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高三语文课外专题阅读的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存香

   摘 要: 课外阅读是语文素养形成的必由之路,也是应对高考的致胜法宝,科学编排阅读内容,实施课外专题阅读训练,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 课外阅读; 教学; 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4-0199-01
  
   可放眼我们的语文园地,喜欢阅读的学生和喜欢阅读教学的教师有多少呢?特别是进入高三后,一些师生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认为阅读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高三学不学一个样;多学一篇少学一篇一个样;多学一月少学一月一个样,大肆删减教材课文,淡化阅读教学,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知识性强,见效快的专题训连上。这种做法,也许可以让学生高考多考几分,但却损害了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广泛而深入的阅读是语文素养形成的必由之路。课外阅读作为阅读的一种,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而在忙碌的高三阶段,要不要课外阅读?怎样进行课外阅读?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高三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当高考的战鼓停息,硝烟散去,分数尘埃落定,总有不少语文教师感慨自己是杨白劳。而根据几年来对高考答题情况的分析,考生得分率较低的是古诗鉴赏和现代文阅读,作文也是非常薄弱的环节。究其原因,纵然有很多因素,但其中重要的一点是高三师生忽略了课外阅读。
   近年来高考作文与阅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如果埋头于题海,做见识浅薄的井底之蛙,很难在高考作文中脱颖而出。以2011年高考作文题目为例,福建卷、江西卷、辽宁卷等都是材料作文,尤其是江西卷,是文言文材料,试想,如果考生平时没有练就阅读的本领,就很难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材料本质,写出立意新、质量高的文章来;北京卷“如何看待乒乓球赛中国夺冠”,直接拿世乒赛说事,紧扣当年时事,时代脉搏;新课标卷更是要求考生围绕我国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等,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中国崛起的文章,如果考生平时能够通过课内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获取大量经济社会发展信息、数据,就能紧扣其中一点,写出有理有据、充实饱满的“中国崛起”。这些高考作文题直接触及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课外阅读,涉及了哲学文学历史科学军事等。只有充分的课外阅读积累,才能对其中的人、物、事了然于胸,才能下笔如神。
  
   二、高三课外专题阅读的探索实践
  
   1.明确课外阅读存在的误区。目前高三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如下误区:一是盲目性阅读,阅读漫无目的,读谁的书,读什么书无所谓,如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二是休闲性阅读,消遣性的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是学生课外阅读的首选,娱乐类杂志、漫画也是学生所热衷的;三是功利性阅读,高考辅导类书籍也比较受学生欢迎,如作文大全、作文妙法等。因此,要在保证高三复习的常态训练下,用专题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走出当前课外阅读的误区。
  
   2.科学编排课外专题阅读的内容。由古到今,由中到外,从天文到地理,从传统的纸质媒介到现代的网络平台,课外阅读有着非常广阔的空间。但由于高三时间短,课外阅读时间少,专题阅读很难面面俱到。经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参照学生的推荐书目,我以作家、体裁、题材等为交叉组织依据,设置了四个专题。一是中国古代专题:诗经、论语、道德经、苏轼诗词等;二是中国近现代专题:中国近代史、现代作家等;三是外国专题:名人名作等;四是中国当代专题:当代大家名作、环境、社会等。
  
   3.丰富课外专题阅读的形式。为了课外专题阅读能够落到实处,我采取了多种形式进行指导:建立图书角,集资购买专题中的小说、史书、思想论著,供学生课外在教室阅读;印发专题中的诗歌、散文供学生课外自由品读;安排学生阅读课到阅览室、电脑室查阅环境和社会等专题内容,查阅有关专题的评论;学生自行组织交流会,交流摘抄笔记、阅读心得,探讨社会人生,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自己喜欢的专题写作文,让阅读收获转为创作灵感。
  
   4.灵活课外专题阅读的过程。原计划4个专题用时8个月,所有专题在4月底结束,高三上学期完成第一和第三专题的阅读研究,下学期完成第二和第四专题的阅读研究。各个专题根据高三复习计划,进行灵活安排和适当调整。在研究的初始阶段,因为选读诗经的篇目不多,理解难度不大,学生用一个星期就很顺利地完成了阅读任务,而且对诗经产生了兴趣;节选的论语和道德经相对来说比较深奥,古文功底差的同学很难自读自悟,我便缩短了此内容的阅读时间,打算以后改在高二的时候指导阅读;而当代环境和当代社会专题本来安排两个星期,在4月底完成,没想到这些时事热点引起了学生长时间的兴趣,直到高考,学生才结束该专题的阅读。
  
   三、高三课外专题阅读的成效
  
   1.提高了阅读兴趣,丰富了人文底蕴。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本来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渴望了解社会,探讨人生。繁重的课业负担使他们逐渐丧失了探索的欲望,淡忘了阅读的快乐。当课外阅读为他们打开了文化之窗、思想之门,他们被这奇妙的世界紧紧吸引,流连忘返。引导学生阅读那些充满人性、关注人类命运和地球家园的作品,为他们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底蕴。之前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高考题,重返经典,与大师对话,让不少学生感动不已,很多学生在一年的时间里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那些哲思妙语让他们变得成熟深沉。
  
   2.扩大了知识面,提升了阅读品位。著名作家贾平凹曾建议:文学书要读,政治书要读,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医药、建筑、美术、乐理也要读。告别言情的缠绵,远离武侠的厮杀,他们钻进泰戈尔的飞鸟集,聆听思想的籁音,走进路遥平凡的世界,感悟奋斗的人生,争相传阅读者和青年文摘。老师指导下的课外专题阅读选材广泛,内容健康,学生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也提升了阅读品位。
  
   3.提高了阅读能力和作文水平。在往届的复习教学中我注意到一个现象,一些原本高二时做阅读题很有感觉的学生到了高三越来越郁闷,因为他们越来越找不到感觉了。一篇篇精美的散文被肢解成了多个问题的答案,他们要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寻找那些能得分的词眼和句子,日久天长,自然成了麻木的阅读者。远离功利目的的课外阅读,给题海中挣扎的学子带来了清风拂面之感。回归纯粹的阅读之后,他们反而更容易理解文章主题,判断文章写作技巧,这印证了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老话。课外阅读也为作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那些感人的故事、深邃的思想、优美的文字一旦潜入脑海,堆积酝酿,最终便会迸发出思想的火花,诉诸笔端,即成美文。
   总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关注自然和人生,涉猎艺术、科学等广泛领域,培养学生对美的敏感力、感受力和鉴赏力,通过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最终将外在的美内化为自身的美好情感,高尚的情趣和良好的道德。可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不只关系到学生能否考上大学,能否考上好大学,还关系到学生能否养成“和谐”人格。
  
   参考文献:
   [1] 顾兰荣.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
   [2] 尹晓春.怎样激活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钟其燕.如何调动学生备考的积极性――高三教学总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54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