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邵杰

  摘要: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其利用效率,对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推动和促进整个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其意义深远而重大。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学习,对当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改进对策,以期给广大的资产管理人员提供可以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建议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概述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重要的经济资源,是完成各项科研工作、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的物资条件。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主要特征:(1)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数额标准。一般固定资产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或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均应作固定资产管理。(2)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财产特点。可长期使用并保持原有实物形态,属于非流动资产;成本一次列入当期支出不再分期计提折旧。(3)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来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主要来源:出于自身业务和日常的需要,事业单位动用自身的大额资金购进或自己制造;当事业单位资金不是很充裕时,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获取的固定资产;接受社会团体、个人等的捐赠等。
  
  二、当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 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对于资产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事业单位本身体制所致,许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从单位高层管理人员到职工思想意识都普遍存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不够,责任心不强的问题,普遍认为固定资产管理与己无关,忽视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没有完善的固定资产财务制度,更没有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一般只有财务部门人员兼职或者临时人员对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处置等进行简单的登记。不能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盘查,人员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确,没有有力的奖罚制度等。总之,大多数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上都不健全,或流于形式,通常都是账实不符、家底不清,难以保证资产的完整和安全。
  
  2 固定资产定期清查盘点工作流于形式。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性资金得以迅速增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加之许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难以进行控制,从而导致不少主管部门对下属单位的固定资产状况不清、家底不明。尽管也有清查盘点的会计程序,但却从未形成定期清查盘点的制度约束。现实中,许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经不起清查盘点,一经盘点账实不符的问题就浮出水面,且账实不符的原因还无据可查,会计核算中的漏错现象难以及时更正,造成账面价值与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相差甚远。
  
  3 资产管理工作弱化。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都是由单位的财会部门和相关的物流供应部门共同管理,前者对购置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进行账簿方面的登记管理,后者一般对固定资产的实体部门进行盘查管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制度性的保障,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落实,账簿登记和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情况司空见惯,很多设备购置后未能及时登记造册,致使固定资产游离于管理人员的责任之外。不仅如此,许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设备)购置后不用、少用、挪作它用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反映了财务部门监督不到位、管理不作为的责任疏失。尤其是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后,一些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更是只重视货币资金的管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仅限于形式,例如单位部门之间的资产划转一般都没有严格按照财政部门的资产调拨程序执行。
  
  4 缺少资产使用效益评估体系,资产流失问题普遍存在。因为事业单位主要经费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而且其各项活动具有非营利性、强调社会收益,不需要核算成本,因此也无需计提折旧与减值准备,只是按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不能真实、及时地反映出固定资产在各个时点的实际价值和期末净值,且该修购基金与固定资产损耗不存在直接比例关系,不能真正地起到价值补偿作用,同时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不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造成资产隐性流失、会计信息失真。
  
  三、强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举措
  
  1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全面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事业单位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行动上积极建立和健全固定资产购建、保管、使用、维护与盘存等制度,积极组织加强实施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单位工作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为加强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度。解决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2 提升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以及资产核算水平。遵循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有关国家规定,做好固定资产会计基础工作,全面反映固定资产存量状况,严格管理制度,健全手续,明确责任,建立固定资产统计报告制度。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坚持持证上岗原则;严格执行有关财经法规政策,规范和完善固定资产账务处理程序,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3 重视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强化资产的内控机制。事业单位至少每年应定期对所属固定资产进行比较彻底的清查盘点一次,由专职人员与财务人员把总账、明细账、卡片核对后,再分别到各业务部门逐一核对、清点,对盘盈的固定资产要积极寻找原因,如查找不出原因也要及时补登上账,对盘亏的固定资产更要及时查找原因,追查责任人,如是主观原因造成的,要责成责任人进行赔偿。财务部门负责按固定资产的价值核算审核固定资产预算、编制固定资产决算并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监督检查。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之间应加强信息沟通,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完整的记录制度;二是健全固定资产的处置制度;三是建立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四是健全固定资产维护制度。
  
  4 强化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登记制度。无论使用何种资金购置的或者是无偿捐赠的固定资产以及基建形成的资产,都要明确资产的状况、存放地点、分类造册、记入卡片,做到账卡相符、账实相符。其次,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各项管理制度。对单位的固定资产要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盘点,并查清各种固定资产存放地点、使用人员等情况。对专用设备要按制度操作,专人使用维护,提高其完好率。同时,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损坏、损失赔偿管理制度。最后,要严格报批制度。对国有资产产权的变动转移、报废、调拨等涉及固定资产的处置事宜,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经批准后,办理变动转移手续。
  
  5 完善资产评估体系。固定资产损耗包括有形和无形损耗,减少有形损耗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开展财产清查,在全面摸清事业单位资产使用状况的基础上,严肃职工纪律,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来实现。对违反固定资产管理规定,造成固定资产损失浪费的,追究责任、严惩不贷。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则需关注市场发展变化,及时学习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陈旧落后的设备,聘请技术人才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高新技术设施的使用效率。而固定支出的隐性损耗则需通过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控制度,科学进行成本、计提折旧的核算等财务操作,全面而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存量状况和使用状态。
  
  四、小结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履行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有利于完善资产管理体制,提高政府为民理财能力;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服务型、节约型政府建设。为此,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何保东: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J].经营管理者,2009,(05).
  [2]张友喜: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辽宁经济,2009,(06).
  [3]王炜: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09,(04).
  [4]陈丽梅: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海峡科学,201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50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