用卷面考试的方法来确定,这种将手段变目的的考核方式,导致经管类学生忽视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是造成高分低能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针对独立学院经管类生源特点、专业特点及目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如果照搬照套传统的“一刀切”人才培养模式,势必达不到预期的培养目标和效果。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针对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应该实施分类培养模式。
  
  三、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分类培养模式
  
  (一)分类培养模式的概念和内涵
  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在实践中形成的将教育活动诸要素联结起来的结构,以及实施教育活动的程序和方法。培养模式的选择十分复杂,不能一概而论,也没有统一标准,因学校和专业而异,因教育对象而异,因时因势而异,即培养模式是动态的、多样化的。
  分类培养模式是指围绕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目标,针对经济社会分工的细化,在不同层次、不同的产业、不同的岗位上,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基于既定教育资源的条件下,对人才实施分类培养。分类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内涵:
  1、培养目标不同。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经管类专业主要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众多专业对与人才培养并不是在同一个层面上,而是有层次高低的区别。有的属于决策层的活动;有的是组织执行层次的活动;还有的是最基层的活动等。所以,培养人才也要分层次进行,各个层次的培养目标是不一样的。
  2、培养途径不同。根据培养目标的差异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同,对于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的培养途径也出现差别。有些是偏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加强知识体系的构建;有些是偏重实践技能的训练,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3、培养对象不同。随着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由于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文理兼收的属性和起点要求不高的特征,使得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录取率的提高,导致教育质量受到数量扩张的冲击。具体表现在同一学院、同一专业、同一年级、同一班级学生之间文化成绩、智能水平、情商程度等方面差距拉大,参差不齐;学生在基础、能力、兴趣、意愿等方面的差异也更加突出,教师教学难度增加。所以,对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进行分层培养势在必行。
  (二)分类培养基本模式
  1、市场应用型。市场应用型是通过一定的运行方式,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实现学习、实践和专业技能相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上的通才培养模式、专才培养模式、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有显著区别。通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系统学问的人才为目标,其基本途径是进行全面的理论知识传授。专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具备某一学科领域特殊才能的人才为目标,其基本途径是进行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传授。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从事某一职业的人才为目标,其基本途径是传授技能性知识和培养操作能力。
  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间的差异,可以将市场应用型人才培养分成两个层次,即基层人才培养和中层人才培养。
  基层人才培养主要是技能应用型,即培养技术技能比较扎实,熟练地进行技术和技能的操作,比较容易达到岗位要求的人才。中层人才培养主要是知识应用型,即培养理论知识比较深厚、技术技能比较扎实,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的人才。以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经管系为例,市场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如表1所示。
  2、专业提升型。专业提升型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信念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既有较宽厚的基础理论、较宽广的专业口径,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基础扎实、具有研究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鼓励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完成本科阶段学习后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以更好地适应大学扩招后越来越多的学生要求获得进一步深造机会的新形势。以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经管系为例,专业提升型人才培养定位如2所示。
  
  参考文献:
  1、朱健,刘巨钦.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探索[J].教学研究,2008(9).
  2、高桂娟,张荣国.关于独立学院组织构建模式的思考[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7(9).
  3、马勇.独立学院培养模式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本文来源于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分类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FIB070335-B1-08。
  (作者单位:王艳,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程艳霞,武汉理工大学,作者为教授、管理学博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290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