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奥运北京旅游产业发展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魏小安
奥运刚刚结束,意味着北京城市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北京旅游业发展也处于一个新的开端。以往的国际经验表明,在举办奥运会之前,举办城市的旅游业处于上升时期,奥运举办期间达到顶峰。但是,从北京的实际情况看,奥运举办之前,北京旅游业出现了下滑,在奥运结束之后,旅游业的发展呈现一种上升的态势,北京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自己特点。
奥运旅游看什么
北京奥运会留下系列遗产,包括物质遗产、环境遗产、精神遗产、组织遗产、制度遗产、品牌遗产等。这一系列遗产里比较受重视的就是场馆,即留下的物质遗产,这只是一个方面,实际上更重要的是精神、组织、制度和品牌的影响。
奥运之后,北京的旅游产品形成了两个系列。一个是老北京系列,就是以老五景,即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十三陵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系列,一个是新北京系列,即以鸟巢、水立方、新央视、国家大剧院为代表的新型文化系列。对于很多人来说,新北京系列的吸引力比老北京系列的吸引力更大,凡是到过北京的人,老北京系列都看过了,追求的一定是新北京系列。所以这两个系列针对不同的市场,需要不同的方式,用老产品开发新市场,用新产品巩固老市场。比如港、澳、台,日本、韩国、东南亚市场都是北京的老市场,就要用新产品去巩固,进一步推进老市场的深入。
奥运场馆的旅游利用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是部分场馆的主体功能强化,第二是部分场馆相应的功能转化,第三是总体利用的深化,第四是全面功能的泛化,整个奥林匹克公园就是一个泛化的概念,将来奥林匹克主题公园体现的不是体育,而是文化,具体场馆在体育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但是更主要是文化的概念。
北京奥运值得关注的是奥运人家。奥运人家不只是旅游的意义,包括重大的社会意义,这是一个接待的创新,更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使北京的国际化程度提高了,使人更加觉得北京人性化了,这是北京形象的一个根本性改变。
总之,这一系列的遗产对北京旅游发展来说,都意味着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之上,强化新北京的形象。
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反差大
2008年是中国旅游业发展三十年以来形势非常严峻的一年。但是总体来说,预计在第四季度北京旅游业的发展可能火爆甚至形成井喷局面,奥运后旅游形势不必担心。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这两个市场反映出来的差别比较大。国内旅游形成“北京人游新北京”、“外地人游大北京”的局面。入境旅游市场中,由于奥运的长远效应,“外国人游世界的北京”在奥运后形成旅游市场的利好形势,但是一些影响奥运旅游的因素依然存在。2009年北京的入境旅游肯定会增长,但2010年问题会比较突出,其中之一是全球经济影响的滞后性会全面体现,总量增长不足。二是上海世博会会产生客源的分流。
建言后奥运北京旅游市场
1、大城市――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
奥运之后将北京建设成世界级的旅游城市条件包括四个要点:第一是商务旅游,现在基础已经完全具备,主要是组织和运行的问题。第二是会展旅游,到现在为止,仍然不足,北京还没有一个好的展览设施。第三是文化旅游,北京文化资源无数,文化形态突出,涌现出一些亮点。第四是娱乐,娱乐是北京旅游,乃至北京城市的一个薄弱环节,而且没有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之中。这四个方面如果能抓到位,通过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推动整个北京市进入世界级城市行列。
2、大手笔――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首先以奥林匹克公园为主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把奥运的开闭幕式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听起来有点早,实际上不早,比如说以色列特拉维夫的白城,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建筑群,一个街区,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七十年代的建筑,现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巴西的新首都,整个城市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同时把国家大歌剧院、央视新台址等一系列的东西都纳入进来,形成2008北京世界文化遗产这样的一个组合。申报过程实际上就体现了北京的文化自信,体现了一个长远考虑,在舆论上可以突出造势,构造一个新遗产旅游的格局,这个格局也是创新。
3、大项目――文化与娱乐
北京旅游的大项目不是观光旅游,严格地说也不是商务会展,未来北京的大项目还是文化项目和娱乐项目,还要从这两个方面突破,通过这个来改变北京的城市形象,来补足现在的短缺。比如奥林匹克公园是一个大的旅游项目,但这个大的旅游项目既有文化又有娱乐,而不只是说当作体育场馆利用,或者一个观光景区。还可以在这些方面再研究点大项目,厚重的北京要体现轻松的一面,历史的北京要突出时尚的元素,要使客人游在北京,住在北京,吃在北京,玩在北京,养在北京,乐在北京,发财到北京,发展到北京。为此,我们应适应玩的心态,研究玩的学问,建设玩的项目,开拓玩的市场,培育玩的氛围,追求玩的艺术,丰富玩的功能,创新玩的产品,创造玩的文化,谋求玩的财富。
4、大区域――京津冀一体化
天津和秦皇岛都是北京奥运会的协办城市。新建的高速铁路和公路,使北京和天津的同城效应已经开始发挥。一般来说,世界上各个国家首都地区的发展都是一个国家的资源和人口的聚集,甚至是主体的聚集,比如日本的京坂神地区,法国的大巴黎地区,大巴黎地区聚集了全国40%的GDP,同样也聚集了40%的人口。现在北京还没有形成这个格局,如果说要培育世界级旅游城市,势必将来就是一个大区域发展的格局,这样的发展格局对北京城市的扩张更有利,而且也是北京旅游内容丰富和形象的调整。
5、大产品――城市总体
北京作为一个世界性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大产品。通过奥运北京形象完成了一个创新,在这个基础上就需要进一步把细节补足,提高差异度,创造文化度,增加舒适度,完善方便度,最终谋求幸福感。
北京奥运会改变了西方国家对北京的认识。原来西方的主流媒体对中国基本上是以负面报道为主,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的一些人,偏见很多。奥运的报道,应该说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两万个记者在北京呆一个月,把北京的大街小巷和犄角旮旯全都给扫了一遍,这对北京是个考验,所以现在城市形象已经有了一个大的调整。我们要以此为基础,研究一些新的概念,不能长期打奥运这张牌。2007年1月,一位旅游专家付磊曾经提出北京的旅游形象口号是:现在是北京时间(Now is Beijing time)。这个口号突出了奥运,但也可以长期使用。政府进行形象宣传,企业跟进产品促销,需要设立一系列新的产品概念,然后构造成一个北京大产品,复合型产品。
6、大环境――以人为本
从北京自身来说,现在总体面貌变化很大,下一步主要是体现细节,尤其是细节上的人本关怀,是一个核心问题。残奥会对北京最大的好处之一是帮助北京抠细节,但是结束之后这些还能保持下来吗,大家普遍担心。北京现在是一个进行中的城市,还没有完成,更谈不上完善,至少通过旅游的推动,下一步北京应该从一个进行中的城市变成一个完成中的城市,再进一步地完善,这些都在细节体现出来。如果北京能够在这些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北京作为世界级的旅游城市将高质量地走在世界前列。
(作者: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06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