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商业银行创新产品发展状况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健

  【摘要】 受汇率、利率变化的影响,涉外企业“资产本币化,负债外币化”倾向明显。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银行自身外汇资源日益紧张,银行扩张外汇信用开始更多地依靠表外创新工具。银行表外创新产品呈现发展快速、品种多样化的趋势,银行表外创新业务在金融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表外融资
  
  银行表外创新业务的主体是表外融资业务,表外融资呈现明显的顺周期特征,即外汇资金流入增多时,表外融资活跃,负债头寸大量增加;外汇资金流入减少时,表外融资萎靡,大量敞口头寸被平仓。表外融资的顺周期特征加剧了结售汇波动,对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不容忽视。
  目前,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表外融资业务数量和品种较多,外资银行表外融资业务量较少,主要包括海外代付、协议付款、减免保证金、出口发票池、进口开证、远期信用证、进口押汇、出口押汇、保函(备用信用证)、融资性保函、非融资性保函(预付款保函、履约保函)、提货担保、贷款承诺、信保押汇等。除此之外还包括内保外贷、期限结构搭配的组合套利融资产品等创新型表外融资业务,如汇利通、付汇理财通等。
  为了解商业银行表外融资业务的开展情况,本文对大连市外汇指定银行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商业银行表外融资业务增长迅速。
  一、商业银行表外融资业务开展情况
  1、银行表外融资业务量呈折线型上升,增速快于同期进出口额的增速。从表外融资与进出口额的增长情况看,表外融资业务的增长速度快于同期进出口额的增速,随着表外融资业务的增长,表外融资业务占进出口额的比例不断提高,2010年上半年达到35.7%。
  2、表外融资业务需求不断增长,银行表外融资业务增速快于本外币贷款的增速。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汇资金相对短缺,企业对外汇资金需求增长,促进了表外融资业务的增长,增长速度超过了同期本外币贷款的增速。2009年银行表外融资业务的增速仍超过了本外币贷款的增速,超出14个百分点。此外,表外融资业务量与本外币贷款投放量的比例不断提高,2009上半年、下半年和2010年上半年分别达34.46%、35.82%、49.42%。
  3、创新型表外融资业务发展增速快于传统型表外融资业务。2010年上半年累计发放4.13亿美元,同比增长88.08%。创新型表外融资产品发放量虽然尚小,但增长速度十分显著,增速超过传统产品的3.5倍以上。
  二、几个典型产品的发展情况
  1、海外代付业务。海外代付业务是境内银行以承诺付款方式请境外代理行先行支付款项,待融资到期日、客户偿还融资后,境内银行偿付其代理行本息及相关费用的行为。今年信贷紧缩,银行外汇资金头寸紧张无法为企业提供进出口押汇等表内融资业务,从而选择境外同业进行海外代付。因90天以上的海外代付占用银行短期外债指标,所以银行目前办理的海外代付期限均在90天以内。
  2、内保外贷业务。内保外贷业务是为了帮助企业解决走出去的海外融资难问题。境内母公司在境内银行有授信额度,而境外新成立或小型的子公司以其自身的资信情况无法得到境外银行的贷款,通过内保外贷的形式,即可满足境外子公司的融资需求,同时可以利用母公司的授信额度,享受境外较低的外汇贷款利率。内保外贷业务占用银行外债余额指标。
  3、远期信用证业务。远期信用证为银行传统表外融资业务,为企业增强资金流动性、延长企业付款期、降低企业付款压力及财务成本提供了保障。目前银行开立的远期信用证多为90天以内。大连辖内2009年累计发放远期信用证14.40亿美元,2010年上半年累计发放8.38亿美元,同比增长42.52%,环比下降1.23%。
  4、协议付款业务。协议付款业务是由中国银行海外机构(融资行)向境内的进口商提供的短期融资业务,即中国银行境内分行受海外融资行的委托与境内进口商(即融资申请人)签署协议付款合同后,由海外机构(融资行)将融资款项按进口商指示对外进行付款。
  三、表外融资业务快速发展的原因
  1、国内流动性趋紧促进银行表外融资业务增长。世界经济稳步恢复,大连市进出口企业订单增加,企业贷款需求增长。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剧,本外币利差空间较大,一方面企业愿意提前结汇或尽可能少地保有现汇,导致外汇存款显著下降;另一方面,企业为实现套利,往往利用外汇贷款和贸易融资推迟对外付汇,使外汇贷款大幅增长。在银行外汇流动性趋紧的背景下,表外融资业务尤其是代付类业务成为银行解决自有外汇资金短缺、满足客户进口融资需求的重要途径。
  2、境内外资金成本差异促使表外融资业务发展。境内外资金成本差异较大,现阶段本外币利差仍然存在,在国内外汇贷款报价Libor+300点的情况下,通过表外融资方式从境外融资报价一般为+200个点左右,甚至有银行报价低至+120个点。与国内进口押汇利率相比,海外代付利率较低。
  3、银行短期外债余额指标政策的调整助推表外融资业务的发展。现行外债管理规定,90天以内的海外代付等业务不占用代付申请行的短期外债额度,在银行自身信贷资金不足、短期外债额度趋紧以及企业进口单证合规等情况下,海外代付等表外融资业务的规模可以无限放大。另一方面,一些银行将授信主体由海外银行向境内银行的授信,再由境内银行向境内进口企业的授信,改为境外银行直接向境内企业授信,境内银行一般起担保作用,从而将境内银行的外债转为进口企业的外债。
  4、人民币升值预期扩大了表外融资业务需求。人民币升值预期使企业推迟付汇的意愿增强。基于海外市场NDF一年期报价与国内市场同期限远期交易品种存在较大价差,企业普遍预期人民币将有较大幅度升值,出口收汇尽量提前结汇,进口付汇尽量延后购汇。海外代付等业务可以推迟国内企业进口后实际付汇日期,为企业赚取利差赢得时间。
  5、企业进口需求带动了表外融资业务的增长。2010年以来,随着国际市场铁矿石、原油价格一路走高,市场对铁矿石价格上涨的预期较强。铁矿石涨价预期拉升了企业进口付汇需求,为海外代付等表外融资业务的开展提供了空间。据调查,由于国内银行普遍按照“以存定贷”的原则对进出口企业核定外汇贷款和贸易融资额度,受“存贷比”限制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各商业银行外汇存款普遍减少,造成外汇贷款规模压缩。同时,由于企业减少外汇留存,其进口外汇需求相应大幅增长,从而出现外汇贷款不能满足国内企业进口需求的情况,在这种形势下,海外代付业务等表外融资业务保证了企业正常的进口付汇融资需求。
  四、表外融资业务对外汇收支影响的分析
  在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下,各银行外汇头寸较为紧张,海外代付等表外融资业务可以充分利用国外资金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促进企业贸易项下流动资金的周转,支持企业进口付汇增长,加大了外汇资金的流出量。
  近年来,随着境内外汇流动性日趋紧张,银行贷款利率逐步上升,加大了企业的融资成本。表外融资业务如海外代付业务的海外贷付利率明显低于境内的融资利率,因而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企业增加融资,促进了企业外汇收支规模的增长。
  一些表外融资业务如融资类保函、内保外贷等融资形式可以解决走出去企业海外融资难问题,满足境外子公司的融资需求。境内担保企业都是资信良好、在银行具有一定授信额度的母公司,而境外贷款企业可能是新成立或小型的子公司,以自身的资信无法得到境外银行的贷款,这类企业的融资需求促进了内保外贷业务的发展。又因境外外汇贷款利率较低,因此颇受一些大型走出去企业的青睐,有利于母子公司外汇收支规模的扩大。

  企业利用表外融资方式获取资金,加大了外汇流入规模,同时表外融资产品也扩大了企业贸易信贷规模,企业资金充裕后,在未来融资产品到期付款时对外付汇量也随之增多,外汇收支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表外融资业务增强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企业通过表外融资业务可减少自身的外汇留存,延期使用人民币购汇以获得预期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收益和避免留存外汇而带来的损失,最终增加了国内的外汇储备,进一步助长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五、银行对表外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措施
  1、制定管理办法,严格实行授信审核。多数银行针对不同的表外融资业务制定了具体的管理办法,客户的表外融资业务需要经过信贷审批过程,并占用客户的授信额度,必要时提供保证金,授信额度或保证金一般能够覆盖银行所承担的付款责任。
  2、统筹管理,将表外业务纳入到本行资产风险管理体系。一些银行对表外融资业务进行资产分类管理,利用经济资本计量方法准确反映风险控制能力和资本抵补能力,以掌握融资风险变动情况。银行通过对资本、风险资产权重、表外信贷业务转换系数来测算和控制风险,加强资金管理,提高银行经营的安全性。
  3、加强事后跟踪和监督,及时发现融资风险。各银行关注融资企业进出口贸易情况、企业经营业绩及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等,监控企业的资金及货物流向,确保贸易融资的第一还款来源,以规避银行风险。一些外资银行总行、国外母行的审计人员还对分行的表外融资业务进行审查,避免融资风险的产生。
  4、加强信息收集和业务培训,提高融资业务水平。各银行通过加强对表外融资业务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对表外业务进行全面风险监测,及时识别并发现风险,有效预警和报告,做好风险成因分析和风险趋势判断等手段,有效控制了融资风险。尽管目前各银行采取了各项风险控制措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个别银行对于在银行贷款审查中,因风险过高不能放贷的企业,选择为其发放表外融资产品来满足企业资金需求;内保外代业务中,同一母公司旗下多个子公司同时办理内保外代业务时,母公司承担风险过大等等。
  六、商业银行发展表外融资业务的政策建议
  1、实行报备制度,监督银行表外融资业务的发展。实行贸易融资产品报备制,设置贸易融资产品数据报表,加强对贸易融资数据的监测,在总体上掌握贸易融资产品类型和产品规模,监督指导银行表外融资业务的发展。
  2、加强检查,避免表外融资业务系统性风险。表外融资业务数据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容易形成监管疏漏,因此,需要加强对表外融资业务现场检查,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各银行表外业务合规经营状况,对银行表外融资业务开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系统性风险。
  3、完善制度,制定表外融资业务指导政策。制定表外融资业务的制度规范,明确银行开办表外融资产品的类型、风险范围、操作准则等,使银行表外融资业务操作有据可依,同时限制一些风险过大的融资品种,使贸易融资在监管部门的管理范围内健康发展。
  4、实行本外币协调管理。在从紧货币政策下,银行控制人民币贷款规模的同时增加了外汇贷款,外汇资金结汇抵消了一部分货币政策效果,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因此,必须实现本外币一体化的管理思路,实行本外币一体化数据监测,将银行表外融资业务发展与人民币信贷政策协调管理。
  (责任编辑:张琼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03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