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优化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酒店管理是高职类院校的基础学科之一,近些年来,随着居民收入的提升,旅游及商业贸易的快速发展,各种类型的酒店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这些酒店在发展建设期间,对酒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使得各职业院校对酒店管理的重视度不断提升。为此,文章尝试从职业能力培养的角度,探讨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未来就业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职业能力培养;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5-0410-03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大众的生活方式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生活品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各行各业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都在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革,酒店行业也从早期单一的旅游度假功能开始出现了更加多元化的转变,如商务、休闲、旅游度假、自主、养生等功能进入到了众多的酒店,给予酒店的多元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但同时其对于酒店管理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来说,其必须要积极的与时俱进,优化调整课程内容、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拓展学生视野,培养更多的职业化人才,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一、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优化的意义
  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能力提升,可谓是当前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酒店管理的专业课程进行结构优化,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从学校层面来说,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结构的优化,能够更好的提升酒店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学校口碑,提高学校在同类型学校的竞争力,这样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建设也有一定的助力。其次,从学生层面来说,对酒店管理专業的课程结构进行优化,其能够为该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有力的保障。酒店业是一个快速发展不断变化的行业,其管理理念及方法等都在不断的发生新变化,学校在开展该专业的教学工作时,积极的调整课程内容,优化各项教学工作,掌握酒店业对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以及酒店业的未来趋势,及时的调整和优化人才的培养方向。这样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将来正式走向岗位之后,能够较快的适应岗位生活,这样对于学生的发展而也有一定的助力。最后,从酒店行业方面来说,学校是其招聘酒店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所培养出来的酒店管理从业人员专业的素质高低直接标志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如果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不甚理想,那么酒店招聘了相关人才之后,后期职业培养的难度也将会加大,这样也将在无形中增加酒店运营的成本。而从职业能力培养的角度优化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其能够更好的结合酒店的发展需要,为其量身定做的培养酒店管理人才,酒店招聘到这样的人才之后,其能够较快的适应自身的岗位工作,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升酒店管理质量,降低酒店的人才培养成本,为酒店的发展建设打造良好的口碑。此外,随着高校扩招的加速,就业岗位和毕业生数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在酒店管理专业发展期间,学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还应重视在酒店实习实践经验的培养,进而有效的增加学生的就业资本,让学生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凭借自身的专业与素养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样才能实现学校、学生及酒店多方共赢,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酒店行业职业能力构成及特点
  不同行业对于职业能力的理解和定义可谓是各不相同,但不论那个行业都包含有个人素质、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及社会能力四个方面的内容。个人素质是人们在家庭成长环境和学校教育背景下形成的个人能力,其是个人从事某个职业的基本条件,其决定了一个人对职业的适应能力和对于职业的判断力;专业能力则是人们对于自身所从事的工作直接匹配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其是人们从事本职工作的必要条件,是个人成长为相关领域和行业专家的基础;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一般来说与从事的专业工作没有直接性的联系,但是其对于后期的成长及发展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其也被称为综合协调能力。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其职业能力越是强,相应的发展潜力也就越大,个人在本职工作中的发展和晋升空间也就越大,通过工作所获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就越强。酒店业属于一个综合性强、应用性高的服务行业,其对于员工专业素养要求与其他行业之间存在有明显的差异,如在日常工作中,比较注重对职工沟通协调能力、应对变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整体协作能力的培养,酒店管理实际上是一项与人沟通与交流的工作。在对这些能力进行概括分析时,其主要包含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个人职业素质
  个人职业素质是职业能力中最基础最根本的能力,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们职业素养的高低,决定了个人在整个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工作成就,个人职业素质强化个人在整个过程中的幸福感、认同感及承受力等多方面的内容。而在对酒店管理中个人职业素质进行分析时,人们普遍认为酒店行业中个人职业素质主要表现为对酒店行业的热爱,职工能够从酒店的工作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就感、认同感和幸福感,找到工作的快乐,能够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个人职业素质决定了未来酒店行业的发展及员工个人的发展,对于酒店管理人员来说,其不仅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同时其对于个人的从业经验等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其强调职工从基层做起,能够灵活的应对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的发挥自身特长,在未来得到更加长足的发展。
  2.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通常被认为是人们借助自己所学习的专业领域的知识和专业相关技能从事工作,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并逐渐成长为本领域本行业专家的一种能力。从酒店管理的角度来说,专业能力是指酒店的相关从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提供的服务示范达到标准、规范及定制个性化的核心所在。当前酒店业的核心发展趋势使得酒店对于员工的专业素养及能力要求不断提升,从酒店角度出发,也希望招聘到专业素养过硬的工作人员,才能更好的满足酒店的发展需求。   3.学习能力
  当前的社会节奏可谓是越来越快,在日常工作中,如果人们不能积极的学习新知识,那么很容易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在酒店管理工作中,从业者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以便更好的充实自己。对于酒店管理人员来说,具备良好的进修能力在汲取和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时更快,能够更好的应对自身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同时,个人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不仅有助于个人的发展,也将为酒店带来更多的竞技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有效的实现了个人与酒店的双赢。
  4.社会能力
  社会能力与个体从事的职业之间往往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其也是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能力,尤其是对于酒店行业来说,酒店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与人有关的工作,其需要管理人员及时有效与客人进行沟通交流,为其提供更加令人满意的服务。社会能力主要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能够积极的适应社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解決问题的能力。酒店所接待的客人来自于五湖四海,由于家庭环境、生活经验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这些客人可能会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和要求,酒店管理者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交应变能力,则可能无法与客人建立良性互动的关系,这样各项工作也难以顺利的实施。所以说,为了给予客人优质的服务,酒店企业还需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社会能力,进而为客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促进酒店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
  三、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
  1.课程结构与职业能力培养要求之间存在差距
  在对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与职业能力培养进行分析时,笔者发现较多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相对较单一,其习惯性的沿用了传统学科设置专业的措施,课程的构成基本上参照的都是传统的公共学科来设置、制订培养方案,其通常被分为公共课、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三个不同的版块。结合传统课程结构来看,核心专业课程占总课时的数量并不是很多,其被公共课程和拓展课程所分流,而拓展课在三大版块中所占比例则是最少的,这种不够科学的课时划分,使得学生能够自己参与动手实践训练的机会并不多。这种课程结构无法满足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发展需求的。
  2.课程结构与相关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存在有较大的差距
  在对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进行研究分析时,笔者发现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不同高校由于理解认识以及教学出发点上存在的细微差异,使得其在教学中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优化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认识。如部分学校并没有以行业需要为出发点设计课程,在教学中依然存在有为了开课而开课,以各学校自身特点及获取经济效益开课的现象,这使得酒店管理专业课设计与行业需求之间严重脱节,学生多元化的学习发展需要难以得到有效的满足。同时,不合理的课程结构还使得高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认同感比较差,没有从内心深处真正的认识到个人职业能力培养对于酒店发展的重要性,在日常学习中只是被动的配合教师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缺乏自身对酒店管理的理解和认识,其也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教学课程设计中矛盾层出。
  3.教学方式方法与行业能力要求之问存在差距
  教学方法是课程教学优化的重要环节,教学方法不当不仅会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接收产生影响,同时其还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热情等逐渐消耗殆尽。在对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时,笔者发现很多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课堂不管是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及教材选用等方面都没有真正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所教授内容的职业性也不是很强,教学实践有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比较传统,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职业能力培养对于学生未来求职就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没有注重过程中的方法创新,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其次,从学校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说,其教学定位目标不同,部分高校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重视度有限,教学经费紧张,难以满足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此外,部分学校花费资金建立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尝试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但由于教学课时上的安排不够合理,加之学生还有其他的专业知识需要学习,因此其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这种不合理的教学方法也是的学生逐渐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怀疑,部分学生甚至因此产生职业倦怠,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存在迷茫之情。
  4.师资结构难以满足相对应行业能力要求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思想认识对于学生的成长及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当前,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高校也提高了对教师招聘的要求,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学历基本上都在研究生以上。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发现酒店专业中几乎没有博士学位和教授职称的工作人员,其主要是因为酒店管理专业在我国高校中开设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因此该专业所培养出的博士生数量也并不是很多。同时,拥有相关学历的酒店管理人员在酒店内通常身居要职,其很难将精力分散到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同时,从薪资待遇的角度来看,高学历的酒店管理从业者在酒店内的薪资待遇可能相较于普通高校老师来说更加优越。因此,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虽然也招聘到了一些优秀的教师,但是其整个教师结构比较单一,教师综合能力不高,难以真正有效的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学生的职业能力始终难以得到有效培养。
  四、职业能力培养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优化策略
  结合职业能源培养角度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优化意义、职业能力构成特点及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看,要想做好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其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教学中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课程设计的职业化
  酒店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职业特征明显。因此,在进行课程教学优化时,首先应当做好课程设计的职业化工作,学校在设计课程时,应当结合酒店管理行业的相关特点及专业要求科学而合理的设计。如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加强在餐饮、客房、前厅、康体娱乐等专业性强、技能要求高的职业化课程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系统性的了解到酒店行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不同的标准、理念以及不同的技巧,培养学生的职业化思维。同时,在教学中还应当致力挖掘和设立与未来酒店的行业发展趋势相对应的课程,这样就在于能够使学生在校期间就符合行业发展的需要,具备更高的职业能力。   2.课程结构的合理优化
  课程是知识传递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上文所述,在当前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还存在有课程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而该问题的存在则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产生了较大的制约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还应结合酒店行业的特殊要求,对当前已有的专业的课程设计进行适当的调整。如可以结合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能力特点等,对课时的构成比例等进行合理安排,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如有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比较强,但是理论知识薄弱,针对这一类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就应当适当的减少实践课程的学习,加强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在班级里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是不同的,教师如果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的调整课程结构,必将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应适当的“留白”,在课堂上教师需要讲解知识,并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但是也应注意给学生留下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逐渐学会自主学习,有助于学生长远全面的发展。
  3.课程内容的模块化
  酒店管理专业涉及到了多方面的知识,在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借助模块划分的形式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其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开展各种能力培养的训练。如上文中提到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主要包含有个人职业素质、学习能力、专业素养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四种,因此,在课程内容模块化时,也可以尝试从这四个方面人手,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比如说,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们自行分成小组,小组内学生各自有一方面能力是有所欠缺的,然后给每个小组内学生设置相应的任务,让其协调解决。如假设今天酒店内来了一个奇怪的客人,对于酒店的各项服务都不是十分的满意,在深夜要求换房间,但是酒店内的客房已经住满了,那么针对这种情况,酒店工作人员可以采取何种措施进行调整,通过这种实践性比较强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在活动中强化企业员工的团队精神,明确学生分工意识,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学生们明确自身未来的就业发展目标。
  4.教学环境情景化
  酒店行业的服务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其基本上都是通过日常工作内容体现的,因此,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经验检验时,往往也是借助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完成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教学环境情景化,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创设多种类型的教学实践环境,尽可能让学生在相對比较还原的酒店氛围和环境下,体验酒店服务的内容,加强学生对于自身职业身份的认识,进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达到教育教学目标。当然,在教学环节情景化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坚持因材施教,要结合学生的能力特点,有针对性的创设合适的情景,在创设情景时应当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职业需求,然后适当的调整教育教学内容。
  5.教师结构职业化
  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导者,酒店管理专业师资的知识构成、个人魅力、职业感及专业性等都会影响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的质量,专任的教师在日常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认识等将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优化,还应当想办法实现师资构成职业化,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如教师队伍中既要有学校的专业课教师,还可以尝试将各酒店中优秀的工作人员引入到教学体系中,进而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解答其在学习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全面的了解酒店对于相关领域人才的需要。
  6.教材选用经典化
  当前市场上关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教材多于牛毛,但是在教学中这些教材是否能够发挥其作用和价值还有待商榷,教材综合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十分突出。针对该问题,笔者认为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优化期间,选用教材必须要慎重。如我国酒店管理专业发展建设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因此市场上相关教材的综合质量都不是很高,同时还有需要高校喜欢应用国外的教材,这种教材选用方式本身没有问题,当时在实际选用期间,教师还应当注意要结合我国酒店的实际管理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同时高校自身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编制专业的校本教材,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能力。
  总之,酒店行业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行业,其对于从业者的综合素养要求比较高,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酒店管理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当具备有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往的能力,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住客多方面的需求,提升酒店的综合竞争能力。高校从专业素养培养的角度调整酒店管专业的课程教学结构,其不论是对于学生的求职就业发展还是酒店的建设等都有着重要的助力,只有这样才能为不断发展的酒店行业提供人才,未来酒店行业才能长远的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457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