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证训合一”的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严军
【摘要】为实现物流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建立了融“岗位实习、技能竞赛、职业鉴定于一体”的实习基地。基地建设依“岗位任务――技能标准――实训项目――实习基地”的链路过程而设;管理中注重制度化、分层负责制等,力争建立一个管理规范、高效运行的实习基地。
【关键词】岗位实习;职业训练;物流管理;实习基地
教高[2006]16号文、教高[2010]8号、《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中一再强调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管理等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实行工学结合、校企深度融合等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何高效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专业要发展需要适应市场需求,示范要起到引领作用,需要有自己的特色。一个高质量的实习实训基地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基石。为此我们积极探寻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一、遵循人才培养,明确目标,精心规划实习基地
人才需求日益趋向多元化,市场对人才规格不断变化,决定了面向职业岗位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根据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岗证融通工学交替系企一体”的三贯制人才培养模式,在考察同类院校建设情况、调研行业企业物流岗位需求,经过比较分析我们确定了实习基地规划目标,形成具自身特色的功能定位。
1.基于职业导向,融“岗位实习、实训与竞赛、证书与鉴定”于一体,特色鲜明、功能齐全、运行良好的实习实训基地,使之能承担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2.完成“1234”建设目标。(1)营造一个“虚拟+真实”的企业环境,让学生能感受到企业氛围,以促成与企业的无缝对接;(2)确立两个中心。即基于“软硬结合”校内技能实习中心和基于职业导向的校外岗位实习中心。(3)承担三个任务。即实训实习教学任务;鉴定与竞赛任务(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技能竞赛);产学合作任务(岗前培训、企业培训、真实生产)。(4)实现四个基地。即成为培养高技能物流管理技能型人才的实训基地;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基地;技能比赛基地;企业培训服务基地。
3.通过功能明确定位,有效保证“双标融通”的课程体系的完成;既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又通过企业环境的营造,提供富于操作性的职业养成教育。通过基地建设,明确基地任务:承担实践教学、技能培训、资格认证、岗位训练等,学生毕业后能取得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工作经历证书,适应了“岗证融通三标对接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紧扣职业岗位,合理建设实习基地
为了实现“三位一体”的功能定位,建设时,我们按照基于职业导向的“软硬结合”建设思路,提出了“精心规划凝炼特色资源共享优效重投”的建设原则。
(一)精心规划,严密论证,保证建设科学性
在规划时采取“共同探讨、实地调研、专人负责”的方式。专业教研室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课程体系要求,提出年度实训室建设立项报告。然后去企业实地调研,分清岗位职责要求,按照岗位能力提出实训室具体规划。
(二)以职业性、岗位性为原则,构建工作过程的实习基地
遵循“岗位任务――技能标准――实训项目――实习基地”的链路过程,配置实习基地设备、实习项目、管理模式等,营造“虚拟+真实”的职业环境,打造企业文化氛围,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1.专业定位:以汽车物流、医药物流、中转运输物流和消费品配送物流为特色,培养从事仓储、运输、配送、采购、生产、销售、制单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2.核心能力目标。其一,仓储物流能力目标,包括理货、进仓、仓库管理、出仓、拣选、分拣、配送、驾驶、信息化操作;其二,运输能力目标,包括车队管理、调度、装载、现代运输技术的使用;其三,企业物流能力目标,包括订单分解、采购订单制定、生产排程、制单跟单等。
3.构建实训项目系统――物流综合业务实训(物流认识实习、企业沙盘训练、仓储管理实训、运输管理实训、条形码制作与应用、物流系统设计与规划、中百仓储配送中心实训、专业顶岗实习)
4.确定实习基地建设――物流仓储与配送中心、沙盘实训室、经济管理实训中心。
(三)资源共享、凸显特色,打造重点实习基地
按照“优效重投”原则,选取能满足岗位需求,又符合学院实际的方式,重点建设仓储与配送实训中心、沙盘实训室和经济管理实训中心(物流信息实训室和国际物流实训室)三个实训中心。
1.布局合理,突出适岗性。整个建设过程以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为导向,基于就业岗位环境,分区设岗,模拟物流的仓储与配送、第三方物流企业、连锁经营企业、国际物流、电子标签分拣等多种现代物流运行模式。不仅有物流常用硬件设施,更购买相关企业在用或教学模拟软件,培养学生现代物流能力。
2.以专业群为导向,注重共享,讲求实效。为使实习实训基地能高效利用,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多功能。沙盘实训室和经济管理实训中心不仅满足物流管理专业技能培养需要,同时也为市场营销、会计、电子商务等专业提供模拟和仿真的软件训练。
3.注重内涵,营造企业氛围。在实训基地外环境建设上,一方面设备布局高度仿真,模拟企业过程和公司环境布局,采用企业在用软件,营造逼真工作环境,开展全真实操训练;另一方面又注重企业文化氛围,实训项目、实训流程、操作规范、技术标准等按照企业岗位要求制定,各种实景工作图片、警示标语等注入企业文化内涵,规范学生的职业行为。
三、加强制度建设,科学管理,有效运转实习基地
科学的管理、合理的分工、有效的统筹,是基地高效运行的基础。我们运用合理的制度建设,分层负责的方式,保证实习基地良好运行。
(一)建立“系部――教研室”分层负责模式
实习基地采取专管共用的方式,使资源整合,责任明确。实习基地的规划、建设、使用由专业教研室承担,每个实训中心主要负责人由专业负责人担任。这样,实习基地的设备投入、实训项目的开设就有效与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技能标准结合,教研室也能掌握是实习基地的具体状况,提出中长期建设规划,利于“教学做合一”的开展。而具体教学安排、管理则由系部统筹实施,便于根据教学、培训、生产、比赛的需要统一调配,协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有利于资源优化调配。
(二)实行制度化管理,保证实习基地有效运行
为保证校内实习基地的运行和功能发挥,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主要有《商贸系实习基地运行管理规定》、《商贸系实习基地教学管理规定》、《实训室管理制度》、《实验员工作制度》、《实训室学生管理制度》、《实训室安全操作规程》等,对实训室的规范化、实训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实训场地的安全、卫生等都做了明确规定。为使管理更加细致化,制订相关管理程序化表格,如《实训室运行记录》《实训室设备台账》、《实训室耗材台账》、《实训室设备使用记录》、《实训室耗材登记、领用、耗损记录》等。
(三)建立开课下单制度
每门实训课程在学期初,要填写《实训课开课计划》,每周末要填写《实训室使用预约登记表》等,以便实训教师做好实训准备,保证实训设备到位。
经过几年的建设,我们的实习基地取得一些成绩,能满足学生职业岗位和能力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示范领先性。但也存在亟待改进的地方。比如实训课程项目化亟需加强;制度管理上需借鉴企业管理模式;面向社会开展社会服务等还需进一步发挥作用。围绕学院校企融合的办学宗旨和理念,我们还需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为行业和区域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曹前锋.物流管理案例与实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汪治,刘红燕.高职经管类专业综合业务实训课程开发创新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1)
[3]樊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经管专业整合实训体系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
[4]梁小婉.探索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新思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7(12)
课题项目:本文系院级重点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开发》(hbsy2009sf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83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