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控机制完善和实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船舶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由于船舶市场低迷,人力资源成本上涨较快,加上船舶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控机制粗放,对企业盈利能力和船舶制造质量冲击较大,主要表现为:一方面,船舶制造经营价格低位竞争,物资采购成本上升,汇率变化较大,迫使一些企业通过调整人力资源成本价格,来弥补盈利能力不足;另一方面,船舶制造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由于不能提供有竞争力的劳动力价格,人员短缺,严重影响建造周期和质量。本文分析了当前船舶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控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人力资源成本管控机制完善和实施,提出了对策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船舶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船舶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几年来,人力资源成本不断刚性上涨,对船舶企业成本管控压力越来越大。据统计,国内船舶企业单船制造人力资源成本占单船销售额比例超过了20%以上,并且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在激烈的国际船舶市场竞争中,原有优势逐步丧失。通过了解和分析国内部分船舶企业在人力资源成本管控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和实施科学的人力资源成本管控体系方案,对于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当前船舶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成本是指企业为了获得、开发、使用和保障必要的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离职所支出的各项费用的总和。船舶建造涉及过程多工序多,成本控制复杂,加上当前船舶市场价格低迷,成本管控粗放,因此成本管控压力较大。当前船舶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1管理理念没有创新,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人力资源成本管控能力创新不足,没有建立“先算后做”的成本管控机制,致使从产品设计、经营、采购、生产到售后服务,都处于粗放管理的局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难以落实到行动上。一方面经营人员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承接到造船订单;另一方面由于成本管控不严,除设计、采购、浪费等成本超标外,人工成本失控也是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企业没有树立全员经营理念,员工成本管控意识淡薄,现场施工中等工、浪工现象严重,使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居高不下。
1.2人力资源规划和成本管理制度落后
船舶企业普遍存在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制定的战略不匹配问题,造成企业发展时,人力资源跟不上,企业压减时,人力资源无法分流,由于缺乏长远规划和考虑,临时处理造成人力资源成本较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就事论事较多,体系不完善,缺乏人力资源成本核算控制制度,造成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统计和核算等统计信息不畅,数据准确性不高,结果滞后,造成人力资源成本数据分析失效。
1.3人力资源成本与市场脱轨
船舶企业成本管理流程不清晰,人力资源成本没有核算到生产区域和岗位,没有健全岗位动态管理和人員合理流动对人力资源成本带来的影响,因此无法推算由此增加或减少的人力资源成本。由于企业内缺乏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机制,造成人工投入产出比不高,岗位效率偏低,单位人工成本偏高,船舶企业岗位工种绩效水平与其它制造业劳动力市场价位脱节,员工收入普遍偏低。企业内人力资源成本与市场脱轨,影响了经营管理人员和关键技能人才的积极性。
1.4成本统计方法和分析手段落后
由于船舶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构成项目多,人力资源成本预算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统计和核算中存在着遗漏和归集等问题,影响了数据的真实性,造成部分责任主体不明确,存在“盲区”,成本考核和激励无法落地。没有规范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分析和预警办法,只是把人力资源成本视同其它成本项目一样简单管理,没有建立单船制造人力资源报价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对比分析制度,使人力资源成本管控与实际生产脱节严重。
2船舶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控机制完善和实施方案
船舶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获得人才竞争优势,除了为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外,还要提供有竞争力的待遇。而当前许多船舶企业都面临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市场低迷,产能过剩,船价较低,难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另一方面是受社会劳动力要素市场的影响,由于薪酬无竞争优势,难以留住和引进有用人才。企业要妥善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完善和实施人力资源成本管控机制,平衡资源和能力,经调研分析,具体方案如下:
2.1创新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理念
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是船舶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管理难度最大,因此必须创新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理念。要从企业战略制定着手,使人力资源子战略与公司战略相匹配,分析每阶段人力资源成本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加强人力资源成本管控,让人力资源成本贯穿在产品策划、设计、采购、制造和售后服务全过程,实现同时策划、同时实施、同时考核;重视人力资源成本的日常管理,结合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特点,细分为获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离职成本等,详细测算每年度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细分成本,做到精准管理。通过创新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效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2建章立制,规范人力资源预算成本
为了确保人力资源成本管控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并制定有效的考核机制和奖惩办法。要制定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管理制度,以年度为单位,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资金,规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费用,形成人力资源成本年度预算,并明确预算执行、控制和修正的权限;要制定年度人力资源预算成本分摊规则,一般来说,船舶企业通用的分摊方法是基于项目的实动工时数,按年度测算的实动单价,进行合理分摊到项目中,形成单船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目标;要建立人力资源成本预算考核与激励制度,预算重在执行,以预算目标为基准,进行细化与分解,通过完成情况来评价预算执行者的业绩,并按相配套的激励制度奖励,充分发挥预算约束和激励作用。通过建章立制,使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变“做着算”为“算着做”。 2.8“以劳动效率为导向”,指导单船制造人力资源降本增效
船舶制造人工工时消耗量大,如制造一艘8万吨散货船工时消耗量大约为50万小时,因此降低单船制造人工成本,必须提高劳动效率,减少人工工时。要从设计入手,提高设计图纸的准确率,把图纸的修改率降到1%以下,减少因图纸修改而增加的施工工时;要加强船东在建造过程中的技术修改管理,规范流程,技术部门估算物量,经营部门洽谈价格,确保船东技术修改成本率小于85%;降低生产工时,完善工时定额管理,定额工时按标准分解到下料、小成型、管系制造、分段制造、涂装、船台搭载、上建总组、下水调试等各个生产环节,要求各作业区通过精细化派工,减少等工浪工,把实动工时控制在定额工时以内;要提高效率,降低同系列船舶建造的实动工时,力争使系列船实动工时环比下降5%。通过提高劳动效率,实现单船制造人力资源降本增效。
2.4改进造船工艺工法,实现人力资源成本的下降
造船制造涉及的工种多,工艺复杂,目前国内造船同韩国等国外先进船厂相比,工艺工法水平相对落后,国内船厂人工效率只有韩国先进船厂的二分之一,因此提升空间较大。提高船舶研发和设计水平,优化结构,降低钢板等材料的用量,密闭舱室、狭小区域要充分考虑方便施工;生产工艺制定上,要尽可能做到高空作业平地做、立体作业平面做、反面作业正面做、水上作业岸上做,要成立攻关小组,主持工艺革新,降低工人施工难度;要大力推进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作业,如钢板等离子切割、肋骨数控冷弯、型材切割流水线、二氧化碳高效焊接、大接缝垂直自动焊、管系制作流水线、分段制造流水线等,通过自动化设备的使用,降低了人工成本;通过在员工中开展“五小”活动,发挥员工的智慧,支持和奖励员工结合岗位进行工艺工法改进。实践证明,通过工艺工法的改进,能有效地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2.5建立单船人力资源成本“三表合一”的分析模型
“三表合一”,是指单船制造成本全过程监控,对人力资源的報价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按分项目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找出差距,完善体系。首先要明确单船人力资源成本的组成,船舶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单船劳务工费、职工薪酬和管理费用等,对涉及的各子项要规范;其次,明确测算依据,一般来说,报价成本中人力资源成本主要依据以往建造同船型的经验数据,按难易系数进行测定;目标成本中人力资源成本主要依据设计图纸中测算的物量,乘以企业标准工时定额,而得到的结果;实际成本中人力资源成本是按照单船制造实动工时和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统计;第三,要发挥“三表合一”分析模型的作用,分析相对应的每个成本子项,对于偏差较大的情况,要分析原因,目的是为了使报价人工成本更真实,目标人工成本制定更准确,并通过降本增效压缩实际人工成本。通过“三表合一”人力资源成本分析模型,避免报价成本、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存在的“三张皮”现象。
2.6提高员工素质,发挥人力资源的效益
提高员工素质,关键是提高员工的智力素质和技能素质,通过重点培养,并在实际工作中量才使用,以此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企业要建立菜单式培训机制,制定个性化的培训内容,可以与学校联合培养,提高培训效果;要针对加工、切割、装配、焊接、钳工、铜工、电工等重要工种,建立实训基地,进行操作工岗前、岗中培训;要量才适用,建立员工岗位发展通道,把合适的员工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员工的特长,使员工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加快员工能力的提升,要通过建立“首席专家”“大师工作室”“技术带头人”“首席技师”等模式,发挥帮带的团队培养效应,充分发挥企业各类人才潜在的效益;要建立岗位晋升机制和激励机制,重点奖励对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在企业内营造良好的氛围。船舶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不断提高员工素质,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确立优势。
人工成本的刚性上涨,是船舶企业必须面对的压力,只有通过完善和实施人力资源成本管控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降低人力资源的成本,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709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