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体育教学法的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前言
体育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一个国家应对现代社会对人类健康面临的威胁,推动着身体终身发展的希冀。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一种“注入式”教学模式,运动技术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模式过程是以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身体活动规律为主线的,它缺乏学生自我目标提出和追求的动力机制,教学环节偏重教师一方,单纯强调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方法,绝对的评价法,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20世纪末期,“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渐在体育教育思想界出现,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也由原来的单一模式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学校体育教学观念中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新体育课程标的颁布,标志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健康教育体育思想已经全面进入各级各类学校,秉承着“健康第一”的理念,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方法也随之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快乐体育”作为现代教学方法体系的产物,强调追求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并将其作为教学目标的核心,同时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快乐体育带来的革新
1.1 实现师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双主体地位
与传统的体育教学论中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相比,新课标实现了师生的双主体地位:(1)教师对课程的主导性选择。新课程包含必修模块的基础课程以及进行选修课的开展;教师应适当进行校本化、趣味化研究和开发,简化教材的技术结构,规则和降低技术要求,以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2)学生对课程的主动性选择。新课程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根据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的不同,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提高了学生个性发展的机会。快乐体育教学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教育中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2 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传统的体育教学主要目标是追求运动技能的规范和增强体力,这种理念把成人化动作、成人化思想论强加给学生。忽视了中小学生的和谐发展。快乐体育同时兼顾追求学生体育知识技能提高的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具体表现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以及参与运动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充分表现出学生个性倾向与心理特征,也让体育教学过程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进取性、创造性以及提高学生的情商。促使中小学生的个性的和谐发展。
1.3 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快乐体育教学对教学方法进行艺术性的再创造、再加工,并灵活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去发现,去探索,从而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可以根据需要采用情景法、游戏法、设疑法、讨论法、竞赛法等多种体现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使体育课更具吸引力。此外,多主体参与、多样评价方式以及多元评价指标的新课程体育教学评价始终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放在首位,以考核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和进步程度为考核标准,将学习态度、进步幅度与掌握动作质量等多项内容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达到运动参与与社会适应的目标。
快乐体育强调追求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并将其作为教学目标的核心,同时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快乐体育的提出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它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与指导思想的本质相偏离。
2.快乐体育理解的偏差
2.1 学生主体性的绝对化
快乐体育的实施,能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突出了学生再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既关注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关注他们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主动参与教学目标的确定、计划的制订、环节的设计与调控,于是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一切围绕学生出发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如果把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化,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愿意学什么就学什么,愿意怎么学就怎么学,就会忽视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给人们一个摆设的感觉。
2.2 体育技能的浅表化
学生主体性的绝对化还体现在过分地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及围绕学生安排教学内容,制约了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全面掌握。实际上多数中小学班级规模大、人数多,场地器材不足,很难根据不同的学生个性的学习需要进行个别指导和保证练习条件,一旦组织纪律要求不严,就容易出现所谓的“放羊式”教学。一些有益的学习,诸如中长跑能提高学生心血管机能与肺活量、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并不受学生欢迎,是否就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耐力锻炼呢?青少年正处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更需要对人有建设性的、具有社会意义的、高层次的快乐。与队友协作配合、顽强拼搏战胜比赛对手,挑战新高度,按规定的时间完成某个任务,经过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锻炼,身体机能明显改善,取得了运动水平每日一丁点提高;超越自我的成就感带给我们的快乐的情感体验,更为深邃、持久。无论哪一种体育教学思想、教学模式,绝不可能脱离了运动技术这一操作性知识。因而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教学规律,真正理解快乐体育的内涵。
2.3 挫折教育的缺失
“快乐体育”特别强调让学生在肯定性评价中获得快乐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提高心理素质,达到在快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实现培养目标的目的。但是部分教师由于害怕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对待学生多采取表扬,而鲜少进行批评。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如果学生在学校中没有遭受挫折的洗礼,没有正确对待挫折的思想,是不可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而只有学生在学校中就遭受许多挫折(无论这种挫折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掌握了应付挫折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讲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没有批评没有否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难以培养出具有健全的人格的学生。
结语
尽管快乐体育在教学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但它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它凭着“以人为本”、“寓教于乐”的特有优势成为体现“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最好的教学方法,最终达到乐学助学,育体和育心结合。因而,我们要努力去挖掘、研究、探索出适应我国国情的教学理论体系,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强调教法上的多样性和学法的实效性,因材施教,真正实现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最终达到“寓教于乐”这一最高教学境界。逐步培养学生自发自助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养成科学健身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胡彦明.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快乐体育教学[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
[2]陈力丹.准确使用“异化”概念[J].当代传播,2003(5).
[3]李斌.快乐体育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S1).
[4]李玉标.浅谈快乐体育教学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315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