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人为本”理念在人力资源中的重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运用经济学来分析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对经典经济学理论的质疑提出人本性的假说,并指出人的种种恶行来自于学习的智障和社会结构的困境。并提出只有通过“干中学”,才能使社会和经济走出人的学习智障和社会结构的困境。
  【关键词】经济学;以人为本;干中学;学习智障
  
  引言:在中国历史上,“人”和“民”有时通用,人本也即民本。但在当代,作为一种哲学价值观,人本和民本又是不同的。前面指出,人是相对于物和神而言的。人本是讲人与物、人与神的关系,而民本则是讲人与人的关系。民是相对于官而言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是中国儒家政治哲学的集中表述。
  1 “以人为本”理论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直接解释是以人为“根本"。严格意义上说,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管理,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其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1.1 以人为本的管理主要是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的指导思想。
  1.2 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展开。
  1.3 以人为本的管理致力于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以人为本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提高企业知识生产力的重要条件。企业的知识生产力指企业利用其知识资源创造财富的能力,是适应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管理方式,是建立企业中人与其他要素良好关系的必要条件,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
  2 以人为本思考经济问题
  2.1 人――经济系统中最核心的要素
  人不仅是经济系统的最基本要素同时也是经济系统的主体,而以往经济学研究中对人的研究可以说很不充分,甚至看不出人才是经济活动的主体,而事实上经济系统中最具决定性的核心要素就是人。
  2.2 创新性劳动――人的本质特征
  如果从整个历史来看,其唯一的统一趋势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总体是上升的,当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成员都在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很可能造成整体的不经济。另外关于经济增长的模型和种种历史事实使我们更有理由相信,社会的进步并不来源于人们不停的追求,而是来源于人的劳动――在生产的过程中通过“干中学”在不断积累实践知识的同时对生产和知识本身进行了“创新”。
  2.3 知识流和信息流――经济系统发展趋势的核心指标
  知识是创新性劳动的核心,没有知识的积累和增加,创新性劳动就无从谈起。知识是当前唯一的无穷无尽的资源并且有良好的外部性效应,相对于经济学的“机会成本”的概念,知识可能给个体带来无穷的“机会收益”。
  3 人本性和学习假说
  3.1 人本性假说
  经典经济学的定义:人都是尽可能使自己效用最大化的,并以此作为经济学研究的起点。经典的经济学的理论认为人性本恶,如果条件允许,任何一个个体都应该想成为所用资源的垄断者和社会政治的独裁者。
  3.2 人学习的假说
  人都是通过自身来学习的。人必须通过身体来获得必需的生存资源,人的学习特性:①人的学习是复杂的多感式模式性学习: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五感是同时开动的,所以人接受的信号不是一个单纯的符号,而是一个综合的信号环境包。②本能学习:人身体有一种所谓味觉麻痹症的效应,如果人是仅仅通过身体来学习的话,就必须给以更激烈的刺激。③模仿学习:人的学习是一种习惯惯性,在遇到困境时希望获得帮助,甚至造成对权威的依赖。同时,这使一定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相对于环境的发展变化有一定的时滞效应。④“干中学”: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人不断的积累知识,不断的提高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并逐渐形成一套科学的学习体系:系统的接受教育,训练和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建立科学的学习体系。
  3.3典型的学习智障和结构性困境
  社会性的结构性困境主要是来自于大众的分类效应:即拥有一定模式的情况或人是对社会有益的,而拥有一定模式的情况或人是对社会有害的。而这种分类一旦确定,在整个社会内就会形成一种很强的心理暗示,这就会对相应的被分类对象造成很难改变现有状况的困境,而单向度的发展,就是学习智障的根本来源。
  3.3.1 瘾君子式:在人的本性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人的生活会更加变得依赖于满足肉体刺激。
  3.3.2 归罪于外:人在面对强大的责任和心理压力时也常常有归罪于外的做法,或当两个人的行为模式不同而又发生矛盾时,就会产生对对方恶意的猜测。
  3.3.3 功能弱化和熟练式无能:人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相对生活的固定性,人的很多能力弱化了。而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就会形成各部门的沟通困难和人才流动的困难,同时整个社会各部门的工作会更趋向于程序化甚至机械化,导致整个社会的创新环境僵硬。
  3.3.4 味觉麻痹症和社会压力:人的本能学习会给人造成一定的味觉麻痹症,就会形成一种相互攀比的风气,这样人生活的成本越来越高,整个社会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沦为瘾君子,越来越多的归罪于外的行为。
  4 人的学习状态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也许一个单纯的个体对社会整体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并且他的行为和发展可能完全依附于他的生存环境,但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却是决定于人的本性的。
  4.1 模式人及其社会
  模式人的主要学习方式就是对一定事物进行模式划分,其对事物的分析和评价方式通常是以简单的是非逻辑。模式人的学习就是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和相信。知识的探索和增长是被动式的,它往往要靠意外和天才来推动,而新诞生的知识一旦与当前的权威发生冲突,就很难被保存。模式人是人类发展的必经阶段,由于生产力和知识积累水平的限制,人类社会的积累和发展必然从模式人开始。可以认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是模式人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4.2 目标人及其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是典型的目标人社会。目标人为实现某一具体目标不断的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并重视积累知识并能将的知识进行科学的分类和系统化。可以说目标人是在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进行“干中学”的,对社会知识的探索和增长是主动的。模式人社会中桎梏新知识发展的核心――权威,在目标人的社会并没有消失,而是被目标人自身的目标和现有的知识体系取代。
  4.3 亚学习人和知识经济
  要从目标人的社会进化到学习人的社会还要有一定的过程,这一过程要由知识经济的发展来完成,我们将这一中间过程中人的学习状态称为亚学习人。亚学习人会带有一定的目标人和模式人的特点,但区别在于亚学习人将知识放在第一位,重视创新性劳动,重视团队精神,这些与当前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培养人才的标准是一致的。
  5“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是指经营者或管理者的一种领导方式或理念。以人为本的直接解释是以人为“根本"。严格意义上说,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其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以人为本的管理主要是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展开;以人为本的管理致力于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以人为本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提高企业知识生产力的重要条件。企业的知识生产力指企业利用其知识资源创造财富的能力,是适应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管理方式,是建立企业中人与其他要素良好关系的必要条件,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以人为本的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人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人是能动的,与环境是一种交互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是可以协调的,将企业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可以使得员工实现自己目标,在此过程中,企业进一步了解员工使得企业目标更能体现员工利益和员工目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543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