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2例中药腹部外敷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静 杨捷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中药腹部外敷治疗盆腔脓肿临床使用方法及其护理观察。方法:回顾2008 年5月~2010年5月我妇科病房采用中药腹部外敷治疗盆腔脓肿22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显示中药腹部外敷后48-72小时疼痛明显缓解,48-96小时后体温下降至正常,48-72小时后可以正常进食。疗程结束后2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一例患者出现腹部皮疹经过局部治疗,停药2天后好转恢复治疗至疗程结束。结论:提示采用中药腹部外敷治疗盆腔脓肿取得良好的疗效,积极正确操作,细致耐心的护理,安全可靠。中药治疗“标、本”兼治,结合静脉点滴联合用药,提高疗效,同时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病人的住院日,降低医疗的费用。
  【关键词】中药外敷;盆腔脓肿;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434-02
  急性盆腔炎发病率在妇科急腹症中已居首位[1],其导致的盆腔脓肿发病率也随之上升。盆腔脓肿是腹腔急性炎症之后,在盆腔形成的脓液积聚或炎性包块。盆腔脓肿在妇科临床上主要包括输卵管积脓、卵巢积脓、输卵管卵巢积脓以及急性盆腹膜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所致的脓肿。该病有急性与慢性之分。西医一般采用抗生素治疗往往难以彻底治愈[3],容易再次急性复发。我科采用中西结合,中药腹部外敷方法治疗盆腔脓肿取得良好的疗效,提高了病人的治愈率。通过对中药治疗过程中病人的护理及护理观察,有针对性的为病人提供相应的护理支持,早期预防病人皮肤不适,杜绝在中药使用中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受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选自2008年5月~2010 年5 月采用中药外敷联合西药静脉点滴治疗盆腔脓肿22 例,年龄28~50 岁,发病时间7-14天。主要症状:发热(体温多大于38度)持续数日;下腹坠胀、坠痛感;下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急腹症;阴道分泌物增多为脓性,行妇科B 超提示盆腔混合性包块。直径3~5 cm 不等。
  2 治疗方法及转归
  2.1 基础治疗:监测生命体征每日四次,严格按医嘱时间应用抗生素Q12h或Q8h静脉点滴,同时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血管,加强营养。
  2.2 中药治疗
  2.2.1 我科和中医科联合配制的外敷中药主要药物:如意金黄散、活血止痛散、青黛、血府逐瘀,其主要成分为当归、三七、冰片、 大黄、白芷、青黛、红花、赤芍、川芎、柴胡、当归、地黄、甘草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这些药物合用既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又能促进组织血液循环,扩张血管,改善组织微循环, 改善组织营养, 促使炎症感染过程终止,从而达到活血散瘀,消肿止痛,除热解毒,凉血的功效
  2.2.2 选择部位及使用方法。部位:腹部上平脐,两侧至腋中线,下侧至耻骨联合上方。病人处于平卧位,使用压舌板于腹部均匀涂抹药膏,后使用皮肤膜或保鲜膜将腹部涂药处包裹2-3圈贴好。侧面及背部可用牙签扎数个小孔以利于透气。每2-3天为一周期,3次为一疗程。同时嘱病人休息,半卧体位便于炎症局限。
  2.3 转归,见表1。
  表1
  不良反应:腹部皮疹1例(9.1%),经过局部治疗,停药2天后好转恢复治疗至疗程结束。结果:痊愈5例,好转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9 %。所有治愈的病人均随访,半年后复诊未见复发。无效的2例治疗三个疗程后症状好转,长期随访工作尚在进行中。
  3 护理
  3.1 心理支持:因盆腔脓肿多起病急,病程较长,全身症状较重,故病人的全身心都受到很大的影响。病人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焦虑、紧张、忧愁、急躁、烦闷等消极情绪也经常出现。一旦受到消极的暗示,就迅速出现抑郁心境、担心治疗的效果。对于这些病人,应当生理护理与心理护理结合进行做到身心积极效应相互促进。例如:对于症状重、急的患者应当亲切安慰,及时妥当处理病症,及时取走便器就、清理呕吐物使病人环境清洁;每日静点的患者尽量安排技术娴熟的护士为病人操作,做到一次穿刺成功,减轻病人的焦虑和痛苦:对于食欲差的病人要注意营养的搭配,配菜讲究色、香、味组合。还要做好病人及家属的解释、沟通工作,让家属多抽出时间陪伴病人,增强病人的信心。
  3.2 用药的护理:做好涂药前药物及皮肤的准备工作,注意皮肤的清洁;选择换药室或治疗室进行操作,注意保暖,并保护病人的隐私。注意药物的粘稠度,过稠不易涂抹均匀,过稀容易药物外流降低药效;药物宜用药宜现用现配,并随时注意病人的主诉及皮肤的变化。
  3.3 皮肤的护理:为避免过敏的发生, 腹部敷药前应用清水清洁腹部皮肤,避免使用碱性强的洗涤用品。对于毛发较重的患者,必要时给与腹部备皮,以减轻取下药物时牵拉腹部引起疼痛。用药期间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随时观察病人皮肤温度、湿度的变化。用药的病人需2-3d更换中药一次。取下时护士要动作轻柔,可先用温水湿润皮肤,用软毛巾擦拭干净。对于难清洁处可使用石蜡油涂擦,避免过度用力牵拉损伤皮肤。
  3.4 皮疹的护理:严格按照操作流程用药,避免皮疹的发生。一旦出现皮疹应立即停止敷药,用温水彻底清洁腹部皮肤,动作轻柔、同时注意病人的保暖。局部可涂抹氧化锌擦剂,每日3次。告知病人不可用力抓挠皮肤,必要时使用脱敏药物口服。如开瑞坦。
  3.5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疾病好转的关键环节,是病人学会自我护理的关键。因此护士要做好计划分层渐进进行。首先为病人讲解药物的药名、药理作用,及其安全性。病人了解药物的气味、颜色、使病人放心。其次向病人讲解使用中药治疗疾病的好处。如:对病人损伤小、不用承担手术的风险、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低,可降低病人的经济负担等。其三使用中药外敷治疗疾病,与西药静脉给药相结合,能充分发挥西药治标、中药治本的优势。中西结合,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以清热解毒祛湿、行气活血排脓为宜,来发挥中药治疗独特的优势。最后做好病人的出院指导及随访工作。告知病人出院后做好自我防护,注意腹部皮肤的变化及清洁,注意个人的卫生,尤其经期、性生活时的卫生。增加营养,加强锻炼。
  4 小结
  急性盆腔炎发病率在妇科急腹症中居首位[1]。由于炎症致周围充血、水肿、粘连、解剖关系的改变,病人可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如畏寒、高热、脉快并伴有直肠或膀胱刺激症状,进而引起食欲下降,不能正常饮食等。本病在治疗上手术比较困难,多发性脓肿等并发症[1]。因此,临床上多采用非手术治疗。而单纯西医治疗疗程长、效果欠佳[3]。由于盆腔脓肿形成时脓肿壁的存在,抗生素治疗往往难以奏效[1]。有人选择直肠穿刺或阴道穿刺抽吸,但有一定的副损伤,而且有些人已做过手术,不易被病人接受;也有人使用中药口服治疗,但这部分病人因为疾病导致食欲下降,口服中药难以下咽影响疗效:也有人使用中药灌肠,但是由于患者本身已经出现腹泻腹痛明显症状,灌肠不能使药物保留时间长,腹痛不能耐受,而被拒绝[3]。我科针对病人的特点,采用中药腹部外敷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外敷药物合用既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又能促进组织血液循环, 改善组织营养, 促使炎症感染过程终止,从而达到活血散瘀,消肿止痛,除热解毒,凉血的功效。同时蛋清的成分具有凝固血液、止血的作用。而且腹部外敷药物直接从腹壁及腹部某些穴位经过经络吸收,使盆腔药物浓度相对较高,渗透快,有利于药物发挥作用,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的目的。本组病例显示,通过腹部中药外敷治疗盆腔脓肿取得良好的疗效,积极正确操作,细致耐心的观察及护理,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中西医结合联合用药,不仅提高了疗效,而且减轻了病人的痛苦,降低了治疗费用,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舸. 24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脓肿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9 ,3.41.(9)
  [2] 谢翠红,姜建军.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脓肿[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1.(10):52
  [3] 姚志明,夏正芹,祁华林,王曙东.中药灌肠结合西药治疗盆腔脓肿临床观察. 吉林中医药,2006,11.第26卷第11期
  [4] 陈颐,黄健玲.中药内外合治慢性慢性盆腔脓肿21例[J].中医研究,1001.6910.(2006)08-0036-03
  [5] 曹大农. 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思维[J].中医药学报, 2003 ,31(2):829
  [6] 杨越.慢性盆腔炎的辨证与治疗[J].辽宁中医杂志,2004 ,31(1):532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564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