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原理管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其忠
现代社会人类面临两大问题,即生存和发展。纵观历代养生学专著、专论,就较为公认、公允者综合如下。
天人相应,老子所谓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出了人处于天地之间,其生命活动与宇宙自然密切相关。中医养生学得益于这一思想,视天人相应为养生的最高境界。《吕氏春秋・尽数》指出:根据自然变化规律,人可主动进行调摄,趋利避害,以获长寿。早在《黄帝内经》亦有类似养生学思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云:“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明确指出了季节气候与精神情志相感应的关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更是专篇讨论由于四季气候变化而养生调神随之有别的具体内容,其中对起卧、穿戴、发型、饮食、情志、运动等均有明确提示。
动静结合动者属阳,静者属阴,动静相宜,阴阳协调,是生命变化的内在依据。中医学基于对动静的哲学认识,赋予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具体内涵。就人体的物质基础与生理功能的概括而言,人体可分阴精与阳气两大类别。阴精主静,为人体营养之根源;阳气主动,为人体运动之根本。一阴一阳,一动一静,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他如兴奋与抑制、清醒与睡眠、运动与静止、分化与合成等,均与阴阳动静协调有关。诚如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类经图翼・医翼》所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养生学中所云之静,多指“一则身不过劳,一则心不轻动”(清代张培仁《妙香室丛话》)。笔者以为,形须常动,神须恒静,动静结合,以静为主。此“静”者,非指形不动也,而指心静神宁,即便形动之时,也应于神静为先。
形神兼备形与神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观念。广义的形,泛指一切客观存在的有形之物。广义的神,当指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外在表现及内在规律。这一哲学概念引入中医学理论,用于对人体生命运动进行高度概括。形,在人体即为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以及气血津液等生命物质。神,在人体即指情志、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以及生命活动的外部表现。形神对于生命的重要性,诚如《上古天真论》所言:“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形神兼备观,落实于养生保健,须做到既注重养形,亦强调养神,且养神更须先于养形,即所谓“养生先养心”。在中医理论中,喜、怒、思、悲、恐等五志虽分属于五脏,然总统于心。诚如明代张景岳在《类经》中所说:“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心为藏神之脏,养生先养心,即养生先调神。中医学素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之说,强调神的健旺饱满是身体健康的必要保证,神的活动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动静与形神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辩证关系。形是动静变化的物质基础,神是物质动静变化的表现与主宰。大体而言,养生应动静相济,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者为健,静者为康,形神合一,尽终天年。
辨体调补合理调补是中医养生的特色之一。无论是用药进补,还是以食调补,均需辨明体质、证情、时节、地域等诸多因素,根据每个个体的具体情况施以不同的调补手段。大凡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失养、劳累过度损伤、病后体虚待复、年迈形神不支等,均可施以调补。合理的调补有利于养生,漫补峻补不利于健康,甚则反而生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951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