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美学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基于美学研究对象——审美活动的视角,对会计美学研究对象和会计美学范畴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会计美学研究对象就是欣赏会计知识的活动;会计审美客体是会计审美主体专门建构的会计审美课程或研究专题,审美主体通过审美过程获得愉悦和美感;只有先有会计美学实践活动,才有可能逐渐推动会计美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其次发现,会计审美活动中生成的会计美属于科学美的领域,会计审美范畴包括平衡美和中和美,具体表现为会计静态平衡的对称美和会计动态平衡的对立统一美、会计政策选择结果和地位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中和美。提出会计美学研究可以助力专业课程知识的整合、学科交叉培养、通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会计教育达至美好。
【关键词】 会计美学; 美学对象; 审美活动; 平衡美; 中和美
【中图分类号】 F230;B83-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9)12-0002-10
一、会计美学研究对象
(一)美学及其研究对象
会计美学研究对象追溯到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美学的基本问题产生于柏拉图之问“美是什么”这样一个哲学思辨性质的问题,这里所问的美,不是具体美的事物,而是使一切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根本原因。古希腊被认为是西方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1750年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嘉滕首次使用该词,并出版《美学(Aesthetica)》一书,以此标志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鲍姆嘉滕之后,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德国古典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西方近现代美学三个重要阶段。直到19世纪,美学在传统古典艺术的概念中通常被定义为研究“美”的学说。现代哲学将美学定义为认识艺术、科学、设计和哲学中认知感觉的理论和哲学。从学科特点而言,美学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的学科。根据教育部学科分类,美学是哲学的二级学科。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存在,距今也只有260多年的历史。因此,美学研究对象至今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从柏拉图对美本身的追问开始,到美学学科产生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美学就是探讨美的本质和规律的哲学。鲍姆嘉滕[1]创立对“感性认识的科学”——“美学”或“审美学”,使美学研究对象从客观美的本质偏移到主体的“感性认识”上来。康德对该词的含义进行了改造,对与人的情感功能相对应的审美判断、审美心理和审美心意等进行了更为深入系统的探讨,从而把美学研究的重心彻底地转移到对审美判断、审美关系、审美主体心理结构的分析上[2]。黑格尔[3]直接将美学命名为“艺术哲学”或“美的艺术哲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实用美学、日常生活美学、环境美学兴起,西方美学已经成为“超越艺术”的美学,其研究对象从艺术拓展到整个人类生存活动和文化实践的所有领域[4-6]。可以说西方美学在研究对象上经历了一个从美到(纯)审美(艺术审美和自然审美)、到艺术、再到泛审美(艺术、环境、身体、生活、文化等)的一個历程。美学在西方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大审美学”了。
中国美学界对于美学研究对象的看法纷繁复杂。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两种代表性观点:美及美的规律和艺术[7];80年代新增了四种观点:以艺术为中心的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8],美感经验[9],美、美感和艺术[10-11],人类的审美活动[12-17]等;90年代又出现了“审美现象——审美活动”[18-19]的观点。目前越来越倾向于把人类的整个审美活动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审美活动还包含审美活动的形态和外显,是“审美活动与审美现象的统一”[20]。主要的审美领域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技术美等,审美范畴有优美、崇高、中和、悲剧、喜剧,丑与荒诞、浓郁与飘逸、空灵等,并出现了生命美学、环境美学、身体美学、生态美学[3,15,21]等美学分支,形成了如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否定主义美学、怀疑论美学、认知美学等众多的派别。
(二)会计美学及研究对象分析
会计美学研究在我国历经30多年,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反复。我国会计学者范春吉[22]首次将会计学与美学相联系,从“艺术”的广度和深度上评价西方“会计是门艺术”的说法之合理性,并提出使会计成为审美对象、加强会计美学研究的建议。罗勇[23]甚至认为有必要将会计美学作为专门会计学科独立研究,并提出建立会计美学学科体系的初步设想。虽然该建议受到高允斌[24]的质疑,但先后仍有多名学者对会计美学[25-27]、会计领域审美活动和会计美的形态或规律[28]、会计美学研究对象及其必要性[29]、会计审美意识及美感经验[30]、会计美学理论体系[31]、审美类型[32]等进行了艰难的探索,至今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成果寥寥。
美学从出现到现在已经逐步形成了音乐美学、建筑美学、戏剧美学、环境美学等学科分支,但是会计美学似乎不能像它们一样拥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会计工作美、会计人员素质美、会计教育美[32]是否就是会计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否有必要纠结于独立的会计美学学科体系建立?笔者认为会计美学研究价值不应受到质疑,但应改进以往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出发点。
美学是一个感性认识的科学,要进行审美活动,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审美过程一个也不能缺少。若以会计实务工作作为审美客体进行研究,显然缺乏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感受和欣赏,审美活动很难发生,因为会计实务工作是一个高度保密的工作,其过程不允许被人欣赏,也就有了会计信息不对称一说,其美学价值也很难被发现或认同,所以必须有这样一个主体,能对会计进行审美,才会诱发会计美学的创立,而这样一个主体可能更容易在会计教育教学和研究中发生。另外,唯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是可以被公开查阅的。因而,可能产生审美活动的领域预计在审美主体对会计知识的欣赏过程中(这个过程不是以传授会计专业知识为目的的)和对财务报告披露结果的鉴阅中,而不是“无所不在”的“全方位”的美。会计工作美、会计人员美、会计教育美等因缺乏审美主体可能只是一种自娱自乐。同时会计实务工作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像一首诗、一部剧、一座建筑、一幅画一样被鉴赏、被愉悦,而是经济工作的需要,至少目前如此。但审美活动实质上是一种精神活动,因为美是精神领域抽象物的再现,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因此,会计实务工作中很难产生审美活动的需要并实施审美过程。要想继续对会计美学的探索,应将眼光探向会计教育教学和研究过程。 因为美学学科的确立源自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存在论模式,它决定了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所研究的问题域是主体与对象及其关系。以我思主体的趣味作为评判诸存在者的标准,对于美学学科而言是决定性的,这就是为什么美学被称为“感性的逻辑”[33]。感性学或美学之于感性和感受就如逻辑之于思维,其前提就是主客二分。但是,有了这种区别就一定有美学吗?会计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也有认识主体的存在(师生),但这并不是审美主体。因此,区别“认识主体”和“审美主体”进一步决定了会计美学是不是可以称之为“学”、是不是理性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康德美学确立了审美主体,认为能够进行愉悦的鉴赏判断的主体就是“审美主体”,被判断的对象就是“美的”事物——审美客体。鉴赏判断是人类理性中关于愉快与不愉快的情感能力的部分。这一独立的情感能力是审美活动得以可能的前提,是审美主体的本质。这对于美学学科的成立而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34]。因此学习会计知识和欣赏会计知识涉及的是不同的主体——认识主体和审美主体,欣赏会计知识的活动才是审美主体发生的,学习会计知识的活动则是认识主体发生的。现在学校会计教育教学主要是会计知识的学习,少有甚或没有会计知识的欣赏。
作为会计美学的研究对象——欣赏会计知识的审美活动应该如何发生?初期需要靠我们主动去研究开发这样一门或几门欣赏会计知识的课程或一项专题,并通过真实应用于某一场景(如教室、研究室)来实现。同样查阅财务报告和欣赏财务报告也需进行如上的区分。因此,会计美学中的审美客体应该是这样一些待研究开发的会计审美课程或研究专题,会计的对称美、平衡美、简练美、连贯美、节奏美、秩序美、抽象美和一致美[25,31],直观美和内在美[28,32]等是审美主体进行审美活动的结果而不是审美客体本身。
审美客体作为认识对象和其他对象的区别在于对象性的存在。康德认为审美判断必须有其对象,美学之所以可能的前提是有经验对象(此在)。因为只有对象性的存在是与现实性、确定性、当下性,即与具体的知觉和具体的思维联系在一起。根本不存在抽象的、超验的“存在”,凡存在必是且只能是具体之物的存在。在美学上没有抽象的“美”,只有具体的“美”。鉴赏是“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做评判的能力。一个这样的愉悦的对象就叫做美”。“凡是那没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就是美的”[35]。被亚里士多德等关注的构成客观事物存在的诸多感性因素,如色彩、线条、结构、比例、有机整体性、对立统一性等等,并不是成为审美对象的充分条件,这些因素与其说是美的原因,不如说是审美的结果。只有让对象呈现出审美对象所应具有的存在论性质,才让主体的感性因素转化为审美客体的构成要素,因此,审美客体是审美主体建构出来的,这种由主体建构出的合目的性的形式,才成为“审美对象”[36]。
再者,不是美的存在引起了人们的审美活动,而是审美活动把客体对象变成了审美对象,变成了美的对象或丑的对象。因此,这一待开发的课程或专题研究应在培养方案中成为一个组成部分并加以执行或作为一个研究者的审美对象。只有当审美主体(师生或研究者)通过审美过程(课堂教学或研究)去鉴赏审美客体(会计知识欣赏课程或研究专题),审美客体才会反过来给审美主体以愉悦和美感。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是一个双向的关系,不可能单一存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建立了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系,颠覆了康德美学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思维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从审美主客体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去求解美学之谜的全新思路[37]。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是同时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主体的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地得到发展和提高。审美主体是精神性主体与实践性主体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揭示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38]。没有离开客体的美,也没有离开主体的美,美只能从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去寻找,美在审美关系当中才能存在。凡是没有同人建立对象性关系的事物,都不可能是人的审美客体。从未离开人和人的活动抽象地谈论作为对象美的问题,我们说某种东西是美的是因为这种东西对人有一种特殊的精神意义,这种意义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审美活动是比美这一范畴更具优先性和根本性的美学基本问题。亦即只有先有会计美学实践活动,才有可能逐渐地推动会计美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一般美学如此,音乐美学、建筑美学、戏剧美学、环境美学等莫不如此。“无论在东方和西方,美学思想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15],但美学学科才只有260多年的历史。
(三)会计美与审美活动
如果要进行这样一门会计知识欣赏课程的开发或专题研究,主体会感受到美吗?也就是说会计美学实践或审美活动是否一件无果的事情?什么是会计美?
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索主要从精神意识、客观事物本身兩方面进行,表现为美是理念[39]、美在感受[40]、审美判断四契机(质、量、关系和情状)[35]、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3],以及美在于事物的形式的统一[41]、美在关系[42]、美是生活[43]等。
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索主要从善、道和禅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如孔子、孟子的以善为美,荀子的“无伪则性不能自美”;墨子的审美活动以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基础的“非乐”美论;老子、庄子的道是大美、道渗透在一切具体的美的存在当中、道是客观存在的最高的绝对的美;禅宗的“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境界就是美等[21]。中国当代对美的本质的探索表现为四个学派:主观论[44]、客观论[45]、主客观统一论[46]、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论[47]。
美是人与外部世界价值关系的反映,是主客观的统一,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研究“美”的问题不应该以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而应该依照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人与世界的关系不是外在的关系,而是人融身于世界万物之中,沉浸于世界万物之中,世界由于人的“此在”而展示自己[48]。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美不自美,因人而彰[49];也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15],心不自心,因色故有[50]。美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美感不是“主客二分”关系中的认识,而是“天人合一”关系中的体验[15]。美离不开人的审美活动,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亦即审美对象,美在意象。研究开发欣赏会计知识的课程或专题,并真实地发生于某一场景(如教室、研究室),就是构建会计美的意象世界,就是审美对象,美即在此中。 二、会计美域与审美范畴
(一)会计美域
会计美属于科学美的领域,其具体的表现形态是平衡美和中和美。
人们对于科学美的直接领悟,并不是理性思维的结果,而可能是唤醒了存在于人类灵魂深处的无意识区域的原型。科学美既不是自然美,也不是社会美,因为它们并不是人们从自然界直接感受到的美,也不是社会生活的美。科学美离不开科学家(观察者)。科学理论、数学公式的一些内在性质激起观察者的审美反应,将审美价值投射进科学理论中,就成为美[51]。科学公式和理论,如牛顿的运动方程、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其表现形式——逻辑的“真”就是形式美,其体现的永恒的“真”是“最终极的美”[52]。会计学是一门关于“数”的科学,数学本身是美的。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说,数学关系是美的源泉[53];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说,“我的方程式是美的”[15];美国数学家富勒说,如果结果不是美的,一定有什么地方错了[54]。因此,我们何尝不能感受到会计恒等式、复式记账法具有的天然的科学美。通过对会计知识的观察和体悟,会计精髓或会计美体现为平衡与中和之美。其中,平衡是基础,让我们理解了会计;中和是灵魂,让我们精通了会计。
(二)会计平衡美
1.平衡及其特性
哲学平衡观是指事物同外界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适应、互相协调的关系,保持相对稳定的恰当比例,是这种关系的主要表现。早在两千年前,我国古代的《易经》等就提出了阴阳平衡的思想。阴阳平衡,“不失其序”,自然界和社会就安定正常;阴阳失调,“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就会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进而引起社会动乱[55]。在自然界的现实生活中,在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关系处理中,都会涉及“平衡”这一概念和范畴。如“天体”平衡、“宇宙”平衡、“太阳系”(银河系)平衡、自然界平衡、生态平衡;社会各利益集团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心态平衡;生命个体的内部系统平衡等等。
恩格斯认为平衡“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任何具体运动“都是为了确立相对静止即平衡的一种努力”,运动中的平衡是由“显著差别所决定的平衡”,“单个运动趋向平衡,而总体运动又破坏单个平衡”。在自然界,“宇宙中的一切吸引和一切排斥,一定是互相平衡的”[56]。如马克思所说,虽然社会处于不平衡的动荡阶段,但是平衡仍然“作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自然必然性起着作用”[57]。欧洲哲学史中,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第一个提出“就宇宙的规定性来说,它的组织通常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的体系”[41]的思想。
然而,恩格斯也强调“一切平衡都是相对的和暂时的”[56]。无论一个事物的发展多么平衡和协调,这种平衡和协调都是相对的,其中必然包含着某些局部或方面的不平衡和不协调。正如马克思所说:矛盾双方的比例“实际上从来不会一致,如果它们达到一致,那也只是偶然的现象,所以在科学上等于零,可以看作没有发生过的事情”[58]。平衡就如昙花一现,短暂,难得,大多数时候是不平衡状态。
平衡和不平衡互相依赖,互为对方存在的前提条件;互相包含,互相制约并互相转化。马克思认为:事物内部“各式各样的不平衡具有相对独立的性质,并且因为这些不平衡会彼此接连不断地发生,所以它们会由它们的相反方向,由它们互相之间的矛盾而互相平衡”。如果各个不平衡的总和在一定条件下冲破客观平衡幅度,那么平衡的强大制约作用就会在事后作为一种内在必然性而自发地把它“拉回”到自己的幅度中来,即事物整体的平衡“是作为它们的矛盾的不断运动的结果”[58]。
2.会计平衡的多样性与特殊性
在会计学中,平衡无处不在,是贯穿全部会计知识体系的精髓,也是促使会计美学得以發展的一个根基。从交易事项发生的时间顺序来看,有初始的静态平衡(静态会计恒等式),有过程中的动态平衡(动态会计恒等式),还有经营期末的新的静态平衡(资产负债表)。从会计服务领域来看,有记账平衡(复式记账法),有经营过程中的平衡(盈亏临界点),有兼顾全面的战略平衡(平衡计分卡)。既有自身的平衡机制(复式记账方法、资产负债表、会计恒等式),也有依附于经营过程所取得的平衡结果(盈亏临界点、利润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相宜。所有的平衡都决定于经营结果的平衡,没有经营结果的平衡,持续经营将无法存在,会计作为过程的反映和观念的总结将失去存在的价值。通过对平衡的把握,可以全面地了解交易事项、掌握会计知识体系,也体现了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会计平衡具有特殊性。会计上的静态平衡是无条件的绝对平衡,是平衡的特殊形式,不同于哲学上的动态平衡概念,表现为复式记账法、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表等,因为这些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表现方式而已。比如对每一项交易事项用借贷复式记账法记录的会计分录,都必须符合“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规则,因为借贷二字反映了每一项交易的两个方面:来源和去向,即交易的资金来源和交易的存在形态;资产负债表无论在何时编制都必须是平衡的,因为它反映的是资产这一事物的存在形态和资金来源两个方面。
而利润表则不然,利润表体现的是一种动态平衡,反映了特定期间的经营过程和结果。不同时点经营结果不同,据此编制的利润表其结果也是不同的,初期的支出大于收入、特定时点的收入等于支出、最后的收入大于支出。也就是说,会计上的动态平衡体现了哲学平衡观的特性,与哲学平衡观的内涵和外延达成一致。
3.会计平衡美的表现
(1)会计静态平衡的对称美
平衡作为美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各个方面都有体现。从古至今,人们对平衡美的追求从未停止,从埃及金字塔到法国埃菲尔铁塔,从印度瑜伽到中国的太极,无不体现着平衡的独特魅力。平衡之美更容易从构成艺术中表现出来,比如对称。对称是事物中相同或相似形式因素之间相称的组合关系所构成的绝对平衡,是平衡法则的特殊形式。自然界中的叶、大部分动物及人都是对称形态[59]。例如中国古代皇宫布局多用对称形式显示其稳定及宏伟规模,装饰图案中对称的运用更是比比皆是。美国文艺心理学家朴孚研究过一千幅名画,发现每幅名画都含有“不对称中的对称”“不平衡中的平衡”,即“代替平衡”的原则。对称平衡的布局能产生庄重、严肃、宏伟、朴素等艺术效果。会计中的静态平衡更多地体现了对称美,如会计恒等式的“资产”和“权益”、借贷复式记账法的“借方”与“贷方”、资产负债表的左方和右方等。 (2)会计动态平衡的对立统一美
会计动态平衡体现了平衡与不平衡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之美。如同苏洵散文所体现出的犀利与委婉、雄刚与温淳、工整与变化、凝练与生动的对立统一美一样[60],利润表的动态平衡哲学来自于盈亏这一对立统一概念在企业经营中的现实平衡——盈亏平衡,即企业持续经营的最低要求。尤其是多步式利润表体现的更为明显,从营业收入一步步递减成本、费用、损失、支出、税金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企业持续经营所历经的盈亏动态平衡的实现过程,貌似一段经营成果的“录像”,由盈亏平衡——盈亏不平衡——新的盈亏平衡。新的盈亏平衡不是原有平衡的机械恢复,而是以新的经营成果在新的经营期间的展现。盈亏平衡——盈亏不平衡——新的盈亏平衡这样三个阶段往复循环、不断展开的经营过程,也是一种由量变到质变(亏损到盈利的变化)的过程,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总趋势。会计只有正确掌握了动态平衡的特性和规律,才可能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准确的参谋决策。盈亏不平衡的积极作用在于促进建立更高级的新的盈亏平衡,推动企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把握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对促进企业发展、正确认识经营中的矛盾和解决矛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会计中和美
1.中和的含义
会计美还表现为中和。什么是中和?会计有中和美吗?
柯汉琳1994年首次提出“中间范畴”的美,继而认为“在美的现象世界中,如果我们把优美和崇高看作两对立面的美(即美的两个极端)的话,那么,中和之美就是它们之间的中间状态的美”[61],并提出在哲学意义上应将“中和美”确立为审美范畴[21]。
《中庸》首章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种中和观已兼意志论及宇宙社会论,后人谈中和者,大致皆从此开始谈起[62-64]。“喜怒哀乐”是人的情感表现,在它们尚未表现出来时,是人的一种适中的内在本性。然而,蕴于体内的情感总是要发之于外的,这是人之常情。“发而皆中节”,这就是儒家主张的情感的抒发要有节制,只有保持一定的“度”,才能达到和谐的美。“执其两端,用其于民”就是把中和看作两个极端的中间状态。所谓两端,郑玄注:“过与不及也”(《礼记正义》)。朱熹解释“中”字也说:“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论语集注·雍也》)由此可见,儒家“中庸”的中显然取矛盾对立两极的中间状态的意义。
以“和”为美,以“中”为尺度的“中和”之美,是我国古代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它以其深厚而独特的美学内涵影响了古今几千年中国人的审美思维。一般认为,中和美指的是一种内部和谐而又温柔敦厚的特定艺术风格。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中和”的概念,其文艺审美透露出其“中和”美的观点。“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孔子“中庸”原则在美学上的具体运用[11]。孔子认为,诗、礼、乐是达到“中和”美的审美境界不可缺少的条件,从其对诗、礼、乐的态度及其文艺审美倾向可以看出孔子追求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中和”之美。在中国美学史上,王国维在《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一文提出“古雅”这一审美范畴,明确试图在优美与崇高之间寻找中间范畴之美,认为古雅既非优美,也非崇高,而是处于两者之间的另一种美的形态。
亚里士多德在谈论艺术和美德时,也曾提出过“居间者”的概念。“美就是一种适中”,“美德是一种中道”[21]。“德性是一种适度”,“过度与不及都是恶的特点,适度则是德性的特点”,而“德性是两种恶即过度与不及的中间”[65]。承认作为中间状态美的中和美的存在并给予一个重要的、有独立意义的地位,正是辩证的体现。因为辩证法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既强调对立面即两极的互相对立、互相依存,又强调对立面的运动和互相转化,而有转化就有“过渡”,有“过渡”就有不同于两极的中间状态存在。黑格尔指出任何对立面都在运动中不断地“变”,不断地互相“过渡”。例如,“有”与“无”,有过渡到无,无过渡到有,在互相转化即“变”的过程中,它们之间就形成一个“过渡阶段”,也称为对立面的“界限”、“中介”或“第三者”。“界限是中介,通过这个中介,某物与他物既是又不是。”“界限作为它们每一个的非有,是两者的他物”。“无论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谈到有与无,都必定有这第三者;因为有、无并不自为地继续存在,而只是在变中,在这第三者中[66]”。恩格斯认为:“辩证法不知道什么无条件的普遍有效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且使对立互为中介。”[67]
“中和美的特殊位置处于优美与崇高两种对立的美互相向对方运动的过渡阶段、中间阶段,这决定了它既不是两个对立面的任何一方,即既不是优美也不是崇高,却又包含着优美和崇高两极的特点……”[21]。“中间状态的美”弥补了西方美学“优美”和“崇高”之间的美的状态被忽略的问题,而“中间的美”恰恰是理解中国传统美学的关键所在。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美学,“中和美”接通了中国传统的“中庸”范畴,是对“矛盾对立两极的中间状态的描述”。柯汉琳认为中和美也是变动的,并且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联,中和美的最佳境界是“和谐”,体现出对“度”的把握,“适度”是实现中和美的原则[21]。“中国古代之所以如此看重中和之美,说到底是因为古人认为阴阳相交、刚柔相济乃宇宙的根本法则,而中和是其表现,顺之则吉,逆之则凶。可见,中国古代中和美的理想同古老的宇宙哲学观是息息相通的。”中和是儒家所向往追求的一种理想的境界。
2.中和与平衡
中节是中和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21]。和是中的功用,所以中节为和。因而,中和是为人处世的最根本原则。王阳明亦用良知来解释中和,认为“未发之中”即良知也,“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中”只是天理,“知得过不及处,就是中和”[68]。因为中节,林国雄认为中和还包括具有冲刺力或具备鼓励敬业精神的“致中和之力”,即一种人的“主动中和力”,如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所講“天之道,其尤张弓乎!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观上,过度和不及都是恶行的特征,只有适度才是美德的特征和道德的标准,这种看法与中和的中节完全相一致。每种好的艺术,“就在于选择居间者”,美德也“必定就有以居间者为目的这个性质”[21]。所谓“居间者”,就是“适中”或“中道”。 平衡是无伦理意志力(或主动中和力)介入的概念,因而平衡可能是一种中和上的中节,但因其不一定与合理的价值判断有联系,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平衡都是中和上的中节。故我们可以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但不能说“致平衡,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因此,中和只能条件地包容平衡。伊斯顿认为平衡理论是一种不充分或不胜任的理论[69]。所以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上,只有中和,没有平衡。
柯汉琳[61]认为“中和美作为优美与崇高之间的中间状态的美,并非绝对的平衡状态”,根据中国古代哲学的“四象”说,阴阳各自可以分为二,所谓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依理也可以各自划分为太刚之美、少刚之美和太柔之美、少柔之美。中和作为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交参结合,总有偏胜,即中和美作为刚柔相交相济之美,不可能绝对平衡,也必有刚胜或柔胜的情况,也可以形成少刚、少柔之美。这样,中和美分别与阳刚之美、阴柔之美的界限交叉互涵。少刚、少柔之美既可以分别看作低度之阳刚美和阴柔美,也可以看作中和美的两个边缘,而太刚、太柔之美则是美的两极。”因此,壮美(或太刚之美)不是崇高,但接近崇高,或其进一步发展就是崇高。这样,处于优美与崇高之间的中和美可以看作中国古典美学中少刚、少柔之美。由此所谓“中间状态的美”是存在的,而中和美之作为与优美、崇高并列的独立的审美范畴也是成立的。
综上所述,平衡与中和都是表现美的概念,是审美范畴,但二者的区别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平衡是以二元对立为起点的,中和是超越二元对立的概念
平衡是分的概念,是“你是你,我是我”,是以研究你我如何对等存在为前提;中和是合的概念,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像化学酸碱中和反应一样,是研究一个整体或大一统、太极如何更好地存在。平衡是以分为前提谈合,中和是以合为前提谈分,即平衡是谈分中的合,中和是谈合中的分。一首音乐作品就是中和的结果而不是平衡的结果,比如意大利歌剧《图兰朵》中引有中国民歌《茉莉花》,音乐作品希腊音乐家雅尼的《夜莺》(Nightingale)、挪威神秘园乐队的《莲花》(Lotus)、德国奥利佛·香提(Oliver Shanti)的《花之皇后》(Queen of the Blossoms)都有中国音乐元素的加入。人们不会关心中西方音乐元素在这些作品中的占比,而只关心作品本身如何。这就是中和的魅力,绝非平衡所能实现。
平衡是物理反应,物理总是研究两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吸引与排斥;中和是化学反应,恩格斯认为“在化学中和在力学中一样,力只存在于吸引之中,因而它是和其他物理学家称做‘能’并与排斥完全等同的东西正好相反的东西”,化学上统一的物质观念认为“两个物体的化学亲和性的基础在于它们各自含有一个共同的第三物体”[56]。化学的新时代从原子论开始,物理的新时代从分子论开始。
(2)平衡强调我执,中和强调全局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平衡是以“我”为中心的,关心世界如何与“我”平衡,有我执的概念主导,不平衡往往是指“我”心理不平衡,而不是别人不平衡;中和是以大局为中心的,关心全局如何,去掉了我执的概念。
3.中和与会计
(1)会计政策选择结果的中和性
会计平衡更多的是表现事物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如借和贷、盈与亏、收与支、资产与权益,或者是表现为多个方面的一种均衡(如平衡计分卡)。会计中,还有一些内容是平衡的内涵所无法概括的,如会计政策选择、会计职业道德等。会计政策选择无法用两个明确的反映矛盾对立双方的词语,如好与坏来衡量,而只能说是否合适。但这一形容也未免有些武断,何尝不可以把会计政策选择当作一种艺术来看待呢?多方面、多层次、多时段的平衡可能会体现为中和,如会计政策选择是同一时期多个会计政策组合选择的平衡和每个会计政策多个时期的选择平衡后的结果,因而是多维的时空观的平衡。对于同一时期会计政策选择的结果,企业管理者更关心所有会计政策组合选择的中和结果,而不是某一个或几个会计政策选择的平衡结果。因此,用中和来反映更恰如其分。若以其对损益的影响结果作为坐标轴来计量,则企业实际的组合选择结果很少是处于让利润最大化或利润最小化的极端状态,大多数是处于“中间地带”[70-72]。但是我们以前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这些少数的公司上,纠结于其中的特征、动机等,大多数处于“中间地带”的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特征、动机成了我们视野中的盲区、研究中的黑箱。这个“中间地带”有什么规律,有什么特征?如果用区间值来计量,“中和度”是多少?仿如一首首唐诗,每一年的会计政策选择都是企业管理者的用心之作,这些众多的作品有什么值得欣赏之处?这个问题应该需要我们更多地加以关注。
(2)会计政策选择地位的中和性
会计政策选择是构成年度报告披露的最后一项内容——财务报告的一部分,年度报告是对企业某一特定时期经营情况的反映,主要内容包括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公司业务概要、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重要事项、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优先股相关情况、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情况、公司治理、公司债券相关情况、财务报告十部分。更确切地说,企业最终经营成果的反映是通过财务报告体现的,财务报告由财务报表和附注构成,附注是由对报表项目的注释和对会计政策选择结果的说明构成的。因此,若将财务报告以数字和文字来分类,无论是财务报表还是附注中对表内项目的注释均以数字体现,只有会计政策选择是用文字来说明的。数字只表明了经营的结果,我们只有从会计政策选择的说明中来体验财务报表数字的含义,甚至整个企业经營情况的好坏。会计政策选择披露虽然说的是会计政策选择结果,但却隐含了对企业整体经营情况的说明,因为会计是对“过程的反映和观念的总结”,会计政策选择可以左右企业的经营结果。因此,企业经营中和度与会计政策选择中和度具有一致性或关联性。企业经营中和度若以年报中和度来反映的话,则年报中和度与会计政策选择中和度应具有关联性。 会计政策选择仅是企业各种经营政策的一种,站在更大范围、更高起点来看,企业整体经营政策的选择结果才是管理者最关心的,会计政策选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为了更准确地理解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结果,应站在企业整体经营政策的高度来研究,如年度报告中披露的经营政策与会计政策选择均有关系,应被列入分析的视野。
由此说会计美只有平衡是无法完全概括的,还应包括中和。
三、以会计美学研究助力会计教育达至美好
从一般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看,中国高校会计教育包括两部分:会计专业知识教育、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这是从达成学生德才兼备培养目标来说应学习的课程而进行的划分)。目前会计专业知识教育主要讲授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高級财务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等核心主干课及相关选修课程[73],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开设有会计伦理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从专业课程整合、学科交叉培养、通识教育抑或职业道德教育来看都有需要改进之处,会计美学研究则可以助力这种改革。
(一)以平衡美建构学生对会计知识的整体印象
学生的专业学习处于拼盘式的孤立状态,难以将相关课程和相关知识联系、结合、融合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各自的课程知识完整地传授给学生,但是却忽略了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74]。更缺乏在讲授专业课之前或之后对会计学科知识体系的精髓从哲学平衡观角度进行的总结和概括。因此,需要一条贯穿会计教育始终的主线,改善会计教育拼盘式的孤立状态,让学生明确会计的本质[74]。尤其是实施大类招生的高校,在新生学习专业知识之前对会计专业知识进行简明扼要、体现会计精髓的教学说明尤为必要。以会计平衡美构建一门新生研讨课,对会计专业知识进行整合说明,对会计精髓——平衡美进行解读,可以有效地在学生头脑中建构对会计的整体印象。会计平衡体现在会计恒等式、复式记账法、试算平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量本利分析(盈亏临界点)、平衡计分卡等多项知识点中,贯穿了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等多门主干课程。
(二)以美学知识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
高校会计教育甚至整个财经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比,具有鲜明的职业实用化特征,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加速了财经类专业的职业化和实用化,忽视了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中自由发展的课程需要和培养模式、学科交叉融通[75],缺乏学识精通的专业教育体系,缺乏与其他学科或专业协同发展以提升专业教育的整体意识和行动[76],易使学生成为进行专业学习和工作的机器,却缺乏融通自身生活的能力和对美好生活的感受力。2011年在全国高等财经院校校长论坛上,许多高校提出人才培养要“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国际化”[77]。
为了不使会计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因受到职业化特征明显的教育“所产生的限制人的、使人片面化的影响”而“成为分工的奴隶”;为了能使学生在“好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成为“在思维能力、激情、性格、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56],在大学会计学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规范流程中会计学知识的教授,更要重视会计与不同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式教育,学科知识向经济、管理、文化与生活领域延伸应用[78]。作为专业人才培养起点的大学会计学课程结构,需要突破纯粹学科知识输出的框架,加强通用商业意识和跨学科知识融合能力的培养。用人单位期望经管专业毕业生在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之外,还拥有通用商业意识、跨学科融合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等能力[79-80]。应该提高知识结构通用性,以应对复杂的职业需求[81]。保持学科的开放度和融合度,合理安排会计学专业的学习进阶[76]。美学是一门使人聪明又使人愉悦的学科,将美学知识与会计专业知识相融通,开发会计美探析等课程,可以让学生学习美学知识、培养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审美的生活态度,能为学生提供一种真正的精神补偿,有望使学生成为幸福的人。
(三)通过会计美学课程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
高校会计教育中,过分强调专业知识输出[81],缺乏通识教育,更缺乏以专业教育的形式达成通识教育目标的专业通识化课程开发与实践。很多学生知道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但是不知道他还有一本穷其一生精力的《道德情操论》。专业教育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时,有天然的优势,但塑造德性则是短板。如果通识教育缺失,应用型高校极易“蜕变”为现代职业培训中心[82]。通识课程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三观的载体,在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合格的人(而非专才)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美国杜克大学提出通过“通识教育助力学生在快速变化的全球化社会中成功”。大学教育毕竟有别于纯粹的职业化教育,除了提供一定的专业教育外,最主要的还在于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方面的培养,在于人格塑造[83]。有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对于人文素质课程需求程度随着在校年限的增长呈下降趋势,然而企业在职人员对于人文素质课程需求程度总体上随着工作年限增长而呈上升趋势[84]。该调查虽然基于理工科专业大学生,但财经类大学生的上述特点也是人所共知的[85]。因此,急需加强大学本科生通识教育,尤其是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方面的教育与学习。以点播智慧为基础,以唤醒创新为核心,完善各具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86]。
不少高校就通识教育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上海财经大学提出高等财经院校应着重素质培养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以拓宽基础为手段,文理渗透,学科交叉;加强通才教育,实行专通结合型人才培养模式[87]。西南财经大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了实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增加心智类课程,培养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艺术品味,努力形成专业教育与文化通识教育“桴鼓相应”的财经人文氛围[88]。江西财经大学将专业课程进行通识化改造,以专业教育的形式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和理想。让专业课在传播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还能传递一定的价值观,使其具有独特的价值观教育功能[89]。因此,创新会计通识教育,开发专业通识化课程——会计美探析或会计政策选择中和美赏析,通过会计中和之美潜移默化地规范和引导学生日常行为将不失为一个有益的探索。 (四)以中和美的理念改革传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式
著名会计大师潘序伦先生认为,“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必须在立志、守身、处事、待人等方面建立信用,人无信不立,信是立身之本”。在培育会计做人的理念中,“诚信、客观、公允”是核心。目前高校缺乏会计职业道德培养[74],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文章也不多[90],即无论是会计教育还是会计研究都极度缺乏。在讲授会计伦理或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时更鲜有从中和的角度切入。
会计职业道德是作为一种内心的思想状态,需要长期潜移默化或者震撼教育才能形成学生内心的原则或信念[91]。要改变传统的说教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式,开展职业道德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育、后果教育、融合专业教育三种方法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74]。以中和观驾驭经典案例的选择,如以对稻盛和夫阿米巴经营“追求正确的做人准则”这一经营哲学的分析、解读为例,说明“致中和之力”的敬业精神、为人品性、思维方式等与专业才能的同等重要性,可以使职业道德教育更易为学生所接受。稻盛和夫的成功是其“作为人,何谓正确”的经营哲学的成功[92]。该哲学引申出公平、正义、勤奋、谦虚、勇敢、知足、乐观、自利利他等正确的价值观,是稻盛和夫管理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企业成功实施阿米巴经营的必要条件。“阿米巴经营=经营哲学×经营会计×阿米巴经营体制”,做好所有要素,才能帮助企业提升经营效益,此即为道。
道与术并不在一个层面上,道包含了术但还有其他。这个“其他”是品德,是工作态度,也是奋斗的方式,如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如果说会计专业知识是术,是阳,是看得见的部分;那么“其他”就是阴,是看不见的部分,这两部分都拥有了才能入道,一阴一阳之谓道,此即为致中和。即术与“其他”是一个层面的对立统一体。如果说术是表现在人身上的才,只有当德才兼备或者说有德又有才,才会得道。
美学是一门超世俗功利的学问,它反映了人的终极关怀和追求。但它又与哲学不同,它把这种终极关怀和追求融入诗意之中,用生动感人的形象去打动人的情感,因而它更易被人所接受。当今技术文明和商业文明迅速发展,拜金主义、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使人精神日益切近形而下而疏离形而上,这无论于社会还是于人本身都是令人担忧的。美学可以提高人的精神,使人超脱世俗的平庸和鄙陋,从而“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参考文献】
[1] 鲍姆嘉滕.美学[M].简明,王旭晓,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13-14.
[2] PETVEV IGVY.Introduction:aesthetics today[M]//The Blackwell Guide to Aesthetics.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4:1-2.
[3]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書馆,1979:3-4.
[4] 罗纳德·赫伯恩,李莉.当代美学与自然美的忽视[J].山东社会科学,2016(9):5-15.
[5] 艾伦·卡尔松.从自然到人文[M].薛富兴,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2,237.
[6] 沃尔夫岗·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104-136.
[7] 朱光潜.美学研究些什么?怎样研究美学?[M]//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三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271-280.
[8] 蒋孔阳.什么是美学——美学的对象与范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3):36-43.
[9] 高尔太.美学研究的中心是什么——与蒋孔阳同志商榷[J].哲学研究,1981(4):61-66.
[10] 夏放.关于美学研究的对象的初步意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3):55-59.
[11] 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447.
[12] 蒋培坤.美学是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科学[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1):104-109.
[13] 张法.20世纪中西美学原理体系比较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185.
[14] 刘叔成,夏之放,等.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0.
[15] 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6] 朱立元,刘存斌,孟广慧.谈谈美学研究的对象问题[J].美学时代,2010(12):16-21.
[17] 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
[18] 周宪.美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
[19] 杨春时.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20] 赵奎英.美学的对象与美学的重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20-27.
[21] 柯汉琳.美学原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15-117.
[22] 范春吉.会计与美学联系浅议[J].会计研究,1984(5):58-59.
[23] 罗勇.会计美学初探[J].四川会计,1994(6):23-24.
[24] 高允斌.会计美学质疑——兼议会计研究中的一种现象[J].四川会计,1994(12):40-41.
[25] 栾甫贵.会计美学初论[J].现代会计,1995(6):9-11.
[26] 栾甫贵.关于会计学与美学理论体系的比较研究[J].现代会计,2001(6):4-5. [27] 赵丽生.关于我国会计美学研究的若干思考[J].会计之友,2010(1):117-125.
[28] 张致殿.会计的直观美和内在美[J].财会研究,2005(11):38-40.
[29] 徐纪敏.会计美学研究对象及其划界[J].学术问题研究,2007(2):30-34.
[30] 吴运友.关于我国会计美学的若干思考与探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12):98-101.
[31] 崔亮.会计美学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2] 倪筱楠,黄环.会计美学研究之我见[J].会计之友,2014(24):110-112.
[33] MARTIN HEIDEGGER.Nietzsche volume I:the will to power as art[Z].1981.
[34] 谢遐龄.康德对本体论的扬弃[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110-111.
[35] 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5-54.
[36] 刘旭光.审美主体型的确立——康德美学思想的存在论基础研究[J].人文杂志,2012(3):83-89.
[37]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90-96.
[38] 李咏吟.康德与马克思美学革命的差异及其根源[J].社会科学实践,1996(3):114-121.
[39] 柏拉图.文艺对话录[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272.
[40] 休谟.人性论(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34.
[41]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34.
[42] 狄德罗.美学论文选[M].张冠光,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25.
[43] 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4.
[44] 高尔太.论美[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1-4.
[45] 蔡仪.新美学[M].上海:群益出版社,1948.
[46] 朱光潜.美学怎样才能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M]//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三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31-42.
[47] 李泽厚.论美感、美和艺术——兼论朱光潜的唯心主义美学思想[M]//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48]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M]//海德格尔选集上册.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276.
[49] 柳宗元.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M]//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3.
[50] 普济.五灯会元上册(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4:128.
[51] 麦卡里斯特.美与科学革命[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36.
[52] 杨振宁.美与物理学[M]//杨振宁文集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850-851.
[53] 海森堡.精密科学中美的含义[M]//吴国盛.大学科学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65-266.
[54] 马里奥.利维奥.φ的故事:解读黄金比例[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14.
[55]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1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7-25.
[56]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9-10,
135-155.
[5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4.
[5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12.
[59] 张宏慧.构成艺术中的对称与平衡美[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1):77-78.
[60] 李亦凡.对立统一的平衡美——论苏洵散文的艺术追求[J].江西社会科学,2016(5):112-115.
[61] 柯汉琳.中和美的哲学定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71-79.
[62] 方克立.中国哲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23.
[63] 韦政通.中国哲学辞典大全[M].台北:水牛图书出版社,1991:139.
[64] 林国雄.论中和与均衡[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85-91.
[65]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9-50.
[66] 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83-97,122-123.
[6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5.
[68] 王阳明.传习录[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5:87,202.
[69] 罗志渊.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三册:政治学[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
[70] 颜敏,王平心,张永国.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组合选择现状研究——基于2001年沪深股市的经验检验[C].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2004:179-200. [71] 颜敏,张永国.决定会计政策选择盈利策略的经济因素分析——基于2008年深沪股市的经验检验[J].财会月刊,2010(24):6-9.
[72] 张永国,颜敏.会计政策组合选择分析——基于2007年沪深股市检验[J].会计之友,2010(14):92-97.
[73]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851.
[74] 崔建新,李守彩,杜祥彩.会计教育理念及其改革思路探讨[J].商业会计,2017(24):118-120.
[75] 徐警武,李东阳.沃顿商学院MBA人才培养经验与启示——兼论我国高等财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大学(学术版) 2012(4):63-71.
[76] 王永德,董淑兰,张国富.中国会计教育:理念、改革与实践——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5 年年会暨第八届会计学院院长论坛综述[J].会计研究,2015(11):93-95.
[77] 武世兴.抓住机遇 走内涵发展道路 推动高等财经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23-25.
[78] 王艳.会计教育理念与创新能力培育——基于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教育的视角[J].会计研究,2016(2):89-94.
[79] BOLKAN S,GOODBOY A K.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in the classroom:fostering student learning,student participation,and teacher credibility[J].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2009,36(4):296.
[80] KAVANAGH M H,DRENNAN L.What skills and attributes does an accounting graduate veed? Evidence from student perceptions and employer expectations[J].Accounting & Finance,2008,48(2):279-300.
[81] 栾甫贵.论会计教育理念[J].会计研究,2013(4):20-25.
[82] 罗红芳,周永雄.大通识补齐本科专业教育短板[N].中国教育报,2018-05-28(6).
[83] 孙铮,李增泉.会计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与路径[J].会计研究,2014(11):3-15.
[84] 熊勇清,郭杏,郭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课程需求调查与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5(1):100-106.
[85] 栾甫贵.会计教育内涵的拓展——基于人生教育的思考[J].会计研究,2017(12):87-92.
[86] 何玉润,李晓慧.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美国十所高校会计学教育的实地调研[J].会计研究,2013(4):26-31.
[87] 杨大楷,蒋萍,刘庆生.国际高等财经教育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中国大学教学,2003(11):12-13.
[88] 刘灿.高等财经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4):39-42.
[89] 邓辉.结合江西财大实践谈通识教育与创新教育[C].我們的通识——第一届通识教育国际研讨会,2017.
[90] 张家俊.加强会计职业道德 预防会计职务犯罪[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182.
[91] 刘慧凤,姜苏娱.我国会计教育研究文献评述——基于比较研究视角[J].会计研究,2015(6):80-86.
[92] 稻盛和夫.阿米巴经营[M].曹岫云,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7:21-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141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