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产业技术创新视角下战略联盟的动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思奇

  【摘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的高新技术企业对其战略实施进行调整,组建战略联盟,以适应复杂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降低成本和风险、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加竞争优势。
  【关键词】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动因
  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概述
  1.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概念。战略联盟的概念最早由美国DEC公司总裁间・霍普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提出。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共同战略意义的经济实体,为了达到共同的战略目标,而组建的相互合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团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以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联盟参与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技术创新组织。联盟着眼于钢铁行业所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等巨大制约因素,促使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2.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特点。(1)企业起主导作用。企业是构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主体,由企业自行发起和组织,根据市场的变化而进行调节,以满足联盟企业自身要求。企业要根据市场要求提出研发课题、投入研发费用,同时享受科研成果、将科研成果投入生产使用。虽然高校和科研机构有时也会参与到联盟中,但联盟主要是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联盟中起到技术支撑的作用。(2)联盟的目标是将创新产业化。企业组建创新战略联盟并不单单着眼于技术开发,而是以技术创新展开,实现创新成果的商业价值,目标是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或提高基础设施能力。(3)运作高效及合作自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建时,联盟成员把自己的核心资源、核心技术运用到联盟中,这是单个企业所无法比拟的。因此联盟可以高效运作,完成难度较大的复杂工作。同时,盟员之间以技术为纽带,形成一种松散而不断发展的联盟关系,合作比较自由。
  二、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动因分析
  (1)成本及风险驱动。企业若想在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在研发过程中必须尽量缩短研发时间、降低研发成本以及研发风险。但是对于技术企业来说,单个企业要研发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会受到资金、技术、信息不完全等因素的制约。同时,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技术越来越复杂,研发成本和研发风险也日益加大,这就导致单个企业无法负担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成本和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建立战略联盟,进行技术合作,共同投入资金及技术人员,降低研发成本。战略联盟的建立,可以有效的进行信息沟通,避免资金和技术人员的浪费。从而有效的降低风险。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大规模生产和全球化生产成为必然,为了适应这一趋势,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以期实现最大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在全球竞争中获得优势。(2)技术驱动。构建战略联盟的一大优势就是企业能够获得互补资源及技术。知识和技术是技术企业最主要的核心资源,在过去的数十年的发展中,技术变的越来越发杂,开发费用也越来越高,新技术的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各个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单个企业在技术本身、人员状况及资金状况是无法单独承担。而组建战略联盟,首先可以使得人员进行互补,企业提供不用的研发人员对新技术进行开发;其次,多个企业对资金进行筹集,免除了单个企业资金不足的情况;再次,企业可以缩短研发时间,迅速将产品投入市场;最后,通过共同研发,企业处于技术领先阶段,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3)战略驱动。对于一个产业来说,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无法避免的,良性竞争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但是有时过度的竞争对产业内企业存在危害,而企业行为决定着市场的绩效,当企业无法在市场中正常运行时,也就同时损害了市场的利益。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单个企业只利己的过分竞争并不是达到一种共赢的模式,反正是陷入的囚徒困境。几年前如火如荼的长虹家电就是一个说明过度竞争的有效实例。以长虹为首的企业通过恶意降价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导致了整个行业的无序竞争。对于整个产业而言,企业为了避免过度竞争而损害企业利益的事情发生,可以通过建立战略联盟的方式实现,即稳定了市场秩序,同时使企业间达到一种共赢的状态。(4)市场驱动。企业间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利用彼此的网络进入新的地区,新的市场,通过合作来扩大市场份额。在一个战略联盟中,盟员企业信息共享,对于新的市场变化迅速做出调整,对于新技术的研发对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做修改,以期最大效率的适应整个市场的变化。这样在企业独立的市场范围内获得竞争优势,在联盟市场内通过合作,共享市场,得到个性化发展,减少直接竞争。从而扩大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
  [2]胡争光.论产业集群中的战略联盟[J].商业时代.2009(1)
  [3]张刚,倪旭东.R&V非竞争性战略联盟:一个案例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78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