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成长的“目标导向”式高职营销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标是动力之源与行为指引,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需针对目标主体的行为特性,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体设计,帮助学生将专业培养目标与自我成长目标相结合,通过目标明确与设定、目标管理与执行、目标监督与考核等切实可行的路径支撑,达到目标的实现,助力专业人才培养。
关键词:目标导向;高职营销;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绍兴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专业成长的“目标导向”式高职营销人才培养实践研究》(项目编号:02.SGJ19039)研究成果之一。
目标导向理论是一种重要的激励理论,最早诞生于管理学领域,由多伦多大学的组织行为学教授罗伯特·豪斯(Robert House)最先提出。该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设定目标,把握目标的价值,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部下实现目标。目前,该理论的应用价值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于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的众多领域。
一、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目标导向行为要素分析
目标导向行为是人类行为类型之一,即为达成既定目标而形成的具有倾向性的有意识行为。它是在行为主体对行为目标已有深刻明确认识,具有能够达成目标自信心的前提下出现的。促成目標导向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行为主体的意志品质,对达成目标的坚定信念,行为目标的吸引力,行为主体的素质与能力以及相应的行为环境等。基于专业成长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导向”设计应首先对行为主体、行为目标、行为环境等进行分析。
基于目标导向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可针对市场营销专业特有的人才培养定位,设计实践以及监督路径,以“目标明确、目标设定、目标执行、目标监督与考核”四方面作为内容,引领学生专业成长,助力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二、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中目标导向行为设计及实施途径
在目标导向行为主体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行为主体的特点,结合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划,进行目标导向行为设计并实施。
(一)目标了解与确立
1、了解专业培养目标
通过专业导论、专业职业教育、讲座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近年来市场营销职业供需、了解各级营销人才目标规格与出口标准、知晓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方向、知晓市场营销专业职业大类及包含的三个方向:市场类、销售类、客服类,三个方向包含的具体内容,及各类型人才的职业级别层次。了解市场营销岗位职业生涯发展情况,从推销人员到销售主管、销售经理、营销总监的职业岗位发展时段及相关能力要求。知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相关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安排。
2、确立职业发展目标
在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及专业特点、职业发展、行业需求的基础上,以相关课程为载体(专业始业教育、职业规划、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等课程),引导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的确定(想做什么),分析自身兴趣、特长与性格(喜欢做什么,能做什么),挖掘其知识、能力、人脉与经验(做到什么位置),进行职业规划及职业目标确定。
(二)目标执行与管理
在对专业、行业、岗位整体了解的基础上,在上一阶段职业规划的基础上,将大目标分解成若干的小目标,并将导向过程分成几步。通过逐步实现各个小目标的办法,实行定向控制,最终达成大目标。基于专业成长的目标执行包括两大块,一为基于专业成长的知识性学习目标,二为基于专业成长的技能训练目标,以一个学期为一个阶段,一个年度做一次总结,通过“知行合一”,对目标进行有效推进。
1、完成基于专业成长的知识性学习目标
完成基于专业成长的知识性学习目标,包括专业各类先进理念学习、专业理论课程学习、各类拓展学习等。学习途径和方法可以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自主学习法,联机学习法,任务驱动法等。
2、完成基于专业成长的技能训练目标
完成基于专业成长的技能训练目标,如社团活动参与、竞赛活动参与、校内实践参与、校外实践参与等。
(三)目标监督与考核
研究基于专业成长的目标管理方法与目标考核标准。依据学生总目标设定(职业取向和职业规划)和具体目标设定(课程计划、榜样学习计划、实践提升计划)情况,明确目标责任,进行目标管理制度的制定。对管理目标进行分解,每学期分阶段监督学生的目标执行进度及实践执行情况,并根据理论及实践课程考核标准,进行考核等级的评定。
三、“目标导向”高职营销人才培养需注意的问题
影响目标执行效果的基本要素是目标的特性,包括明确度、清晰度和难度。目标不明确,就无法评价、衡量与执行。把目标变成了“理想”,一下子够不着,就会让人失去斗志。因此目标的设计,一定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设计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具体目标、设置具有高水平的但可以实现的学习目标,这是“目标导向”人才培养实施的关键。因此,专业在统一路径的基础上,可由专业教师分工定量,针对学生个体情况,做好每个学生初期定位的明确与后期目标执行的指导。
另外,目标设置与结果反馈紧密相连,没有反馈的目标设置是无效的。目标与反馈相结合更能提高执行力,形成正循环。行为反馈包括与目标相关的结果反馈和过程反馈。因此,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指导教师,都要设计基于时间管理的阶段考核标准及体系,并在群体中共享和激励。
参考文献:
[1] 孙丽.目标设置理论及其教育应用[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8(01).
[2]陈瑶.路径目标理论及其在教师积极性调动中的运用[J]. 文教资料,2015(03).
[3] 闫书立.财务管理本科 “目标导向” 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0).
[4] 徐大真,陈祥新,朱程程.目标导向的多元动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2(09).
[5]刘国巍,程国辉.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2015(12).
作者简介:
宋艳秋(1979-),女,黑龙江人,齐齐哈尔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浙江大学教育史硕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008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