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内部控制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小娟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电力企业的深化改革,我国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变得越来越激烈, 如何加强电力企业内部的控制,减少决策失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摆在我国电力企业面前一个艰巨的任务。完善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含义,然后分析了目前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现状,接着构建适应于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提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策略。
关键词:电力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电力企业面临的压力增大,遇到的挑战也日益严峻。企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要减少和避免这些风险的发生,需要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而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对于改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含义
从狭义上讲,内部控制是从内部牵制出发,由企业管理人员通过经营管理实践,并由审计人员总结而成的一种自行调整和自我监督体系。一般而言,内部控制由企业管理人员制定的协调体制和组织体制两方面组成。从广义上说,内部控制是管理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但是不能把内部控制与管理混为一谈。管理涵盖的内容更为广泛。内部控制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有不同的诠释。为了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性,保证管理决策的准确性,促进企业的业务有规律有秩序地进行。
二、当前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内部控制体制不够健全,执行力度不强
目前,电力企业尚未建立类似COSO权威性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主要原因在于许多电力企业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全面,内控意识比较淡薄,对建立内部控制体制的重视度不高,缺乏统一的内部控制指导依据。同时有些虽有制度,但由于执行力度不强,致使内部控制制度局限于形式,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和作用。
(二)内部控制股权分配不合理
电力企业的股权主要由法人股,国家股和社会股组成。其中社会股持股份小,数量多,政府由于身份和能力的限制,只能通过代理委托的方式,把部分股权转交给企业的管理人员。同时,企业的管理层成员和董事会成员集中重叠, 形成了内部控制权责不清,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等现象频繁出现。此外也因激励和约束措施的缺乏,导致企业管理者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急速膨胀,造成了企业内部人员控制不力。
(三)内外控制监督乏力
由于缺少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致使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不能被及时发现,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有的企业虽设立了内审监察部门,但往往只注重表面上的“财务监督”与纪检监察角色,造成内部控制监督职能弱化,无法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企业外部监督体系,由于长期的职责交叉,各管一段,客观上形成谁都不负责任的混乱局势。
三、电力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分析
电力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因此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即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完整的评价主体应包括内部评价主体(管理层、内审部门及其他员工)和外部评价主体(注册会计师和监管当局)。电力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客体是指内部控制评价的实施对象,即对什么内容进行控制。内部控制评价客体的确定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全过程性原则。从时间范畴看,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因此还要将内部控制评价作为一个过程,内部评价应贯穿于企业日常业务和企业业绩评价中。从空间范畴看,内部控制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进行的控制,包括对计划、营销、供应、生产、销售、财务等方面的控制。因此电力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应当打破传统内部控制的狭隘性,由局部的会计控制、财务控制扩展到整个企业的生产过程的控制。分层次原则。内部控制体系分为企业层面和业务层面。在企业层面和业务层面都应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五个方面加以控制,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时,评价内容也会有所不同。
三、电力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是一个较为前沿而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因此,合理、恰当地定位是顺利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构建电力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其内容是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研究分析,设计出用于评价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各项指标的名称、内容、标准、权重等。图1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由于电力企业所涵盖与涉及的经济业务较多,因而其是一个审批、计划与执行的过程。因此,为提升电力企业服务质量,促进企业获取较大经济利益,企业应促使上下级之间、相关部门之间的形成相互制约,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积极构建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减缓当前市场经济环境对电力企业所面临的发展压力及
面临的挑战。同时,我国电力企业还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促使ERP与企业财务控制的融合与互动。
参考文献:
[1]郝荣娟.《内部会计控制在 电力 企业 中的 应用》[J]现代企 业 2005(10)
[2]单丹.《我国电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若干问题的思考》 [J]审计与理财 2007(4)
[3]彭文君,史君英.《融于管理机制的电力企业内部控制设计 》[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2007(12)
[4]李韩房.《电力企业内部风险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 现代电力 200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601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