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纯净水”与“绿色食品”的认证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健 张 勇

  【摘要】绿色食品是安全、优质和有营养的食品,纯净水不具有绿色食品的基本特征。给“纯净水”发放“绿色食品”标志是对消费者的误导,必须加强绿色食品认证及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纯净水 绿色食品 认证管理 绿色壁垒
  
  绿色食品应该是安全、优质和有营养的食品。一瓶供饮用的纯净水瓶上赫然印着一个很时髦的“绿色食品”标志,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怎样的水才是饮用纯净水?纯净水有营养吗?到底什么是绿色食品?纯净水能否作为绿色食品来标志?如何加强绿色食品认证及其规范化管理?
  
  一、什么是绿色食品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定义的绿色食品概念如下:“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之所以称为“绿色”,是因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食品生产的基本条件,由于与生命、资源、环境保护相关的事物国际上通常冠之以“绿色”,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并能给人们带来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将其定名为“绿色食品”。依据《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凡具有绿色食品生产条件的国内企业均应按程序申请绿色食品认证标志。
  
  二、纯净水能否作为绿色食品来标志
  
  饮用纯净水是指以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原料,通过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蒸馏法及其它适当的加工方法制得的且不含任何添加物、可以直接饮用的水。
  绿色食品不仅要求有优良的感官特性和品质质量,还要求有优良的营养价值。纯净水加工时,在去除水中污染物的同时也去除了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
  全国饮用水卫生组组长朱惠刚提出,饮用水并非越纯越好。水中的无机元素以溶解的离子形式存在,易被机体吸收,因此,饮水是人们重要的矿物质摄取途径。纯净水里含很少或不含矿物质,过去主要用于热电厂锅炉、电子工业洗涤、集成电路板等。他提醒消费者,饮用纯净水要慎重为之,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和孕妇,更应该少喝或不喝。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饮用水必须符合六个条件,即:不含有害物质、含有适量的矿物质、硬度适中、含氧丰富、水分子团小、pH值为弱碱性。李复兴提出了健康水的七条标准准则:不含对人体有毒、有害及有异味的物质;水硬度(以CaCO3计)适中(30-200mg/L);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含量适中(其中Ca含量≥8mg/L);pH值呈中性及微碱性;水中溶解氧或二氧化碳含量适中(水中溶解氧≥6mg/L,CO210-30mg/L);水分子团小(半幅宽≤100Hz);水的营养生理功能(如渗透力、溶解力、代谢力、氧化还原性等)强。让我们对比一下,看看纯净水是否具备以上的条件:纯净水基本上不含矿物质,硬度接近于0,含氧量极少(蒸馏水为0),水分子团大(半幅宽>100Hz),pH值6.0左右,为弱酸性,水的营养生理功能差。对于基本上没有营养,不符合健康水的条件和标准准则的纯净水怎么能评为绿色食品呢?我们知道,许多欧洲国家都规定纯净水不能直接作为饮用水。美国、日本等国,从来没有把纯净水纳为饮用水范围。加拿大和俄罗斯的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硬度不得小于50mg/L(以CaCO3计),欧共体和美国饮用水水质要求硬度标准必须保持在60以上。
  纯净水对人类的影响的研究,各国专家已经进行过广泛且长时间的试验:美国著名水专家马丁・福克斯博士强调,喝被污染的水和脱盐水(即纯水)都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伤害。我国海军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从1987年至1994年对小白鼠进行了7年试验,让其长期喝蒸馏水,结果发现小白鼠生长较慢,体重下降,骨质疏松,肌肉萎缩,脑垂体和肾腺系统功能被破坏。大连某海岛驻军,曾饮用自制的蒸馏水(纯净水),时间久了,官兵们患上了各种矿物质缺乏的疾病。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梦雄也有同样的结论,他认为,长期饮用纯净水会减少人体对矿物质和有益元素的摄取。国内外大量动物试验和临床反应都证明,长期饮用纯净水有害健康。为此,上海市教委曾发出通知:原则上自1997学年度开始,各中小学校、幼儿园不应再以纯水作为学生、幼儿的饮用水。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也曾发出通知:纯水广告不宜宣传“可长期饮用”和用纯水冲调奶粉、煮饭等内容。2003年3月,杭州市部分中小学生告别了纯净水,已有10万余中小学生喝上了矿泉水。最近中国消费者协会正式发布警示: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不宜长期饮用纯净水。绿色食品以健康为基本目标,而长期饮用纯净水,不但起不到促进健康的作用,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那怎么能称绿色食品呢?水文地质专家雷宏远认为:纯净水被贴上绿色食品标志,客观上是对广大消费者的一种误导,人们会误认为纯净水是“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适合所有人群长期饮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三、加强绿色食品认证及其规范化管理
  
  人民网报道,某个体户生产销售的牛肉产品中的亚硝酸盐(强致癌物)超过了国家规定含量的40倍,对人体有严重危害,轻则中毒,重则致人死亡,但该个体户竟然在此牛肉产品的定型包装上公然贴上了绿色食品标志。现在,随便走进一家超市商场,标有绿色食品标签或内容的产品比比皆是,甚至一些小商小贩出售的食品外包装箱上也都印着“绿色食品”的字样。然而,权威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市场上真正的绿色食品很少,大多是滥竽充数。面对汹涌而来的“绿潮”,许多人不禁要呼吁,“绿色食品”也该打假了! 中国绿色食品协会提供的数字表明,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有23636个产品获得全国统一标志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总数4615家,产品总数12868个。而这其中的许多产品是专门销往国外的,国内市场基本难觅踪影。
  就如何加强绿色食品认证及规范化管理,笔者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运用法律手段对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和产品实行商标管理
  绿色食品认证管理是依据有关的环境法律和标准,由政府部门及其指定的认证机构,按照严格的程序确认并颁发给厂商附印于食品及包装上的一种标志。这种标志向消费者证明该食品从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的各个环节均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或健康无害或危害极小。我国于1993年推出了环境标志计划,经过几年的发展,不断得以完善。但我国的环境标准普遍偏低,并且存在处罚力度偏轻的问题。应该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建立科学高效的监督监测体系。
  2、 制定严格标准,完善绿色食品生产及产品的认证过程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从而在国际贸易中顺利绕开贸易壁垒的强大障碍,拓展绿色食品的销路。1978年原西德率先实行环境标志制度,推出“蓝色天使”的标签。随后,1989年北欧四国推出了环境标志计划 “北欧天鹅”,1990年欧共体推出了“欧洲之花”,加拿大推出“环境选择”环境标志,美国有民间环境标志体系“绿色徽章计划”,西班牙AENOR私人团体通过了其环境标志计划,韩国1992年发布环标规划、1993年匈牙利环境部采取环标制度,台湾推出绿色标签计划,新西兰、日本等国也推出了相应的绿色环境标志。由于绿色环境标志是各国国内环境政策的产物,在国际贸易中容易形成潜在的贸易歧视和现实的贸易冲突。尤其当环境标志起到诱导消费者的选择并影响出口产品的市场份额时,它就起到了贸易壁垒的作用。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实施了环境标志制度。在环境标志制度下,我国生产者如果获得了国际通行的环境标志就等于获得了国际“绿色通行证”, 可以避免国际纷争,最终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快产品更新换代,使我国食品外贸商品结构由劳动、资源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过渡。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对于绿色食品的需求量猛增,其潜力很大,成功取得相应的环境标志资格对于一个国内企业将无疑拥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3、运用财政金融手段补贴绿色产业,打破贸易壁垒
  政府在帮助企业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同时,还要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企业打破绿色标志制度所形成的壁垒。财政金融部门可以向绿色产业倾斜,给予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对绿色企业提供优惠的贷款,从资金上帮助企业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保证我国的绿色食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
  4、运用公众舆论工具,正确宣传绿色消费
  由于某些商家的有意误导、不法分子的制假造假,造成许多人误解了绿色消费,以为 “绿色消费”就是 “消费绿色”,具体表现在:其一,“吃绿色”就是 “绿色消费”,因而步入“无绿不吃”的死胡同。殊不知其首要内涵便是改变不良的消费习惯,不吃、不用污染的食品和用品,多用、多吃无污染的用品和食品;其二,只知道 “绿色消费”是权利,其实“绿色消费”也是一种义务。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同时也就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我们提倡绿色消费,不仅要知道绿色消费的内容、目的和意义,更要强调绿色消费的权益。比如,有人浪费成癖,从没想过节约水、电资源;有的人把干净留给自己,把污染丢给别人。凡此种种,都只强调绿色消费的权利而忽略了绿色消费的义务。
  从一瓶小小的纯净水,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切实做到严抓绿色食品标准细节的制定,加强监督管理,严打有损绿色食品标志形象的不法行为,我国绿色食品的认证管理才能健康发展并完善。
  
  【参考资料】
  [1] 雷宏远:饮用纯净水被评为“绿色食品”值得商榷[J].饮用水世界,2005(4).
  [2] 雷宏远:下世纪我们喝什么水[N].燕赵晚报,1999-10-13.
  [3] 李复兴:论“纯净”与“健康”的关系[J].中国矿泉水,1999(2).
  [4] 李岚:下个世纪我们喝什么水[J].中国食品报,1999(1).
  [5] 姜建军:关于矿泉水水源地保护[J].中国矿泉水,2005(4).
  [6] 马丁・福克斯(美)著,罗敏、周蓉译:健康的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 石红:为绿色消费正身[J].环境,200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31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