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玮倩 王 伟
一、资产负债表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
在我国,资产负债表是对企业经济业务、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和所承担的各项义务的一个全面反映,作为上市公司必须披露的三大报表之一,其反映企业会计信息的正确性着实影响着投资者的决策判断,那么资产负债表中的哪些项目更容易受到操控?哪些项目更能真实的反应企业的状况?这些问题的回答对我们提高对盈余质量的分析能力将大有帮助。
在资产项目中:应收账款的计量在应收、应收的可收回性、不可收回性等确定等方面都依赖于主观判断,受盈余管理操纵性较高。存货的计量依赖于对存货成本流的假设、存货成本的分配,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另外存货减值准备的计提、存货项目公允价值的确定、材料计价方法的选用以及在产量波动较大时确定存货中所包含的固定成本摊入金额等都具有较大的主观性,易受盈余管理操纵。固定资产由于存在折旧方法的选择、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无形资产由于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选择、摊销年限等,而被用于操纵利润,另外商誉的确认也是企业利用无形资产进行盈余管理的一种方式。而在资产项目中的货币资金和短期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是很难受到操纵的。
在负债项目中:除了短期借款之外的流动负债主要是因经营活动而产生的,如因赊购商品或原材料产生的应付账款、应付票据、欠发职工的应付工资、各种应交的税费等。它实际上是公司供应商及相关主体向公司提供的一种短期财务支持,它是公司的一项财务义务,只要公司存续,最终它是必须全额支付的。这些应付项目一般有较确定的入账价值,而且其金额受相关主体所认可,因而其可靠性较高。
在所有者权益项目中,由于公司的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的增减变化受到会计相关制度的严格制约,因此受盈余管理的操纵可能性很小,会计信息较为可靠。而未分配利润是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受盈余管理操纵后的结果显现,因此其可靠性较低。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资产项目中的融资性资产较非融资性资产项目易受操纵
假设二: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比流动负债易受操纵
假设三:流动资产中的应计项目比现金流项目易受操纵
二、检验
1.变量设计。在本文中我们认定的盈余管理操纵行为较为明显的公司具有以下的特征:前一年度上市公司ROE小于等于-20%,第二年度该上市公司就实现扭亏为盈,之所以将它们认定为盈余管理操纵行为明显的公司,是因为我们认为同一公司在两年之内ROE变动如此之大不符合常理,这些公司必定在前一年扭亏无望的情况下想尽办法降低收益,人为操控报表项目为下一年的扭亏为盈做好铺垫,而在第二年又为了避免连续亏损,人为调高操控报表项目,使得这些报表项目异常增加,因此盈余管理操纵行为较为明显的公司公司报表中的那些容易被上市公司操控的项目将在两个年度中将有显著的变化,这将大大有利于我们的研究发现。我们将非融资性资产定义为货币资金、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的和,融资性资产为资产减去非融资性资产的差。流动资产的应计项目为流动资产与货币资金的差。
2.样本选择。本文研究中使用的公司财务数据均来自于CSMAR中国股票市场研究数据库,数据处理使用Eviews 3.0计量分析软件进行。数据是从2003年~2006年的我国上市公司A股的年报数据,通过筛选,我们最终选定总共5123个数据,其中被认定为盈余管理操纵行为不明显的公司4890个,盈余管理操纵行为较为明显的为233个。
3.描述性统计。在上表,无论是从总样本均值,还是各年度的样本均值都可以看出,盈余管理较为明显的公司所有项目变化(除流动负债外)的结果均明显于非盈余管理的公司,另外,对于融资性资产(X1)的变化大于非融资性资产(X2)、流动资产(X3)的变化大于流动负债(X4)、流动资产中应计部分的变化(X5)大于货币资金的变化(X6)。从描述性统计来看,样本能很好的验证假设。
4.实证检验结果。我们采用logistic模型对以上三个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如下:
盈余管理(1,0)=α1+β1X1+β2+ε
盈余管理(1,0)=α2+y1X3+y2X4+υ
盈余管理(1,0)=α3+φ1X5+φ2X6+σ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们得出的结论都是显著的,对于融资性资产和非融资性资产,剔除2004单年的系数未得负之外,其余的均达到预测要求;对于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均显著并达到预测要求;对于货币资金和应计项目,除了2004年、2005年回归出现同正同负外,其余总样本与各年度样本均还是达到预测要求,因此,从三个模型的整体来看,均能够为假设提供有力的实证检验证据。
三、结论
通过对中国上市资产负债表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明显的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一些项目受到上市公司的人为操控的迹象明显,这些项目在年度之间会出现显著的变化。这一结论对于我们全面提高对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鉴别能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45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