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的文化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索尼公司前常务董事天外伺郎曾撰写了一篇文章《绩效主义毁了索尼》,在网络里大为流行,“索尼”前高管的“毁”字,让人不得不对绩效管理进行重新认识。
向来被奉为管理圣经的“绩效管理”在中国一直毁誉参半,实施效果真正达到预期的企业寥寥无几,这或许可以让人认为是因为国内的管理基础薄弱或者理念落后。日本著名的索尼公司前常务董事天外伺郎曾撰写了一篇文章《绩效主义毁了索尼》,在网络里大为流行,“索尼”前高管的“毁”字,让人不得不对绩效管理进行重新思考。
同为亚洲地区的日本,在价值观和管理理念上相对来说更倾向于西方,其在经济和管理方面的杰出成果丝毫不逊于西方,但即便是管理基础与管理理念都如此先进的日本,绩效管理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看来我们分析或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再简简单单地从绩效管理制度、绩效管理方法、企业管理基础或企业管理理念出发了,因为这些问题对一些管理先进的巨无霸企业来说都是小菜一碟。所以我们必须将眼光放得更远一些来看待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制度确保企业及其子系统(部门、流程、工作团队和员工个人)的绩效成果能够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并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绩效管理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在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所达成共识的过程,以及增强员工成功地达到目标的管理方法以及促进员工取得优异绩效的管理过程。在西方的绩效管理过程中,非常注重上下级就绩效目标的沟通与共同确认,在目标确认后,上级还要进行绩效过程中的指导与反馈,由上下级一起确认绩效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人力资源、技术或业务流程等方面的障碍,然后共同研究提出解决障碍的办法,上级还要随时根据最初设定的绩效标准对下级的工作成果进行反馈。这个在西方是很容易实现的,因为他们将工作与生活及为人是分开的,讨论工作时都是就事论事,基本上不掺杂个人情感在内。上级在面对面直陈下级工作中的不足与失误之处时,出发点是为了促进公司整体利益的增长及员工同事的个人能力的提升,每个人都很认同这一点。也就是说,在西方企业中基本上是以业绩为导向的文化,这种文化的主要特征有:一是优胜劣汰、动态平衡;二是公司个人结合、共同发展;三是职业规划、多途径发展;四是崇尚简单、业绩导向;五是立足长远、渐进突破;六是就事论事、求同存异。
而东方的企业文化则普遍是以稳定为导向的亲情文化,其主要特征是:一是普遍求稳的思想;二是对个人发展预期的失望;三是官本位的思想;四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五是利益群体的矛盾;六是面子为重,轻易不会为了公事而伤和气。
基于以上文化差异,东方企业在导入绩效管理时,不仅仅要解决选择恰当的绩效管理制度,制定符合战略发展的绩效指标,遴选合适的绩效管理人员,培训富有执行力的绩效执行人员,拟定全面而可行的绩效管理表格,确定绩效结果的合理而正确地应用,更要首先解决绩效管理的文化基础问题。
那么如何解决绩效管理的文化基础问题呢?
一是在社会文化(大文化)还是传统中庸之道情况下,企业经营层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企业特有的业绩文化(小文化),并在大小文化之间没置相应的防火墙,防止萌芽状态的小文化迅速被大文化所淹没。
二是高层领导率先垂范,打破以稳定为导向的亲情文化,抛开中国人的面子问题,敢于问责。
三是革新现有企业文化,营造有利于绩效管理的文化氛围,树立以业绩为导向的管理思想。
四是大力倡导绩效管理是为了提升员工能力与职业价值,绩效辅导不是为了给下属小鞋穿,而是帮助员工成长,促进企业进步的企业作风。
五是树立相应的绩效辅导与反馈方面的模范人物,全方位宣传相应的典型事件,给予相应的精神与物质激励。
总之,是通过创建适应并推动绩效管理的企业文化,营造一种企业内共同促进业绩提升的“气”场,形成以业绩为导向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培养共同促进企业、部门及个人业绩提升的管理经营理念,内化于心,让每一位员工都养成有利于绩效辅导与反馈的行为规范。通过以上一些措施或许会减少企业中的一些“绩效之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883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