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辛 燕
【摘要】 近年来,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至少有70% 是失败的,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此就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所面临的困境,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困境;对策
一、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点及动机分析
(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定义及模式
海外并购是相对于国内并购而言,通常是指大陆企业对国外企业以及港澳台地区企业的并购行为。主要有同属一个产业或行业的横向并购,延伸产业链的纵向并购以及为了分散风险而在没有关联的行业进行的混合并购。廖运凤(2006)总结出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九种并购模式,即直接收购取得控制权、在中外合资企业中增资扩股、通过我国企业在海外的全资子公司进行并购、通过海外上市公司并购、在海外组建合资公司执行并购任务、与国外企业联合进行并购、收购跨国公司在华资产、通过相互持股形成经营权的部分控制、取得并购对象一定期限的经营权。随着时间推移,企业海外并购模式也不局限于此,几种模式兼而并举的情况也可能存在。
(二)海外并购的发展及特点
1.发展速度快。我国海外并购始于1979年,在规模和数量上都有显著提高,目标地也不断扩展。
2.国有和大型、超大型企业主导。
3.主要以横向并购为主。
(三)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动因分析
1.顺应“走出去”战略。中国鼓励国内有实力的企业通过海外并购,来获取能促进中国长远发展的技术以及资源。制定此政策的愿景是期望一方面并购国外一些比较好的技术资源解决我国技术瓶颈难题;另一方面可以到海外市场购买更多的战略性资源产品。
2.次贷危机催化剂。2007年底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风暴,为了避免经济下滑过快,中国企业想通过走出去战略释放泡沫,许多企业认为这场危机也给中国带来了机遇,让他们有机会抄底海外资本。
3.跨国并购浪潮的兴起。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2007》披露,2005年全球并购交易额达到了7160亿美元,交易量为6134宗,2006 年交易额达到了9745 亿美元,跨国并购浪潮吸引了我国企业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4.实现经营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指企业并购后经济效益随着资产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得到提高。理论上认为通过并购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实现规模生产,降低企业的成本,以及扩大市场份额和实现长期盈利。
二、海外并购大多失败的原因分析
(一)海外资本市场的障碍
发达国家在法律法规,制度,文化,劳工等诸多层面和国内经济环境有很大区别。首先,其在法律法规的制定上很完善,在法律上设定了诸多限制条件,导致企业交易成本很高。其次,很多发达国家对于雇员福利有着严格的限制,这些劳工政策将严重增加海外并购的人力成本。再次,文化差异使产品得不到当地市场认同产生巨大的经营风险。最后,东道国政府的政治干预也会导致跨国并购的失败。
(二)地方政绩要求导致非理性并购
为了顺应“走出去”战略,在一些企业海外并购的背后,也可能存在地方政府的影子,某些地方政府为了某种目的搞炫耀型收购,政绩型收购,至于收购实质性目的等因素他们并不一定关心。
(三)非理性并购,决策缺谨慎
一般而言当一个企业想出售其某部分业务时,排除资金链断裂急需变卖优质资产来渡过财务危机这一情况之外,其释放的信号有可能是企业想剥离拖累其生产经营的部门或者业务,国内企业非理性进行购买行为,很可能导致并购后巨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上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盲目海外并购却无法将并购资产整合入自身产业链而背上沉重的包袱,导致周转不灵将日本经济带入十年低迷,前车之鉴,当引以为戒。
(四)谈判技巧缺失,并购无策略
商场如战场,外国企业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面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谈判,缺乏策略以及议价能力,将使企业付出高昂的经济成本,过于暴露我方意图,也将在谈判中处于劣势地位。相反,海外企业并购国内企业就相当讲求策略,在协议条款中附加很多限制性条件,以留有余地来应对将来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五)政府管制可能贻误并购时机
我国对海外投资采取了“逐级审批、限额管理”的严格审批制度和外汇管制制度。海外投资超过一定规模的项目,都要上报国家商务部审查批准,涉及不同行业的还要进行会审会签,这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企业规避一定的并购风险,又可能导致因审批耗时过长贻误并购时机导致并购失败。
参考文献
[1]廖运凤.中国企业海外并购[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陈静.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特区经济.200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24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