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商业银行电子支付发展面临的风险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的合作不断加深,使得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展,人们的支付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电子支付发展迅猛。基于此,本文先对商业银行电子支付业务的内涵以及其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而后阐述了当前商业银行电子支付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及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电子支付;第三方支付
基于当前的互联网金融背景,商业银行紧跟时代脚步开展创新和转型,已经让电子支付业务为银行传统业务模式带来了极大改变。电子支付业务的兴起代表着商业银行支付方式的变革。不过,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电子支付面临的风险加以重视,只有妥善解决这些风险,才能保证商业银行电子商务的长远发展。
一、商业银行的电子支付发展现状
在消费者、商家和金融机构之间,以安全电子手段完成支付信息传送进而实现货币支付和资金流转的行为就是电子支付。目前,电子支付主要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三种类型,整体的支付流程分为发起、交换与清算、结算。自2005年起,我国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势头始终保持良好,尤其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兴起,更是为商业银行电子支付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当前,商业银行电子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表现在了电子支付产品的广泛应用上。其中,银行卡支付已经成为了时下最为普及的电子支付方式之一,截止至2018年末,我国银行卡的累积发卡量已经达到了78.3亿张,交易总额达789.6万亿元,产业发展势头稳健,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除银行卡外,电子支付产品还包括电子数据和电子票据,这两种产品的出现有效增强了支付的变通性和适应性,也发挥了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为提高电子支付应用频率奠定了基础。此外,商业银行电子支付业务的发展,也使得电子支付清算平台逐渐完善,为实现跨行资金结算即时到账、无纸化商业汇票交易以及支票全国通用等打下了坚实基础,让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业务处理水平大增。
二、商业银行电子支付的发展风险
目前,商业银行电子支付业务所面临的发展风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客户端风险。相比于传统的支付业务,客户在办理电子支付业务时的操作随意性更大,但由于缺少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指导和审查,所以出现操作风险的可能性大增。而且,大多数客户的风险意识不强,对网络环境的熟悉度也不高,会为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进而导致客户的隐私信息泄露,引发资金交易风险。
第二,电子类渠道风险。这种风险的产生,多数归结于商业银行并没有对自身的网络安全加以重视,进而导致网络安全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使得客户办理电子支付业务时面临着交易信息被篡改和盗取的风险。从商业银行自身的角度来说,一旦银行的技术线路和渠道制度设计管理存在缺陷,就会导致电子类渠道风险,进而引发支付系统整体的系统风险,让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体蒙受损失。
第三,银行端风险。为了方面客户使用网上银行,提高其办理电子支付业务的便捷性,商业银行会推出电子产品来为客户提供服务。但是,一旦出现产品设计缺陷,或内控管理不严的问题,就会导致银行端存在风险,进而使得客户被迫承担相应的风险。当银行端的内部控制管理出现纰漏时,会使其内部管理权责不明,甚至出现内部勾结作案的可能,那么银行网站的风险防控能力必然会被大大削弱,使其无法对客户账户的资金异常进行及时监控和示警,进而导致客户资金被盗,形成资金交易风险。尤其是在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以后,客户所面临的资金风险更为多样,而一旦出现问题商业银行必然会遭到客户投诉,其自身的形象和市场影响力也会大打折扣。
第四,法律风险。为了保证金融业务和服务的规范性,有关部门必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行业发展进行约束。但是,当前我国现行的《银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条文的使用范围都是传统金融业务,对电子支付业务的约束力极小。虽然在2018年,中国银联董事长主张制定《电子支付法》,但目前并未给出具体的法律条文和施行方案,所以在电子支付业务立法和执法方面还存在较大空白。这样一来,一些电子支付业务的规范性和合法性界定问题就面临困境,而且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也导致电子支付业务面临的法律风险不断增多。
三、商业银行电子支付的优化发展策略
基于目前商业银行电子支付业务发展所面临的风险,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从实际出发,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策略,实现对电子支付风险的规避,进而促进电子支付更为健康、高效地发展。那么,电子支付业务的各个参与方,都需要为保障客户信息资金安全、促进商业银行电子支付业务平稳运行这一目标而努力,合力构建安全的支付生态圈。当然,在这一层面不仅需要商业银行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有关部门的支持。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电子支付业务立法和执法的重视,为该产业建立统一的行事标准和管理规范,并通过加强对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和执法成效的监督,打造良好的商业银行电子支付发展环境。
1.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为了有效地规避商业银行电子支付业务风险,在实践工作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建立全过程的综合性风险防范体系,为提供风险评估、安全教育、交易监控、安全认证和风险防范工作提供制度性保障。而在该体系的构建过程中,第一步就是建立健全事前的风险防范机制,通过相关制度的约束尽可能地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所以,在这一环节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先強化对交易参与者风险意识的培养。比如,通过建立门户网站、搭建微信公众平台、播放安全教育视频等方法,加强对客户的安全教育。而后,从强化管理和完善制度两个方面,实现事前风险防范。
一方面,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建立风险评估机制。为了更为有效地对潜在风险和已有风险进行规避,在实践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先实现对风险的合理评估,为找出解决风险问题的有效方法奠定基础。比如,商业银行在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时,可以基于《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作业,借助于第三方安全检测机构以及内部审计机构,开展风险评估。为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依据行业规范,对商业银行电子支付业务所涉及到的安全策略、交易认证、客户信息保护以及内部制度体系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进而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实现商业银行电子支付业务风险的有效预防。 另一个方面,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强化电子支付商户管理。在此环节,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先对电子支付商户的资质和能力进行审核。比如,建立电子支付商户准入审核机制,从源头上对电子支付商户进行管理,实现对支付风险的有效规避。在实践中,应该从多个角度对电子支付商户的资料进行审查和评估,保证其经营资质合法,并基于多维度测评商户风险,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消费环境,确保其支付需求可以在安全条件下得到满足。而后,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度电子支付商户的经营情况进行检查。比如,建立电子支付商户全过程经营追踪机制,实现对商户经营情况的动态化评估,对商户违规行为和非法经营的预防和及时处理。此外,商业银行还应该为商户推出提供规范流程了。比如,构建商户退出机制,对出现资信问题或严重不良行为的商户进行退出管理,维护商户市场环境安全。
2.提高控制管理工作质量
针对已经出现的商业银行电子支付风险,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提高控制工作质量,通过对风险事件的有效监控,保证银行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察觉风险并制定风险解决方案,进而将其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保护客户利益和银行形象。在这一环节,最为主要的工作就是实现交易安全的认证和监控。
在交易安全认证环节,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基于现代化科学技术,不断丰富交易安全认证的手段,为用户开展安全交易奠定良好基础。比如,构建综合性交易安全认证体系,保障商业银行电子支付客户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应用多种方法完成安全验证,实现对交易安全的有效保障。电子支付属于高风险交易,基于我国人民银行的规定,此类型交易必须采用双因素安全验证措施。也就是说,在验证环节不仅要完成基础性的静态密码验证,还需要搭配其他验证方式。那么,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推进收集短信验证码验证以及动态口令验证等方式的应用,为构建复合型安全验证方式,保障用户资金安全提供助力。而在交易监控环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保证交易监控工作的实时性和持续性。比如,全面采集商户端交易信息,明确交易的性质和目的,并且制定可疑交易评判标准,保证对电子支付业务开展的全过程监督和追踪,借助于严密的监控和负责咋的审核认证制度,规避电子支付诈欺风险,保证客户资金安全。
3.优化风险处理措施
对于商业银行电子支付业务的风险规避问题来说,前期的风险评估和已知风险的监控管理固然重要,但是风险问题发生后的处理和安置工作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在实践工作中,商业银行应该先建立电子支付业务风险应急预案,为有效开展风险处理工作奠定基础。同时,还可以借助于社会力量,提升风险处理工作的合理性和高效性。比如,实现与公安机关和第三方支付機构的合作,建立欺诈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在察觉风险时第一时间冻结资金,为处理相关问题争取时间。同时,商业银行还应该加强对交易信息的管理和留存,以便于在第一时间提供资金流转和交易的凭证,帮助公安机关快速侦破诈欺案件。此外,为了进一步保障客户利益,也为了实现对商业银行自身形象和信誉度的维护,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建立风险追责和赔付机制,让用户更加安心地使用本行的电子支付产品,提高用户黏性。
四、结论
总而言之,对于身处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商业银行来说,电子支付业务的兴起是必然,而促进其科学发展则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任务。所以,在此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基于商业银行电子支付业务现状对其风险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强化事前防范、事中管控和事后处置等手段推动电子支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心蕊.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19(23):141-142.
[2]邵弘强.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商业银行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
[3]张丽丽,左妍.商业银行应对第三方支付影响的对策分析[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6):62-67.
[4]陈晨.商业银行开展第三方支付业务面临的风险及对策[J].银行家,2016(02):115-117.
作者简介:韩续洋(1988.02- ),女,籍贯:天津人,汉族,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投资实务与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289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