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疗体制下医院成本管理的改进与创新方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科技的进步推动了医疗水平的上升,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人们加强了对医院的需求。但治愈率上升的同时,人们看病的费用也在不断上涨,进而衍生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颁布了新医改政策,旨在降低医疗费用。然而,新医改政策减少了医院的收入渠道,使医院资金周转紧张。为提高医院运营稳定性,优化成本管理是医院经营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阐述医院优化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并针对财政全额拨款类医院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以期提高医院成本管理水平。
关键词:新医疗体制;医院成本管理;优化措施
一、新医疗体制下,公立医院优化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医疗作为重要的民生大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使医院在经营中还要重视社会效益。随着高科技医疗设备以及新医药的研发,疾病治愈率大幅上涨,但设备和特效药的昂贵使“看病难”成为常态,不利于民生发展。国家颁布新医改政策后,首先直接降低医院在药物方面的收入,其次是耗材,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成本管控、减少医院成本将成为医院满足自身经营发展所需资金的重要手段。当医院提高成本管控效率后,财政拨款的利用率大幅上升,医院对外来资金的需求降低,医院整体经营将更加趋近于公益化。其次,在我国经济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市场变化莫测,医院经营所面临的市场形势较为严峻,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医院掌握实际经营发展情况、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若医院依旧以粗放式管理模式实施成本管理,资金利用率得不到提升,则使医院存在较大的资金风险,从而影响医院对内投资,比如没有足够的资金采购新医疗设备,或在医药研发上缺少投资,不利于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总体而言,加强成本管理既能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也能提高医院的经营稳定性。
二、医院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关于成本管理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但就目前医院的应用情况来看,成本管理效果并不显著,大部分医院还是以粗放式管理为主。在深入分析后,发现医院成本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成本管控意识不强
一般属于财政全拨款形式的医院针对某一特殊病症进行研究、治疗等,比如精神病医院等。但由于受到财政、民政、残联等部门不同程度的支持,大部分医院将主要的目光投向疾病研究和病患治疗,相对忽视内部建设,使其相对忽视对成本管理的重视。同时,管理层在成本管理上的忽视也导致各科室、各人员都不重视成本管理,甚至将成本管理归结为财务部门的工作,单由财务人员进行成本核算就可以[1]。但各科室的这种错误认知导致财务人员不能将成本管理渗透到各科室活动中,其他部门对成本管理工作开展的配合性不强。另外,医院成本管理意识的缺失同样也增加了财务部门在成本管理上的忽视,使成本管理效果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二)成本管理监督评价机制不完善,成本管控流于形式
目前,大部分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制度的建设都是基于国家政策的需求,但政策的要求具有普遍性,完全基于政策需求建设的制度不能完全满足医院的实际需求。而且财政资金的补贴使医院缺乏竞争思想,在制度上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成本管理并未得到实际落实,所建设制度流于形式。而且,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医院所建设的监督评价机制多集中于对财务工作合规性的监管,相对忽视在成本管理制度有效性的研究,导致医院管理层无法掌握成本管理制度的实际效率,主观认为自身成本管理效果良好,实则风险丛生。
(三)绩效考核不全面,团队水平较低
作为事业单位,医院在人员考核制度上也有相同的问题:首先,人员考核指标不全面。虽然事业单位在人员考核上也兼顾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但指标考核的主要内容集中于人员的合规性,并未将人员能力的提升程度、能力指标放入考核中,导致财务人员疲于完成业绩指标,没有精力、时间学习新的政策、知识,医院财务人员转型进程缓慢,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成本管控效果的发挥。
(四)财务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成本管控难以全面开展
同以往相比,现代化成本管理需要对医院全体经营活动的成本支出进行分析,并从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全方位进行管理,而医院想要实现这一过程则必须满足成本核算数据的全面性。但就目前来说,在内部建设上的忽视使大部分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更替不及时,各科室数据并未达到完全的信息对称,导致医院所制定的成本管理方案不能对所有支出进行控制,还有部分费用游离于管理之外,降低了医院成本精细化管理水平[2]。
三、医院优化成本管理的策略
分析上述存在的问题,医院可以从以下角度优化成本管理:
(一)加强成本管理意识
医院想要提高成本管理效率,首要一点是加强成本管理意识明确指导方针。所以,医院要通过专业讲座、定期考核不断强化全体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针对目前事业单位存在的行政管理思想,医院尤其要注重管理层对成本管理的认知,通过专业化知识宣导、培训等促使其知道成本管控的重要性,并积极自主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推动各科室对财务工作的配合。同时,管理层思想的提高也起到良好的榜样效应,极大地促进医院全体人员成本管理思想的提升,使成本管理得到重视。
(二)完善监督评价机制
医院在完善监督评价机制时可以从内控、风控的角度进行。首先,内部控制作为主要的监管措施,其管控范围涉及到各活动环节,所以,医院可以以内部控制为基础拓展监督范围,确保将各科室活动都纳入监管。其次,风险管控中涉及到风险识别、评估、預警等,一方面,医院可以通过风险识别和评估分析成本管控中存在的问题,管理人员可以就问题所在进行修缮。另一方面,通过措施实施前后对存在风险威胁性的衡量,管理人员可以明确新旧成本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对新成本管理制度做出评价,管理层依据评价结果进行进一步优化[3]。另外,医院也要加强人员的执行力,确保监督评价机制可以彻底落实。 (三)促进人员专业性提升,加强绩效考核
在人员专业性的提升上,医院主要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第一,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加强岗前培训。财务转型使医院对财务工作的实际需求不断上升,医院在人才的招募也要改变原有重经验、重学历的方式,转换为以学习能力、接受能力为主。同时,医院还要增加实践机会,缩减上岗时间。第二,加强岗中培训。针对已工作一段时间的人员医院需要定期组织新政策、新知识的培训,并定期对其学习掌握情况进行考核,促进财务人员能力水平的提升。另外,医院还需要以定性和定量、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为基础,结合预算指标达成率、预算评价分析员工的实际能力、修正考核指标。在此基础上,对奖惩制度进行修正。比如,增加绩效工资在总工资中的占比,将员工利益和医院利益挂钩,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认真性。
(四)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
医院主营业务主要为病症研究、治疗等,财务信息化系统的研发能力较弱,针对需求,医院主要通过聘请专业人士对其工作进行大体了解后由专业单位制定财务系统程序、模块等,部分医院直接参照其他运营较好医院的模板。但市场变动的频繁莫测性以及各医院发展战略目标、组织架构的差异使其在系统的需求上有所不同,所以医院一方面可以加强专业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努力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另一方面,还需要定期邀请专业人士对系统和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的偏差进行纠正。另外,医院还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素质的培养,确保系统正常的运行。
四、结束语
新医改体制的实施推动了公立医院的转型之路,是医院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但同时由于新旧制度的更替也给医院带来了风险,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医院还要不断加强内部建设,重视精细化管理,尤其是对成本的管控更是医院维持经营稳健性的重点,医院还要不断完善监督评价机制、促进人员专业性提升、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芳.医院财务管理在新医疗体制下的改进与创新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9,502 (02):109.
[2]王艺凝.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医院成本控制策略探究[J].时代经贸,2018,451 (26):19-20.
[3]馬勤.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医院成本控制策略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 (11):84-8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699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