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历史街区活力的激发:“城市庆典3”概念设计竞赛后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梁

  摘要:历史街区是承载城市文化资本的重要载体,多年来实施的各种历史街区改造项目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其活力的复兴,并使之融合于城市的整体发展。本文将结合一次有意义的概念设计竞赛尝试,进行针对历史街区活力激发的进一步思考。从而为真正实现历史街区活力的激发与保护提出建议。
  关键词:历史街区活力 保护 激发
  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8537(2011)03-0171-05
  
  21世纪,随着城市生活模式的变化,单一功能分区方式的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已不再能使城市可持续地保障人们优质的日常生活。如今的城市在迁移、增长、复兴和再创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变化,它通过自身结构和不同要素之间大量复杂的相互作用来改变、重组和再生。在此背景下,国际建协第三届“城市庆典”概念设计竞赛的主题――“MaxMix”应运而生。
  “MaxMix”,或者叫最大化混合,指的是在一个城市中不同背景下的元素通过动态交流来建立新秩序的过程。它可能会为城市规划提供一种方法,就像一个化学实验或是炼丹术一样,使一个城市的结构得以重组,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人民大众物质及精神需求飞速增长的历史时期。大城市中不断变化的生活空间把现代人慢慢带离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但当人们对现代都市生活的喧嚣倍感厌倦之后,却发现当初深刻着自己民族传统印记的建筑、街区早已湮没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中。于是,振兴传统文化、恢复历史街区活力的重要性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一系列相应的旧城改造项目也不断实施。
  目前历史街区定义尚无确切结论,在此我们引用我国建筑历史遗产保护专家、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关于历史街区特点的总结如下:“①历史街区应该是有一定规模的片区,并且有较完整或可整治的景观风貌。②有一定比例的真实历史遗存,携带着真实的历史信息。③历史街区应在城市(镇)生活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具有活力的地段。”
  正是历史街区在城市中的这种特殊地位,使得文化、经济、社会,生活等各种不同层面的诸多元素在这里不断碰撞又相互依存,它在相同量度的城市空间中拥有着相对最多的城市元素。这种特征恰恰符合了“MaxMix”竞赛主题的基础条件,于是历史街区便成了我们思考的落脚点。
  几经筛选,我们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了北京白塔寺地区。首先,从城市的角度来说,面貌日新月异的首都北京就是一个众多城市元素的矛盾统一体。它是一个古老又时尚的城市,京剧、胡同,紫禁城、“鸟蛋”、“鸟巢”、“大裤衩”等都可以是北京的代名词。它又是一个“多元化”的容器,诗意的山水画,随性的街头涂鸦,字正腔圆的京剧,自由动感的街舞,悠然的胡同三轮,所向披靡的大奔,宏伟的故宫,闪亮的国家大剧院,街边豆汁油条的小摊,金融街两边林立的企业大楼……一切的可能都会在这里发生。
  其次,白塔寺地区位于北京旧城区西侧原西城墙根下,因区内元朝时所建的妙应寺白塔而得名。它在北京城作为元大都的初始时就是非常重要的城市地区,几乎见证了北京城市文明发展的全部阶段。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这片区域容纳了各个时期传统的建筑及城市空间形式,其周边也已被现代化的城市建设重重包围。原住居民,外来打工者,小商贩、游客等各类人群汇聚于此,为“MaxMix”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图1)。
  接下来的思考就是为何要使MaxMix在该地区实现,换言之,就是MaxMix对于白塔寺这样的历史街区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从而达到其现实意义。我们首先对该地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由于高速的城市化发展,城市环境的污染,交通条件的恶化,商业利益驱使下的城市恶性扩张等等不利因素使得历史传统街区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白塔寺地区也难逃厄运,我们将该地区的现状调查总结如下:
  (1)街区内居民主体多为老年及低收入人群
  由于居住环境长期得不到改善,该地区留下的多是城市低收入人群。实际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大多是老人、孩童及外来流动人口。多数老人由于邻里关系和对故地怀念的情感因素选择留住在这里,但其子女却对该地区的依恋感情减少,同时由于街区内低廉的租金与联系便捷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大量外来流动人员。这样的人员结构组成不仅不利于历史街区传统文化及风貌的延续,反而加速了街区活力的衰败。
  (2)街区内居民居住条件较差
  街区内人口密度偏高,建筑大多数为砖木结构,损毁速度快,需要经常维修,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权属问题,房屋使用者的不断变迁及财力不足等原因,导致大量烂房、危房的出现,使得街区的物质形态整体呈现衰落消极的特征。
  (3)街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由于历史街区的特殊地位,使得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困难重重,交通、给排水、能源、通信、环境系统设施配置的整体水平较差,消防系统亦存在安全隐患。
  (4)街区内文化及商业资源开发不足
  妙应寺的白塔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藏式佛塔,该寺最初由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勘察选址,并赐名“大圣寿万安寺”。这当年占地16万m2的大规模寺院,如今香火的旺盛程度却远不及京城内其它各大寺院。当年依托白塔寺所形成的白塔寺庙会,也是当年京城中闻名的热闹所在,而如今也找不到了半点踪影,鲜有人知。这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无疑是一种遗憾(图3、图4)。
  基于以上几种街区现状的调查,我们认为,在该地区实现最大化混合的直接目的应该是激发当地的城市活力,并且使两者之间互为条件,相互促进。从而为街区的发展提供推动力,使街区自身成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运作起来,生生不息。
  “活力”一词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汉语新词词典》中的释义为:“①指旺盛的生命力;②借指事物的生存发展的能力。其词来源于生物学,生态学概念,意指生命体维持生存、发展的能力。”对于历史街区而言,活力源自于在其内部各类人群的不同行为活动。如何将不同类型的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为最大化的混合创造条件,将是激发街区活力的关键。
  我们在白塔寺地区选择了宫门口东岔和宫门口西岔两条具有代表性的胡同,它们位于阜成门内大街白塔寺西侧,与寺院仅有一墙之隔,整个胡同空间都处在白塔的视觉控制范围之内。其胡同形态不同于以往的规整网格胡同模式,它们在各自中部相交结合在一起,呈现独特的“×”型。由于其特殊的形态,产生了相对较大的开敞空间。就胡同目前所处的交通环境分析,这两条胡同不必分担车行压力,且胡同界面高宽比在1:1至2:1之间,尺度宜人,有着吸引活动人群的优势潜力。目前主要用途是此片社区的商业中心,业态以菜市

场,小型副食品、餐饮、服饰、五金店为主。以上诸多基地条件使它有足够的优势作为该历史街区活力的有力依托,从而达成“MaxMix”的目标(图2、图5~8)。
  在思考应对方案之前,我们先对国内一些已经实施的历史街区活力复兴案例加以梳理分析,得出了如下的问题及原因:
  (1)改造后功能单一,忽视街区活力的复杂性特征
  由于忽视了历史街区中多元素的混合状态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一些改造项目形而上的依据“功能划分明确、空间秩序井然”之类的规划标准,造成了在一些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出现功能分区单一化与用途纯粹化,破坏了活力形成的复杂性基础。
  (2)忽视了市井文化的主导地位
  对于像白塔寺地区一类的历史街区而言,所谓“下里巴人”的市井文化是该地区的文化主导,人们在这里生活、商业、社交、游憩,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然而由于一些历史街区改造的主导部门更倾向于为社会的所谓精英阶层积极开辟空间,从而忽视了这些原本活跃于城市中街头巷尾的市井文化。
  (3)缺乏对街区原住居民日常生活的关注
  历史街区内的原著居民是真正与该街区活力休戚相关的主体,他们在这里生活,工作,无数的生活场景在同一时空叠加与融合,他们本身就是能够激发街区活力的重要资源。然而很多街区经过改造之后,大型商业设施引入、街区危旧房改造、道路拓宽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却导致大量原住居民外迁和街区大量低收入社区的拆除。虽然大幅度降低了街区的居住人口密度,但由于街区内原住居民回迁难度很大,他们的意见感受被忽视,新建街区虽然有了崭新的面貌,但已是物是人非,传统风貌与活力失去了原味。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设计了针对宫门口东西岔这两条胡同的“MaxMix”方案――漂浮在“X”胡同上的屋顶。
  “X”胡同的名称来源于两条胡同的空间形态,“X”作为符号,有着未知性的象征意义。而在“X”胡同中,各种城市元素在其中的碰撞与融合也充满了未知性。它亦象征一种突变,我们希望它他代表着新生命源的创造和发掘趋势,就像将田园锲入城市肌体,摩天大楼扎入城市地脉一样,能够为城市的蜕变带来刺激,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典型象征之一,作品“漂浮屋顶”的形象来源于四合院建筑屋顶骨架的裸露形态,它抽象地表达出了原有四合院的建筑天际线,使人们依稀能够寻找到原有胡同空间的印记(图9、图10)。
  通过“屋顶”对于“X”胡同的植入,我们期望达到的目标是:
  (1)添加新界面,注入新活力
  这里不再是青砖灰瓦围合的密闭院落,而是剔透骨架搭建的平台。在此,我们试图通过屋顶对原有的功能空间进行垂直分层。界面之下是对原有建筑功能体块的重新整合,之上则增加了一个全新的开阔界面。这使传统街区中的屋顶功能产生了突变:它在保留并改善原有建筑功能的基础之上,增加了能够为人们提供多种活动的开敞空间,使得周围居民更多的现代生活消遣方式可以在这里实现。
  (2)模糊界面增强区域内各要素的混合
  “屋顶”界面是模糊的,模糊的界面不仅积极促进了各种功能要素之间的混合,而且加强了新功能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比如为界面上下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碰撞与衔接提供积极条件,为“漂浮屋顶”所形成的新景观与白塔寺及其周边社区传统风貌的相互渗透提供可能性等等。从而为人们增添了全新的视角来观察和体验胡同生活(图11、12)。
  (3)未完成状态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
  屋顶的“骨架”形式呈现出一种“未完成”的状态,这种“未完成”包含着无数的使用可能性,从而也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空间,引导人们参与其中,创造出参与者自己的多彩生活。最终带动街区周边城市活力的全面激发(图13、14)。
  最后,通过对此次概念设计的一系列思考,我们希望对此概念进行扩展,为历史街区活力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1)正确认识历史街区的角色地位,使其融入城市的整体发展
  我们应该根据各历史街区自身的文化、经济或区位特色来制定相应的街区发展目标。使历史街区在其所处的城市中扮演角色并做出贡献,例如对于居民原生态生活的体现或在城市中分担特色购物、特色观光的职能。这是确保历史街区未来发展成为整个城市文化和经济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2)改善居住条件,增强居民的参与性
  安居后方可乐业,住区居民拥有良好的居住条件是保持街区活力的基础条件。改善的方式应该尽量发动原住居民的主观能动性,不应单纯由政府或开发商包办。比如街区改造方案要以居民的利益诉求和建议为基础,经过专家的系统分析和整理,在技术,资金和实施机制等方面与居民共同制定计划,从而使政府,市场主体和居民都能够成为利益相关者并承担各自的职责,最后进入实施。同时,这种改造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可持续的,从而使居民与街区中的物质环境之间保持和谐统一。
  (3)尽可能保留原住居民,保留历史街区的人文特色
  尽量使街区中的居民留下来,生活下去并繁衍生息,继承自己的传统又能够享受现代生活带来的便利,这是保持历史街区原有特色活力的前提。
  历史街区与原住民两者之间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原住民久居于此,街区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与他们的生活都无法割舍,同时居民们也为街区传统风貌的传承,活力的发展贡献力量。历史街区的保护是与当地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应当试图激发起原住居民的自信心,要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所居住的街区对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和价值,认识到居住在历史地段还有一种责任: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民俗特色的环境中,同时又通过展示自己的生活让世人了解一种特有的文化传统。从而使居民都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对街区的保护中去,体现各历史街区不同特色的人文价值。
  (4)保护原有街区脉络结构
  正如我们前文分析的,历史街区的场所空间保持着宜人的尺度。行人可以在街巷中自由地穿梭,在小广场的座椅上休息漫谈。当人们尽情地利用这些资源时,他们获得的不仅是便利,更有良好的安全感。在这种尺度的场所空间中,人们愿意停留,聚集,每个角落都可以成为街区活力的生发器。在对街区物质形态改造的同时,要把握住历史街区各类公共空间的传统特征,切忌街巷的盲目拓宽,建筑的大拆大建,不然会导致其失去自身的肌理,历史氛围等传统特色。
  (5)保持街区元素的多元化
  简・雅各布斯认为,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她认为那些具有活力的街道和居住区,都拥有丰富的多样性。人的各种活动在同一空间的混合叠加有利于创造街区的多样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单纯依靠历史街区中原有的活力资源并不能满足区内居民持续增长的物质及精神文化需求。另外,历史街区是世人了解当地文化的载体,若仅仅作为生活空间也会使它的价值大打折扣。因此,要激发历史街区活力,实现历史街区的持续发展。应该注重在传统空间混合使用的基础上,适度引入新的活力元素,从而增强对外部人群的吸引力并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比如,把已经消失的或者已经不能符合现代生活模式的非物质形态的内容物质化;对那些存在过,但现已遗失的,根据记录资料等将其重现,最终以书籍、博物馆,会所等形式展现出来,以丰富街区物质形态内容,提升文化氛围。或者在恢复、调整街区内既有商业活动功能的基础上,适度增加旅游业,商业等新业态的进驻。但对新业态应慎重选择,要选出最有特色的部分,使街区的传统技艺,特色餐饮同时得以展示。这样,在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的前提下,一方面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经济来源。另一方面也能使人们共享文化遗产。从而使历史街区活力源源不断地产生,随时代的变化不断成长发展。
  创造条件使城市元素最大程度的混合是激发历史街区活力并使之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本文不仅希望可以对一次“MaxMix”的尝试过程进行梳理,也希望对如何更好地激发街区活力在这里抛砖引玉,以期为达到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传统风貌的复兴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
  3 赵丽丽,王成武,朱旭,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利用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7,33(6):20
  4 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5 史蒂文・蒂耶斯德尔,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M]张玫英,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 杨宏烈,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301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