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改革的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进 田华

   摘 要: 高职学院的“两课”教学经过近十年的摸索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教学效果还不是很理想 ,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加强和改进。本文试从制度保障、课程设置、教学要求、绩效考核、师资建设、校本研究等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改革的六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 “两课”; 教学; 改革; 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8-0091-02
  
   “两课”即我国现阶段在普通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它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不动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针对新的实际、新的发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为中心内容,比较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因此,“两课”在高等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新时期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改革不断进行且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相比,步子太慢,力度太小,效果不明显,推进“两课”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即中发[2004]16号文件)的文件精神和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改革面临的实际问题,现结合实际就“两课”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制度保障方面
   “ 两课”教学是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和培养合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政治保证,也是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各高校“两课”教学却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有些院系课时开设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要解决这些问题,真正认识到“两课”的重要性,首先就是组织和制度保证,领导重视了,制度健全了,问责明确了,经费到位了,自然“两课”也就受重视了,其教学效果也就有可能真正落到实处了。
   建议各高职学院制定制度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改善“两课”的教学条件,完善“两课”教学必需的设备和图书资料,建立“两课”资料室;改善两课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政治和生活待遇,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使命感,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联系实际,根据形势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师备课的工作量相对较大。对“两课”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的折算,建议学院采用其他院校的一般做法,即对每课时的教学工作量按1.2折算系数,注意发挥“两课”骨干教师的作用;建议学院划拨专项经费,选派“两课”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在职参加国家组织的各级各类进修和培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教师培训力度,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加强“两课”教师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使其补充和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投入经费着眼于加强“两课”师德师风师责教育,更新拓宽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实施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四位一体,全面渗透,全员育人”的新模式,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体、学校德育为主导,建立学生、学校、社会、家庭四位一体的“两课“教育网络平台。切实落实全面管理、全程管理的思想,提高”两课“教育的整体效果。“两课”教学在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部对“两课”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强调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使之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在理论教学上本着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努力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高职“两课”的教学中,着力体现职业特色,注意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意以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为指导,推动“两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学生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基础上又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安心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
   二、课程设置方面
   普通高校的“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教育等课程。从有些学校的“两课”设置现状来看,应该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和大学生就业时暴露出的问题,在原有“两课”设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和法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础上,增设形势与政策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在课时安排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可以作为第一学年课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作为第二学年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并适当增加学时,着力培养德才兼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灰领”人才。
   随着形势的发展,现行的“两课”课程的教学内容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具体表现在:(1)各门课程之间有许多重复:一方面表现为“两课”教学内容与中小学同类课程存在内容重复的现象,另一方面表现为“两课”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的现象。学生学起来没有新鲜感,教师教起来感觉似“炒冷饭”。(2)教材内容的脱离实际,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教材内容既要有理论性、系统性,更要有针对性、时效性;既要涵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更要反映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目前使用的教材,忽视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现象的分析和研究,存在较严重的理论脱离实际、知识点陈旧等问题,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两课”课程能否紧密地联系我国改革发展的实际,是“两课”教学是否具有生命力的关键。因此,实施“两课”教学课程的创新是“两课”改革的核心。在目前形势下,要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思想,加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三、教学要求方面
   在课程设置已经确立和课程内容已处于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高校的两课教改应将注意力主要用在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改进上。探索在新形势下有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径和新思路。“两课”教学改革包括教学组织、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多方面的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的改革要必免两个误区:一是认为“两课”的课程设置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共同讨论决定的,“两课”的教学基本要求也是教育部社政司统一制定的,“两课”教师必须严革执行,不能任意更改。另一方面,也不能认为既然“两课”教学要改革,教学改革内容是必须的,于是,不管教育部的基本要求,仅选择自己喜欢的,好讲一点的内容讲授,甚至以改革为由讨论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改革教学内容,要紧扣时代主旋律,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解决学生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才能真正将理论内化为学生的行动指南,最终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进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因此,教学内容的改革应该在根据中央和国家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选择与专业和实际需要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的基本理论教学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凝练教学内容,探究融思想政治教育与核心能力培养于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增强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将课堂教学设计成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启发式教学,这并不与建构主义理论中学习的策略矛盾,相反更能体现“两课”课程的特殊性。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让学生与老师共同参加课程的教与学,改变教师绝对主体角色为学生主体地位,促使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主体的自我形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这里,很重要的突破点就是要一改那种居高临下的单向灌输模式,真正采用系统讲授、分组讨论、参观考察和社会调研等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增强两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从习惯行为角色、确认行为角色转换到主体行为角色。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者,是双向互动的关系,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体作用,又能体现教师导的作用,使学生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也就形成了教学上师生之间的真正互动。
   所以,从培养主体职业能力的教学要求出发,结合当代大学生注重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愿意参与职业能力锻炼的学习动机特征,适时引导他们利用节假日、双休日,结合所学进行一些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的实际调查研究;在校期间教师可选择带队参观具标志性意义的历史纪念场所和当今发展成就项目;对那些易有歧义的问题,可引导学生选择演讲、集体讨论、辩论的模式来表达个人看法等。
   (三)教学组织的改革
   在两课教学活动中,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大课与小课、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形式。除主干课程按教学计划正常授课外,形势与政策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两门课程应采用专题讲座集中(按院系或者班级)授课的方式,以便于学生和教师互动,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有些内容甚至可以组织指导学生以课外社会实践的方式完成。
   另外,还应该健全教学环节。注意抓好读(教材)、听(专题报告)、讲(系统讲授)、谈(讨论交流)、看(录像和影视资料)、查(相关图书资料)、写(调查报告、读书心得、学术论文)等教学环节,让教学效果落到实处。
   (四)教学手段的改革
   积极采用案例教学和专题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增强学习的直观效果;鼓励学生课堂探讨与教学和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绩效考核方面
   在学生成绩的考核上,一些学院只有平时成绩占70%、期末成绩占30%的宏观要求,但对于平时成绩到底如何操作还缺乏统一的细则,造成平时成绩老师操作上的随意化和学生对平时成绩置疑的普遍化。不能以学生一次考试的成绩为准,不能认为考试无非是闭卷或者开卷,不能简单的出两道题就完事。引导学生重视平时的课堂教学,提高政治理论课考核的实效性,教师应该加强和细化平时成绩的考核,变一次考试决定学生成绩为平时考察加期末测试综合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应从学生在课堂、考勤、作业情况中的综合表现来评定平时成绩。期末考试试题也尽量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注重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考察学生利用所掌握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效果考核上避免片面性,不能把教学效果简单的等同于课堂效果。有的教师为了增强讲课的吸引力,花大力气研究如何把理论问题通俗化,考虑如何讲故事,讲笑话,或者组织学生演讲、辩论,让学生看系列专题片、文献片、教学片来代替上课等等。这些做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学生满意率也提高了,课堂效果似乎也不错。但这并不等于教学效果好,往往很难完成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甚至还很有可能夹杂着一些不正确的观点。所以,有些课的课堂效果好,但教学效果全无。
   因此,为便于引导学生重视平时的课堂教学,提高政治理论课考核的实效性,教师应该加强和细化平时成绩的考核,做到客观、公正、合理。
   五、师资建设方面
   无论多么好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必须通过教师这个教育主体去掌握、运用与实施。因此,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并相对稳定的两课教师队伍,是提高两课教学质量的关键,而且一般情况下,“两课”的教师应相对稳定。
   从现实看,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两课”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缺乏尊重,心态有问题;收入偏低,生活压力多。
   针对以上状况,解决好当前高校“两课”师资队伍的问题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吸引今后毕业的优秀青年学生进入“两课”师资队伍,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引进具有真才实学和丰富教学经验的高学历、高职称教师,进一步优化两课教师队伍的年龄和职称结构,解决后继乏人的难题。第二,真正贯彻执行国家教委关于“两课”教师在定编、提职、进修、提升学历、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倾斜政策,同时加强“两课”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高尚的师德和坚定的信仰;第三,切实提高“两课”教师的收入水平,尤其是减轻中青年教师的压力,在政策和制度允许的情况下给他们在子女入学、配偶工作和晋升职称等方面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使他们真正地实现安居乐业。
   六、校本研究方面
   教学科研是保证“两课”教学改革的前提。作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院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按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和方向,结合本院(校)“两课”教学的实际,组织教师编写适合本院(校)专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校本教材和教学辅导书,主要内容包括与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相配套的经典案例和习题集,不断丰富和充实教材内容,加强知识的巩固效果,进一步增强教材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可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便是本人对高职学院“两课”教学方面的一点思考和建议,如能对高职学院的“两课”教学改革有所参考价值,不胜欣慰……
   参考文献:
   [1] 邓伽.建构主义学习观与思想政治学科教学[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5).
   [2] 陈春萍.关于“两课”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3(04).
   [3] 钱艳芬.论高职院校“两课”的教育现状与改革思路[D].南京师范大学,2004.
   [4] 于蓓蕾,朱巧香.论高校“两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理论月刊,2003(11).
   [5] 董维佳,陈志方.职业教育地位和作用的再认识[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2).
   [6] 吉瑞红.浅议我校“两课”考试方式改革[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60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