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膨胀土判定方法与标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TG113文献标识码: A
膨胀土是土体颗粒成分由强亲水性矿物组成,对环境湿热变化敏感的高液限粘土,具有显著湿胀干缩和反复湿胀干缩,同时具有多裂隙性,超固结性,强度衰减性等特殊性质。膨胀土对工程建设危害很大且具有反复性。膨胀土地区房屋建筑大量开裂变形,铁路路基边坡经常坍方、滑坡,公路经常路堤沉陷、纵向开裂、坍肩,路堤边坡滑坍,以及路堑边坡剥落、冲蚀、泥石流、滑坍等病害,公路路面经常出现大幅度的随季节变化的波浪变形。
膨胀土主要特征:
1、粘粒(<0.002mm)含量》≥30%;
2、粘土矿物中蒙脱石、伊利石等强亲水性矿物居主导地位;
3、土体随含水量增加,体积膨胀产生压力,土体受热干燥失水收缩形成干缩裂缝;
4、膨胀收缩变形随环境湿热变化多次重复,引起强度衰减;
5、属于液限大于40%的高液限粘土;
吸水膨胀,失水收缩是粘性土共性,膨胀土只是粘性中很特殊的一种土体。若对膨胀土漏判,会给工程埋下隐患,造成病害。若把普通粘土误判成膨胀土,或对其胀缩潜势判断有误,将增大工程规模,增加工程造价造成浪费。故正确判定膨胀土在工程中意义重大。
当今,国内外判定膨胀土的方法指标很多,甚至国内不同行业间的判定方法指标也不相同。基本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力学法。物理法主要根据土的粒度组成与稠度性质判定;化学法主要分析土的矿物成分或化学性质因而判定;力学法主要以膨胀力指标判定。还有以物理、化学、力学性质指标综合判定。
一、国外判别方法
1、前苏联建筑法规:
①土质遇水,eL=WLeL-e01+e0 π≥0.3,考虑土的膨胀性,
式中:eL――液限状态WL时土的孔隙比,
e0――天然状态时土的孔隙比;
GS――土的相对密度;
GW――水的密度;
②相对膨胀量(无负荷):
δH=hHC-h0h0
式中:hHC----浸水饱和时,在有侧限条件下,自由膨胀后土样高度;
h0----天然含水量时土样的原始高度。
③以附加荷载0.32kg/cm2时,膨胀土量分类。当膨胀时大于1.5%,体积变化严重,当膨胀量为0.5%-1.5%时,是临界状态,当膨胀量小于0.5%时,体积变化不严重。
2、澳大利亚采用不稳定系数Ipt:
当Ipt≥1时,要考虑土的膨胀收缩性
Ipt=εv∆PF
式中:εv----土试样线变形量
∆PF----与线变型对应的吸附势的变化值。
3、美国霍尔兹W.G提出自由膨胀率≥50%时,判定为膨胀土。
4、国外其他分类方法
①按照活动性指数KA分类,即KA>1.25属于活动性粘土,1.25>KA>1.75属于一般粘土,KA<0.75属于不活动性粘土。
KA=IpC
式中:Ip---土的塑性指数
C---小于0.002mm粒径含量
②亚特伯界限
亚特伯膨胀潜势分类 表一
③按照料收缩指标
缩限、塑限与体积变化关系 表二
二、国内判别方法
1、原国家建委《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HZ---87)规定,自由膨胀率大于40%,可判定为膨胀土,特殊情况根据蒙脱石含量占比确定,当大于70%时,也可判定为膨胀土。详见附表
膨胀土级别 表三
2、交通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1995)条文说明,自由膨胀率大于40%和液限大于40%的粘质土可心初步判定为膨胀土,但并不唯一,最终决定的因素是膨胀总率及胀缩的循环变形特征,及与其他指标相结合的综合的综合判别方法。详见附表
膨胀土工程地质分类 表四
3、铁道部《铁路工程地质膨胀土勘察规则》(TB10042-1995)规定:膨胀土分为踏勘与初测阶段的初判和定测与施工图设计段的详判。
土的现场宏观地质特征符合表一时,且自由膨胀率F3≥40%,液限≥40%时,初判为膨胀土
膨胀土现场宏观特征
详判采用自由膨胀率、蒙脱石含量、阳离子交换量三项指标判定。详见附表
膨胀土详判指标
膨胀土潜势的分级
4、国家标准《岩石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94)规定,当拟建场地及其邻近有胀缩变形而损坏的工程,应判定岩土为膨胀岩土。再进行详细调查,分析膨胀岩土对工程的破坏机制,判定以膨胀与收缩为主,或两者交替变形,估计膨胀力的大小和胀缩等级。详见附表
膨胀土地基的胀缩等级
5、国内其他分类方法
综合胶体含量、塑性指数、缩限3个指标,详见附表
膨胀程度分类
从以上看出可以看出,膨胀土的判别方法较多,且国际国内不同行业间判定指标也不相同,且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几种常见膨胀土的判别参数指标:
(1)液限 W△≥40%
(2)缩性指数 IP>20%
(3)活动性指数 KA≥0.8
(4)自由膨胀率 FS≥40%
(5)胀缩总率EPS>0.7%
(6)蒙脱石含量占总量比例≥7%。
当然随着工程建设的深入发展,对膨胀土的认识也一定会得到提高,解决膨胀土危害的方法也一定会更加有效经济、合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701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