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际劳动力流动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劳动力由中西部地区的农业部门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非农部门,满足了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本文通过估计东部地区非农部门的生产函数,得到劳动力投入的产出效率,然后根据区际劳动力流动规模,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区际劳动力流动对东部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区际劳动力流动日益活跃,由中西部地区流入东部的劳动力规模不断扩大。对东部地区非农产业增长的贡献率呈加强趋势。是东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区际劳动力流动 东部地区经济增长 贡献份额
劳动力由传统农业部门向城市非农部门转移是一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消除二元经济、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发展迈向新阶段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历了劳动力大规模的乡城转移和产业转移,其现实表象就是大量的劳动力由中西部农村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流动,深刻地改变着我国经济和社会面貌,极大地促进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增长。本文拟对我国区际劳动力流动的发展状况及其对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系统考察,以期更为全面地认识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
一、我国区际劳动力流动的基本状况、
(一)我国区际劳动力流动的规模与流向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区域间劳动力流动逐步趋强并渐显高度活跃态势。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凸显,同时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劳动力需求,也为他们提供了巨大的就业空间,因而开始出现农村劳动力自发向农村非农部门、向城市流动。与此同时,城市劳动用工制度也逐步向市场化方向发展,国家开始放松对人口迁移上的严格控制,我国大规模的劳动力乡城流动和产业转移局面逐步形成。全国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人口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总体上呈快速上升态势。1985-1990年全国流动人口约3053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632万人:1995-2000年总流动人口达到14439万人,跨省流动人口4242万人;而2000--2005年,流动人口的总体规模保持了相对平稳的态势,约为14735万人,但跨省流动人口增长迅速,达到4779万人。根据第四次、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跨省迁移劳动年龄人口数据,大致推算得到的1990年劳动力跨省流动的规模是1047万人,2000年是3972万人,2005年是4270万人;如果按流动人口中的就业人口来推算跨省流动的劳动力数量,1990年规模大约是813万人,2000年3230万人,2005年3572万人。由此可见,我国区际流动人口绝大多数是在省际间流动的劳动力。
我国区际劳动力流动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大量的劳动力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流动,地区内部流动性不强,劳动力跨地区转移是我国跨省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形式。根据第四次、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1985-1990年我国的跨省迁移人口中跨越东、中、西三大地区的迁移人口占省际迁移人口的63.36%,1995-2000年为76.47%,2000-2005年达到79.62,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东部地区一直是我国跨省流动人口迁入的首选之地;1985-1990年东部地区迁入人口占全国跨省流动人口的54.6%,此后一直呈快速上升态势,2005年全国有84.6%的跨省流动人口流入东部地区(表1)。具体来看,流入东部地区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两个三角洲地区,即包含广东全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包含江、浙两省及上海市的泛长江三角洲地区,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推算显示,这两个三角洲吸纳的跨地区流动人口占整个东部地区吸纳的跨地区迁入人口的比重高达78.1%。
从流出地构成来看,中西部地区是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出地。从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数据可得到,1985-1990年跨省流动人口的规模还较小,东、中、西三地区流出省外的人口规模差不多,分别占33.7%、31.7%、34.6%,但中西部是人口净流出地区,而东部是人口净流入地区。1995年以后,人口流出三分天下的局面完全改变,东部流出省外的人口比重大大减少;中部地区比重急剧上升,几近一半;西部地区流出人口的绝对量上升,但比重保持稳定。表1显示,中西部地区的跨省流动人口绝大部分流向了东部地区,从1985年至2005年,中部地区跨省流动人口中流入东部地区的比重由59%上升到近90%,而西部地区也由49%上升到80%。具体来看,中部地区的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的广西、重庆和四川是劳务输出大省,这8个省流出的跨省就业人口占全国的65%。按流动人口中的劳动年龄人口计算,表1所示三个时期内由中西部地区流入东部的劳动力分别为374万人、2507万人、3059万人。可见,我国的区际劳动力流动呈现出以中西部地区流出为主,集中在东部地区就业的格局。
(二)区际流动劳动力的产业分布
我国劳动力的区域流向表现为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流动,这一异地转移过程的显著特征是劳动力区域转移与乡城迁移、产业转移的一致性,流动的劳动力同时实现了由乡村向城市、由农业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流动中,农村迁出人口一般都占迁出总人口的60%左右及以上,显示了农村迁出人口是我国流动人口的主体;而绝大部分迁出人口是迁入城镇的,并且呈现加强趋势,90年代后期以来,迁入城镇的人口占总流动人口的80%以上,甚至接近90%,从农村流出的人口大部分是流向了城镇。
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就业。2000年人口普查长表数据显示,1995-2000年间,全国跨地区流动的就业人口中有69.6%集中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比重高达60.3%,其次是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服务业。但三大地区之间的流动劳动力的产业分布差异较大,东部地区迁入人口产业构成是第二产业为主(74.9%)、第三产业为辅(19.5%);而中、西部迁入人口的产业构成比较均衡,虽然主要从事第三产业,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也较高。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没有迁移人口在业情况的调查,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一些有关农民工就业的行业分布调查来分析迁移人口的在业状况。农业部刘维佳2005年的调查表明,在全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农民工已占57.6%,其中加工制造业占68%,建筑业占80%;在全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2%;城市建筑、环保、家政、餐饮服务人员90%都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正在从农民中分离出来,顽强地融入产业工人阶层,并成为产业工人的主
体部分。
二、区际劳动力流动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大量的劳动力由中西部地区流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优化了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全国总体经济增长,尤其是促进了劳动力流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西部劳动力的流入增加了东部地区的劳动力供给,满足了其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外来农村劳动力主要是从事“苦、脏、累、险”的工作,有效地缓解了东部地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由农业部门进入非农业部门,也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本文试通过估计东部地区非农部门总量生产函数,得到劳动力投入的产出效率,然后根据人口普查或抽查资料估算出来的区际劳动力流动规模,进一步分析我国区域间劳动力流动对东部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一)计量模型
要深入分析要素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要估算出要素流动的规模,然后是估算要素投入的产出效率。总量生产函数是分析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与贡献的有效工具,研究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首先是要设计总量生产函数。由于从中西部流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绝大部分进入非农业部门就业,因此,我们在设计的生产函数应当是非农业部门的生产函数,以此来估算这些外来劳动力在东部地区的非农业部门的产出效率,进而分析区际劳动力流动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影响作用的强弱大小。
生产函数从形式上可以分析四种:C-D生产函数模型(Cobb & Douglas,1928)、可变替代弹性VES生产函数模型(Sato,1967)、不变替代弹性CES生产函数模型(Solow,1960;Arrow,1961)和超越对数Translog生产函数模型(Christensan & Jorgenson,1973)。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Romer(1996)和Lucas(1998)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对总量生产函数所包含的投入要素更加细化。在这些生产函数模型中,C-D生产函数应用最为广泛,经过修正和完善后,C-D生产函数能够较好地解释经济增长的原因,所以一直以来是经济增长分析的主流工具。本文建立了东部地区非农业部门两要素投入的C-D生产函数,其形式如下:
lnYit=lnA+αlnKit+βlnLit+ζt (1)
由于可获得的东部地区非农业部门资本存量的时序数据较短,采用时间系列回归可能产生较大误差,因此式(1)定义为一个仅有个体影响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i表示截面个体(省、市),t表示时间区间。模型中Yit为东部地区的i省在t年的非农业部门的产出;Ait代表全要素生产率;Kit、Lit分别代表i省t年在非农业部门的资本和劳动力投入;α、β为待估计系数,ξt为误差项。考虑到我国东部地区的非农业部门可能存在产业集聚效应,假定模型是α+β阶齐次函数。
(二)数据说明
对以上计量模型的产出、资本和劳动三个变量,分别采用非农产业增加值,非农产业固定资本存量和从业人员指标来衡量,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应指标的合计。非农产业增加值和从业人员数据在东部各省的统计年鉴及《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都可能获得,其中,非农产业的增加值统一折算为1990年不变价。由于目前的统计资料均没有提供我国各省份的资本存量数据,本章的非农业部门资本存量采用永续盘存法进行估计,把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视作年度新增投资,再扣除上一年度的固定资产折旧(折旧率取9.6%),得到当年的固定资本净增存量,依据永续盘存法从基年逐渐累加而得到各年资本存量。但是,一般的统计年鉴只有总体经济的年度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而没有分产业的年度资本形成总额,因而无法进行非农业部门资本存量估计。为此,笔者找到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96-2002》这两本统计资料,这两本统计资料对国民收入中的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进出口分产业进行了调整和补充,为更精确地估算各省非农产业部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固定资本存量提供了必需的数据基础。但在这两本统计资料中有些省份的历史数据仍不完整,笔者采用顾乃华、李江帆(2006)提出的方法对广东省缺失的第三产业资本形成数据进行了处理。即根据“第一次第三产业普查数据”中的广东省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原值数据换算,换算比例为0.63;并且以顾乃华(2006)估算的东部各省1990年工业和服务业固定资本存量之和作为非农产业部门固定资本存量的基年数据。最后将东部各省非农业部门固定资本存量数据按照1990年不变价统一折算处理。根据数据可获得性,各变量数据选取的区间为1990-2002年。
(三)回归结果讨论
由于面板数据模型能够同时反映研究对象在时间和截面单元两个方向上的变化规律及不同时间、不同截面的特性,综合利用了样本信息,使研究更加深入,同时可以减少多重共线性带来的影响。因此,我们利用东部各省1990-2002年面板数据按式(1)估计了东部非农产业生产函数的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具体结果见表2。
从模型的检验值来看,各变量的t值均达到1%的显著性水平;进行Hausman检验,发现Hausman统计量H=1.98,小:X20.05(2)=5.99,说明应接受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的系数不存在系统性差异的原假设,优先选择随机效应模型。从K和L估计系数的回归结果来看,东部地区非农业部门资本和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89、0.31,反映了东部非农业部门的资本投入比劳动投入对产出的增长作用更大,同时劳动投入对非农业部门产出增长的作用也比较显著;两要素的产出弹性之和略大于1,表明东部非农业部门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集聚优势,呈现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
(四)流入劳动力对东部非农产值增长的贡献份额
C-D生产函数的一个重要优点是可以利用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方便地估算出各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劳动力对东部非农产值增长贡献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劳动贡献率=β(L/Y)
Y代表非农产值的增长率,L代表劳动力增长率。根据统计年鉴数据,采用水平法计算出东部非农业部门产值1990-200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4.48%,得到Y。根据前文有关区际劳动力流动规模和流向分
布的数据,可以推算出中西部流入东部的劳动力数量;按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关于流动人口的在业状况资料推算得到中西部流入东部的劳动力大约94.32%在非农业部门就业,但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没有流动人口的在业状况统计,故统一按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比例估算不同时期中西部地区流入东部非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数量,具体估算结果见表3。由于人口普查或抽查是5年内从中西部到东部的劳动力数据(有些劳动力可能每年都流动,但不重复计算),5年新增的外来劳动力使东部非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数量大大增加,可以将之分解为相应5年内的劳动力年均增长率,得到L。最后,由外来劳动力带来的东部非农业部门劳动力年均增长率、劳动的产出弹性和非农产值增长率,得到由中西部地区流入的劳动力对东部非农产值的贡献率。表3给出的中西部地区流入劳动力对东部非农业部门产值增长的贡献率显示,在第四次人口普查期内(1985-1990),中西部地区流入东部非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数量还较小(此期的劳动力流动以“离土不离乡”的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居多),对非农业部门产值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仅为1.48%;而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期内(1995-2000),已经形成了大规模的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中西部地区流入东部非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对东部非农产值增长的贡献率每年达到9.06%;进入21世纪以后,区际劳动力流动继续保持活跃态势,中西部地区流入东部非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对东部非农产值增长的贡献率每年达到8.24%。
三、结论与启示
我国区际劳动力流动集中表现为大量中西部农村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非农产业转移,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必然结果,也是支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机制。我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区际劳动力流动日益活跃,由中西部地区流入东部的劳动力规模不断扩大,区际劳动力流动对东部地区非农产业增长的贡献率呈加强趋势。在我国经济转型的特定背景下,通过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实现了劳动力产业配置结构和空间配置结构的转换,提高了劳动力资源的使用效率,满足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进而有力地促进了东部非农产业的发展,加快了东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由此可见,我国的区际劳动力流动集劳动力地域转移、乡城迁移和产业转移于一体,既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流动的普遍规律,也是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条件下的必然结果。它适应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反过来,也是推动和加快沿海发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责任编辑 王登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16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