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高校教学管理的内部控制审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了保证教学管理活动中所用的资金安全完整,资源得到合理有效配置,降低教学风险,保证教学相关法律法规得到遵守,内部审计机构有必要根据coso内部控制框架对高校教学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审计。
关键词:教学管理 内部控制
纵观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发展,高校的工作重心也从扩大规模转移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效果的重要体现,教学管理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高校教学管理是指高校的教学管理者按照教学和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对教与学双边交往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评价,使其达到既定目标的活动或过程。为了保证在这活动或过程中所用的教学资金安全完整、教学资源得到合理有效配置,降低教学风险,保证教学相关法律法规得到遵守,内部审计机构有必要对高校教学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审计。
教育管理的内部控制审计按照coso内部控制框架,具体分教育管理的控制环境、教育管理的风险管理、教学管理的控制活动、教学管理的信息与沟通、教学管理的监督五个方面来进行审查和评价。
一、教学管理的控制环境
教学管理的控制环境决定了学校教学管理的基调,影响着教学管理人员的控制意识。高校只有构建良好的教学管理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各要素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对教学管理控制环境进行审计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管理层理念及组织文化的审查与评价
审计人员首先要了解学校教学模式、办学特色、学生培养模式、开放办学与国际合作情况、办学条件与学科优势等基本情况,从而了解管理层的教学管理理念是否为提高教学质量这个目标服务。其次,应关注教学管理部门是否有明确的教学发展规划或目标并有具体可行的操作计划。最后,看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根据学校内外环境的变化进行适时修改,建立以推进素质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的文化氛围。
(二)对组织结构的审查和评价
审计人员应关注学校是否设立了合理的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如是否根据教学层次的不同分别设立不同的教学管理部门对本科生教学、研究生教学、继续教育教学进行管理;是否根据系统整体、目标一致、统一指挥、权责对应原则建立校院(系)两级的分权管理教学管理体制;有关教学管理的重大事项是否上报校长办公会议或党委常委会等学校决策机构审议决定并形成相关记录。
(三)对职责分工的审查与评价
审计人员应审查教学管理的决策层(学校)、管理层(教学管理部门)、执行层(各院系)是否各司其职,如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是否处于教学管理组织体系的核心地位,掌握教学、人事、财务、物资等全面的资源配置权利,行使学术和其他事务的决策职能;教学管理部门是否对学校教学及其他事务拥有组织、指挥、协调、考核权利,对属于自己分管范围内的资源也有较大的调配权利,直接或间接管理各院系;各院系作为学校教学体系中的中枢组织,是否在学校核心机构的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具体组织实施教学活动。
(四)对人力资源政策及人员胜任能力的审查与评价
审计人员应关注学校是否对校院两级的教学管理人员制定完善、严格的任职标准;是否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提高其专业化管理水平;是否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如建立一套能够体现教学管理人员重要地位与岗位价值的薪酬激励和职业发展制度。
二、教学管理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教学风险管理程序可分为“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四个流程:
(一)目标设定是否明确并切实可行
审计人员应关注校院(系)两级单位是否设定了风险管理目标,该目标是否与学校教学管理目标一致;是否秉承“强化教学管理,注重教学管理质量与效果,在风险可控范围内,保障高校教学质量,节约教育资源”的宗旨。
(二)是否建立识别教学管理风险的适当机制
审计人员应关注校院(系)两级单位是否充分识别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如学历教育乱收费、教学和学生资助经费乱使用,非学历教育乱办班、乱收费、乱发证,合作办班乱分成,教学物资闲置浪费等风险。
(三)是否建立适当的风险评估机制
审计人员应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由不同层次的管理部门建立教学管理风险评估机制,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排序,按重要性程度确定优先控制的风险。
(四)是否建立风险应对措施
如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教学管理流程;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培养他们财务意识和资产管理意识;完善教学管理系统并与财务系统对接。
三、教学管理的控制活动
教学管理一般包括教学计划、教学运行、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等活动,涉及到招生、专业、教材、实验室、实验基地、教学队伍、合作办学、校际交流等多项业务活动 。对教学管理控制活动的审计主要关注与资源利用有关的控制活动 。这些控制活动根据财务风险程度的大小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一)培训教育
1.广告管理。审计人员应关注院系对外发布培训招生广告前是否到教学管理部門进行报备、审批;广告发布的内容是否涉及虚假陈述并损害学校培训教育的品牌与权益;广告发布是否全部由学校方统一进行。
2.立项管理。培训教育项目是否经教学管理部门立项审批;学费标准是否经财务部门审批。
3.合同管理。培训教育项目如涉及对方单位权利义务的是否签定统一格式的办学合同;合同中所订立的条款与合同范本或与学校现行规定有较大出入的是否经相关职能部门审批;办学单位是否都以学校的名义签定培训教育办学合同。合同履行中需要变更或中止时,办学单位是否及时提出中止或变更申请,经教学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提交签约方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协议;办学合同产生争议、协商不成需要申请仲裁或诉讼的,是否及时上报教学管理部门。 4.合作办学管理。合作办学的对方单位是否为法人并具备合作办学资质;教学管理部门是否采取措施限制合作方以学校的名义开展其它业务;合作办学的收入分配比例是否符合学校相关规定;合作办学的学生缴费收入是否先全额上交学校再按规定比例结算。
5.收入管理。免缴学费、学费优惠、学费置换等事项是否经过适当的审批;收取的费用是否及时、足额纳入学校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二)证书管理
审计人员应关注学校是否有管理部门对各类教学证书的制作、留存、发放进行管理;学校是否有明晰的证书管理流程并有效执行;是否由专人管理空白证书并建立收发存明细账;教学管理部门是否定期对空白证书进行盘点;证书发放前财务管理部门是否逐一核实学生的缴费情况、免缴费情况,确保学生收费收入的真实和完整;教学管理部门是否对学生的学分修读情况进行审核。
(三)教学经费管理
审计人员应从经费的预算、管理、收入、支出四方面进行审查和评价。
1.预算。重点审查教学经费的预算编制依据是否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是否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方法是否符合国家、上级主管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以及学校的规定;预算编制方案是否真实、合法、公开,是否按规定程序审批,预算经费是按时足额下达;预算调整是否按规定程序经审批后执行,是否存在不按规定程序随意调整的情况。
2.管理。重点审计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学业务费的管理流程(计算分配流程、资金下放流程、日常管理)是否合理、合法、合规。
3.收入。重点审查教育收费项目的合法性、合规性、完整性,如是否有收费许可证、是否对外公示收费标准;是否违规向学生收取重修费、辅修费等费用;教室出租、实验室设备出租收入是否纳入学校统一核算和管理;捐赠钱物是否纳入学校统一核算管理及按协议规定使用。
4.支出。重点检查教育经费各项开支是否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办法要求及学校的财务制度规定;各项开支比例是否合理;是否专款专用,是否存在串项目使用的情况出现。
(四)自主招生
审计人员应关注是否有自主招生方案、自主招生计划;是否有明确的自主招生标准;是否有公平的自主招生程序;纪检部门是否全程参与自主招生过程;是否成立了自主招生委员会;重大事项是否由自主招生委员会讨论决定,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确定保送生、特长生、享受加分照顾的学生,并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公示。
(五)教学实验基地建设
基地建立前,审计人员应审查教学实验基地建设目标是否明确,是否符合学校的总体战略;是否经过可行性研究以避免重复性建设。基地建立时,审计人员应审查教学实验基地是否签订合作建设协议;协议的责权利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完整;协议签订是否经过授权;合同到期或内容更改是否重新签订协议。基地建立后,审计人员应审查主管部门是否建立了考核指标并对基地进行定期考核;基地的配套经费是否及时落实;基地配套的资产是否纳入学校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管理。
(六)校际交流
审计人员应审查是否有专门部门对校际交流活动进行归口管理;校际交流单位确定的目标是否明确,是否符合学校的总体目标,是否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与交流方是否签定协议;交流活动是否按协议执行;校际交流涉及的资金流动是否在学校财务部门的掌控范围内。
(七)资助管理
审计人员应审查学校是否建立了有关学生资助管理的规定;资助过程是否遵循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原则;资助工作流程是否规范、公平、公正、公开;学校是否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全校各种资助项目的组织评审及对院(系)评审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协调;各院(系)是否设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受资助学生进行资格审核;受资助学生名单是否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学校是否对受资助学生的資格进行定期评估;资助资金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及时下拨学生。
四、教学管理的信息与沟通
教学管理的信息与沟通是整个教学管理内部控制系统的生命线,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要从不断的信息反馈中得到认知并进行纠错,因此审计人员要对教学管理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获取与处理、传递与沟通以及安全保障进行审查与评价,包括审查学校是否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数据是否满足学校管理层的需要,信息录入过程是否清晰;是否及时更新以确保学生能及时获取相关信息;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是否与财务系统对接;教学管理的书面资料是否归档保存;教学管理部门是否定期编制报表上报领导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教学信息系统数据的录入、修改是否经过授权限制,以保证信息系统数据的安全。
五、教学管理监督
内部监督作为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于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以及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审计人员应对教学管理部门是否对学校的教学管理体系进行自我检查,是否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方案进行审查和评价。审计人员应审查教学管理部门是否定期自我检查,到院系基层了解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完善教学管理过程;学校财务部门、审计部门是否定期对教学经费的使用情况、使用效果进行审计并提出整改意见;教务管理部门是否对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的检查处理意见及时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教育内部审计规范》.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供职于中山大学审计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064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