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煤炭技术改造的看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通过笔者多年的经验,发表个人对煤炭技术的改造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 ;技术改造
1 煤矿技术改造的意义
1.1 技术改造是煤矿扩大再生产的根本途径
煤矿的特点是地下作业,采掘工作地点不断移动和更替,并且要同水、火、 沼气、煤尘和矿压等自然灾害作斗争。由于向深部发展,矿压增大,沼气增多,温度升高,水量增加,技术和管理工作将愈来愈复杂。即使为了维持简单再生产,也要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如果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实现扩大再生产,就更需要进行技术改造。同时,企业扩大再生产需充分发挥企业现有固定资产潜力。因此企业要想发展生产,就必须把立足点放在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上面。如果对原有固定资产恰当地进行技术改造和现代化改装,其中相当一部分固定资产可以焕然一新,接近甚至达到新设备的水平,使内部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1.2 技术改造是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的重要保证
煤矿企业一般都有几十年以上的服务年限。矿井生产能力是在矿井设计时根据当时的地质条件、生产技术条件所确定的,随着采煤技术的发展和开采工艺的改进,原有矿井设计能力已不能适应现代采煤技术对生产规模及生产工艺的要求,因而必须对原矿井进行技术改造。因此一方面要对老矿井的井巷提运能力,通过刷大断面进行扩大,改革原有采煤工艺,以适应大型新技术应用的需要;另一方面,无论引进或国产的新型普采及综采设备,设计再合理,适应性再好,如果不因地制宜地对其进行技术改造,也不能完全适应矿井的各种条件,因而也需要对新型设备本身进行改造,这样新设备才能在特有的矿井条件下发挥最佳效能。由此可知,新技术在老矿井中的成功应用,很大程度上要靠对原矿井与新技术本身的技术改造来保证。
1.3 技术改造是实现煤矿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煤矿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装备的现代化。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采矿技术和装备发展很快,过去技术装备的更新周期大致为20~25年,现在一般为10~15年。矿井必须通过技术改造来更新装备,这是提高矿井技术装备水平,加速煤矿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同时,实现煤矿现代化需要不断提高企业素质,而技术改造是提高企业素质的重要措施。企业素质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管理素质,一是技术素质。技术改造是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开发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企业素质(特别是技术素质)、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众所周知,一个企业能否根据社会需求,利用技术进步成果,引进新技术,采用新工艺,不断推出市场需要的产品,是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是衡量企业素质高低的主要标志,也是技术改造的直接目的。
1.4 技术改造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技术改造投资少,增产快,周期短,可快速提高生产能力和资源回采率,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新建同样规模的企业相比,技术改造一般可节省投资近1/2,建设周期可缩短一半以上。不仅知此,发挥自身优势,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如协庄矿从1988年开始的改扩建,矿井净增生产能力60万t,投资仅1亿多元,这与建设一个同等生产能力的新矿井相比,不仅投资少,而且建设周期大大缩短。
2 我国煤矿技术改造发展的进程及现状
2.1 我国煤矿技术改造发展的进程
我国煤矿的技术改造,大致分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建国后5年恢复时期,全国煤矿在民主改革后,接着进行生产改革,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煤矿进行初步的改造。这一时期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是改变落后的采煤方法,即采煤工作面改变手镐落煤、人力拉筐,推广使用截煤机、联合采煤机和刮板输送机;掘进工作面使用了装岩机;井下运输取消了畜力运输和人力推车,使用了电机车。经过改造,矿井技术面貌有很大的变化,逐步实现了正规生产和安全生产,并迅速提高了生产能力。
第二阶段为60年代至80年代的前5年,这一时期煤矿技术改造时缓时紧,但主要是在前一阶段改变原始、落后技术面貌的基础上,选择资源等条件较好的矿井,围绕集中生产、改进开拓部署、简化生产环节、健全系统等方面进行技术改造。与此同时,大规模地开展了采掘工作面工艺设备和顶板支护的改造,特别是70年代引进综采、综掘先进技术,使我国煤炭工业的技术进步有了新的发展。
第三阶段为“七五”和“八五”时期。这一时期煤矿技术改造工作的重要特点是,除对矿井改、扩建朝着大型化、现代化、合理集中生产的方向发展外,还开始注意改变煤炭企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如加大对矿区配套、煤炭深知工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造,从而使煤炭工业的技术改造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2.2 我国煤矿技术改造发展的现状
(1)在技术改造的认识上重视不够。表现在重基本建设轻技术改造,重外延轻内涵,热衷于大搞基本建设,重复建设,投资膨胀,挤占技改资金,忽视技术改造管理,缺乏整体规划,盲目性较大。其实,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不同,技术改造既不完全离开煤矿原有经济技术基础,又不完全保持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既要利用煤矿原有基础,又要改造煤矿经济技术基础,这是技术改造的一个重要特点。从资金来源上,技术改造主要利用补偿基金对煤矿现有的生产设施和生产条件进行更新、改造:而基本建设则主要利用积累基金新建煤矿企业,或对现有煤矿企业进行扩建、改建及恢复工程等,以扩大生产能力为主要目标,是一种外延性扩大再生产。
(2)在技术改造的决策中存在偏差。决策时不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对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目标三者之间缺乏综合分析 不能园地制宜,根据本企业的特点,有计划、有重点、有层次的进行,决策盲目草率,以致出现了设计的修改、工程的返工,拖延了工期,浪费了技改资金。
(3)对技术改造的“人、财、物”等方面综合平衡不够。往往对技术改造所需的“财、物”,即资金、材料和设备比较重视,而忽视了“人”的因素.忽视了技术改造队伍的培养,对科技人员缺乏相应的鼓励和倾斜政策,导致技术队伍不稳定,削弱了技术力量,影响了技术改造工作。
3 煤矿技术改造的内容和应遵循的原则
3.1 煤矿技术改造的内容
(1)扩大井田范围。矿井储量是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由于矿井生产能力的提高,在井田范围不变、储量不增加的情况下,矿井寿命就要缩短,因此必须加强地质勘探工作,增加储量,向外部扩大井田边界,向深部开拓新水平,以延长矿井寿命。扩大井田范围是矿井合理集中生产和产量增长的必然要求,也符合矿井设计、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扩大井田范围的基本途径主要有:随着井田勘探程度的提高,井田深部边界内下发展:扩大井田走向长度,园地制宜地合并小井,向深部煤层发展,解放呆滞煤量,提高资源回收率。
(2)合理集中生产。矿井集中生产是国内外煤矿生产发展的客规律和必然趋势,但是,并非在任何条件下都是生产愈集中愈好。合理集中生产就是在具体的矿山地质条件下,按其不同的技术装备和生产管理水平,以取得较好经济效果为目的的集中生产。我国通常以矿井、水平、采区和工作面四个方面的生产指标,即矿井年产量、水平年产量、采区年产量和工作面单产来衡量矿井生产集中化程度。矿井合理集中生产有矿井集中、水平集中、采区集中和工作面集中等4个主要途径。
(3)矿井主要生产系统的环节改造。对矿井生产的薄弱环节进行单项工程的技术改造,使各环节能力配套,是矿井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单项工程技术改造所需资金少、工期短、见效快,通常都能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环节改造单项工程的具体内容几乎包括矿井生产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采掘机械化设备更新改造、矿井提升系统改造、大巷运输系统改造、辅助运输环节改造以及通风、排水、地面生产系统的改造等等。
3.2 煤矿技术改造应遵循的原则
(1)技术改造必须要坚持以内涵为主扩大再生产的原则。技术改造可以达到增加煤炭产量的目的,但技术改造不是为了单纯的扩大生产规模,而是依靠技术进步改造落后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来扩大生产规模,不能把技术改造变为外延扩大再生产。
(2)坚持以技术进步为前提的原则。矿井技术改造必须坚持采用新技术,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进行,着力于水平的提高,而不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简单的以旧换新.延续落后的生产技术。
(3)技术改造要讲求经济效益的原则。技术是为特定的经济目的服务,只有技术上的先进性,而无经济上的合理性,脱离经济价值,就失去了采用先进技术的目的和意义。因此要搞好煤矿技术改造工作,必须合理的安排和使用资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982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