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港城互动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白福臣 方 芳
摘要:港口和城市的发展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港口与城市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充分发挥港口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文章论述了港城互动发展理论基础,分析了湛江港城互动发展现状,并针对湛江港城互动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湛江港城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港城互动;城市经济;湛江市
2003年,湛江市政府在第八次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工业立市,以港兴市,城以港兴,港以城活,相得益彰”的发展战略。这一重大战略的提出使湛江的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农业主导型经济发展道路转向开放式港口工业主导型经济发展道路。自新战略确定实施后,湛江市将湛江港发展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加大对港口建设的投资,优化港口功能,不断提升与港口相关产业的生产能力,以港口工业为核心带动全市工业的发展,科学的战略定位使湛江市社会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
一、港城互动发展理论基础
耦合(coupling)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由此推理,可以把港口与城市两个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彼此影响的现象定义为港口与城市发展耦合。这种耦合作用使得港口与城市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研究表明,港口与港口城市从空间关系到产业结构发展存在着阶段性互动特征,其演变关系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港城初始联系阶段、港城相互关联阶段、港城集聚扩散效应阶段和城市自增长效应发展阶段。
从港口本身来看,港口作为港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着“龙头”作用,一方面城市作为港口设施的载体,成为港口产业发展的依托;另一方面,港口产业由于关联度大,经济带动性强而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当港口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成为城市的主要支柱产业时,城市的主要功能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如深圳、广州、上海、青岛、天津、秦皇岛、大连都是因港口的突出功能,形成广阔的经济辐射面,从多方面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港口与城市的一体化发展,港口正成为开展贸易和服务业的集聚场所,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湛江港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了其腹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未来的湛江港将成为西南地区的第一出海口和主要大通道。湛江良好的港口和区位优势条件,决定了湛江发展离不开港城的良性互动。根据港城关系的演变理论,结合湛江港口和城市发展实际,湛江港城互动发展正处在港城相互关联阶段,并逐步向港城集聚扩散效应阶段过渡。
二、湛江港城互动发展现状分析
(一)港口及其配套基础设施得到迅速发展
湛江港是粤西和环北部湾地区最大的天然深水良港,已建成30万吨级原油码头、20万吨铁矿石码头、25万吨级深水航道三大工程,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港口货物吞吐量由2001年的2848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8173万吨,年均增长23.5%。按湛江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08年,全市港口吞吐量将超1亿吨,实现亿吨大港目标,确立南方大港和大西南出海主通道的地位。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将湛江港确定为中国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的主要港口,进一步凸现了湛江港的地位和优势。同时,湛江港的跨越式发展,促进了渝湛高速湛江段和广湛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以及黎湛铁路复线河唇至湛江段、洛湛铁路、湛徐高速、疏港公路二期工程等一批港口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以市区为中心,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共同发展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基本确立粤西交通枢纽地位。
(二)港口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湛江市的经济发展
2006年,湛江市生产总值770.18亿元,增长12.9%,增速创十一年来最高,五年平均增长11%。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主导地位明显加强。2006年工业总产值968.44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5.5%,其中以重化工业为龙头的临港工业实现产值814亿元,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85.6%,连续三年位居广东省第一。三次产业的比例由2001年的27.9∶35.6∶36.5变为21.4∶46.1∶32.5,第二产业的比重提高了10.5个百分点。临港重化工业已成为湛江工业化的领航产业,奠定了临港工业作为牵动湛江经济进入快车道的龙头作用,“以港兴市”成效明显。
(三)湛江港的经济集聚效应明显增强
随着港口设施的不断完善,湛江已具备了发展石化、钢铁等大型重化工业基地的良好条件,一大批重大项目在大港口的吸引下纷纷落户湛江,初步形成石油化工、油气勘探开采、电力、造纸、农海产品加工、饲料、纺织服装、电器机械八大支柱产业。进入2008年,由宝钢集团主导的湛江东海岛千万吨级钢铁基地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初步审批通过。按照项目建设规划,项目总投资为人民币1400亿元,总产能达2000万吨,预计在2011年底建成投产,产品主要为中国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高档钢铁产品。专家认为,这些支柱产业真正发挥作用后,将舞起湛江发展的龙头,成为重要的城市经济增长点。
三、加快湛江港城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湛江在港城互动发展方面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国内其他重要港口城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还存在港口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临港工业布局与结构不尽合理、港口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坚持和落实“工业立市,以港兴市”的城市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港城互动的良性发展,充分发挥湛江港对湛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一)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运作效率
湛江港2008年有望实现亿吨大港的目标,到2010年,货物吞吐量将达1.3亿吨,力争达到1.5亿吨,确立西南沿海和环北部湾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对于亿吨大港来说,湛江市目前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湛江必须加大对铁路、公路、水路、民航、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形成立体的现代化综合运输网络和畅通便捷的集疏运系统,以适应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的要求。同时,必须建立高效、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通信体系,加快EDI(电子资料交换)系统和VTS(船舶交通服务)系统软件方面的建设。大力发展集装箱和现代物流业,建设区域性主枢纽港和物流分拨中心,加快专业深水泊位和相关陆海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促进物流和商流的融合。
(二)制定科学规划,加快实施港区一体化进程
港兴城兴,成为世界上港口城市发展的硬道理。港口与城市发展具有互动、互补关系,要将港城的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考虑。港口建设和发展,规划要先行。湛江市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依托其港口优势,以港口经济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那么在城市发展规划中,湛江市要优化港口发展规划,拓展发展空间,其中要坚持城市规划包含港口规划,港口建设适应城市发展,将港口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使港口规划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加快港区一体化发展进程。
(三)加快临海重化工业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湛江要依托港口、资源、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国家钢铁与石化等工业布局进一步向沿海集中,以及珠三角产业向东西翼转移机遇,大力推进和吸引一批重化工重大项目落户湛江,加快临海重化工业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发展临海能源、钢铁和化工等产业,为海陆互动、发展临海工业提供有力支撑,促进湛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壮大。
(四)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积极培育港口产业群
以建设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区域性贸易中心为目标,以口岸经济为支撑,按照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要求,努力扩大港口的辐射能力,积极调整港区布局,构建起港口多元化发展的产业体系。积极培育仓储、运输、物流、加工、贸易、金融、保险、代理、信息、口岸相关服务等港口产业群。
(五)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发展海洋经济
湛江广博的海洋空间和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及良好的区位条件决定了湛江的发展离不开海洋经济的发展。湛江只有做大海洋经济,形成海陆经济互动协调发展的局面,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根据湛江自身特点和条件应优先发展海洋渔业、水产品精深加工业、滨海旅游和海洋生物等主导海洋产业,把湛江建成粤西海洋产业集聚区,做大海洋经济总量。海洋环境、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海洋开发与利用对科技进步的高度依赖性。高科技对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必须逐步构建先进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创建海洋高科技园,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从而增加海洋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提高海洋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通过培育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使湛江的海洋产业向现代产业方向演进。
(六)加大城市软硬环境的整治力度,营造对外开放良好的氛围
在硬环境方面,重点抓好城市道路的建设改造、街景改造、绿化改造、路灯改造,大力拆除市区临时建筑和违章建筑、建设观海长廊、整治城区河道等,美化、绿化市容市貌,提升湛江的城市品位。在软环境方面,湛江市政府应积极启动行政服务中心,采取有力措施攻克软环境的“瓶颈”制约,努力营造对外开放的良好氛围,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文明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到湛江投资、经商和置业。
参考文献:
1、苏惠.青岛港口经济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
2、罗萍.我国港口与城市互动发展的趋势[J].综合运输,2006(10).
3、湛江市统计局.2006年湛江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湛江市统计局,2007.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65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