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视角下对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使得我国企事业单位具有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面临着更为激烈的挑战,国内的行业竞争逐渐上升为国际竞争,为了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必须要做好内控工作,加强对风险的识别能力,做好财务管理。而财务内控工作中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本文主要对内部控制视角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内部控制视角;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我国从2014年开始针对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以期提升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效果。事业单位内部本身就存在很多的风险因素,因此做好内部控制工作也是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关键。虽然事业单位隶属于国家领导范畴,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事业单位也需要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必须要注重对自身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加强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做好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提升事业单位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和职能作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设。
一、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事业单位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比较明显,在内部控制和预算管理方面建设不完善,特别是预算绩效体系的建设时间比较晚,虽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接下来将对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
(一)事业单位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不足
預算绩效管理在事业单位中实施的时间比较晚,而且执行力度不强,使得事业单位领导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不足。以周口市农业科学院为例,其主要从事小麦、玉米等农作物育种及土壤肥料、植物保护、食用菌等新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预算绩效管理本身是一种经济活动风险的控制工作,属于内部控制范畴,但是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却将二者割裂开,使单位职工对预算后的绩效评估无法理解,参与意识不强,绩效评估的落实不力,效率自然无法有效的发挥[1]。此外,根据当前的内部控制规范,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不断的扩展,导致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质量难以提升。同时部分人员没有认识到事业单位中绩效管理的重要作用,受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认为事业单位的性质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并不是经济效益,因此在事业单位内部实施绩效管理是一项没必要的行为。
(二)绩效评价指标制定不科学
从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来看,其中明确的指出单位内部以及业务两个方面对风险防范和管控的方向和措施,尤其是预算绩效管理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以及政府财政部门的研究,针对事业单位建立了财政绩效评价体系,并对绩效评价做出划分,要求绩效管理必须要体现在预算管理体系的整个过程中[2]。但是由于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时间晚,体系建设缺乏完善性,导致内部控制的职能无法有效发挥。而内部控制的缺位必然会使事业单位的管理中存在很多的漏洞。如事业单位在项目的申报或者批复的过程中缺乏合理性,无法对其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而且项目的调整方案以及实施的可行性等都没有在事业单位的重大事项规划中体现,使得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视度不足,影响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导致预算绩效评价的作用无法有效发挥。
(三)内部控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中,需要与时俱进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进而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预算绩效评价的效率,并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但是从我国当前大部分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情况来看,预算绩效管理人工控制情况仍然比较普遍,信息化建设落后,无法满足内部控制的信息化需求,导致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不利于工作的开展[3]。
二、内部控制视角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
我国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还不够成熟,仍然处于摸索阶段,使得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无法有效的发挥,因此还需要针对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促进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
(一)加强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
为了提升事业单位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必须要加大对预算绩效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使事业单位的人员都能够正确认识到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消除对预算绩效管理认识的误区,同时要求单位内部所有的人员都要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和预算绩效管理的学习,并提升对预算管理的重视。比如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在单位内部专门成立预算绩效管理培训小组。单位先派遣培训小组人员外出学习,然后在单位中进行分享和讲解,在不耽误其他工作的情况下,使单位职工都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预算绩效管理知识。同时单位订购了网上课程,为单位职工的对预算绩效的学习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职工们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升单位全体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以及预算管理的综合能力,进而实现对内部控制工作的完善。同时做到统筹兼顾,做好对单位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并结合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预算绩效管理的落实方案。使单位人员认识到内部控制与预算绩效管理本身是一个系统的内容,不能将其割裂,同时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需要将二者进行融合,时期互相配合共同发展。
(二)根据内部控制问题,建设完善绩效指标体系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中,核心的环节为绩效评价,而绩效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中也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事业单位不仅要能够对预算绩效的内外部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确定各个位置的风险点,同时还需要对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完善。首先,在项目决策中,由政府对项目目标进行设置,通过专家的集体讨论以及技术咨询等共同研制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同时对于一些大型的经济活动,也需要通过集体平生和决策确定实施方案。同时在预算管理过程中,事业单位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采购和管理制度,并对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进行定期的分析。最后,完善预算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对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的考核和分析,通过对预算的动态监控及时调整实施方案,保证预算绩效评价的有效落实。
(三)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
事业单位管理中为了有效提升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做好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必须要加强对内部控制和预算绩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对内部控制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对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完善,提升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效率。在内部控制和预算绩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首先需要注重对硬件设施的建设。比如周口市农业科学院,为了保证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完成,专门申请了关于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并由专门的财务人员管理,主要针对预算绩效评价等内部控制工作信息化的硬件设施建设,比如建立专门的内部控制计算机系统,添置运行速度快、配置高的计算机硬件设施等,为内部控制工作和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此外,单位专门招聘信息化系统的维护人员,负责对信息化系统的日常维护,防止由于系统漏洞导致财务信息的泄露。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信息化系统应用培训,提升会计人员的信息化能力,提升内部控制和预算绩效评价的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为了能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必须要加强对单位内部控制的作用,并做好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由于事业单位属于财政全额或者差额拨款,而这些款项将用于单位的发展需要以及各项项目的经营。如果不能做好预算工作,必然会导致单位的各项工作开展受阻,影响社会效益的发挥。通过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提升单位的预算认识,并加强对预算的重视,保证单位资金的合理应用,为单位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劲.内部控制视角下的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方法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 (5):235-236.
[2]夏敏.基于内部控制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J].中国市场,2018 (5):228-229,235.
[3]刘俊.内部控制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J].国际商务财会,2016 (1):41-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040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