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双向波动下企业汇率风险管理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当前汇率波动成为涉外企业的聚焦点,本文基于对荆州市60家涉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选择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汇率双向波动的新常态背景下,欠发达地区涉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现状及其原因,并从外汇局、银行、企业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针对性建议。
一、荆州市涉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现状
(一)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意识有所增强但普遍性不足
在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提高,双向波动明显加大的新形势下,汇率波动直接影响涉外企业的现金流和利润,根据问卷调查结果,32%样本企业表示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其利润影响较大,超过10%;33%表示汇率波动对其利润影响可控制在5%-10%范围内;35%表示影响较小,在5%以内。汇率波动因此成为涉外企业风险管理的聚焦点,65%企业表示开始对汇率波动风险主动进行管理,其中72%的企业建立了外汇风险管理工作机制,涉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意识有所增强,但仍有35%的企业被动应对汇率波动,在面对汇率波动处于“听天由命”或“束手无策”的状态。
(二)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模式与企业规模和企业性质有较大关联
接受调查的企业中,大型企业①普遍对汇率风险管理表现地更为积极,71%的大型企业主动管理汇率风险,小型企业则对汇率风险管理表现地较为消极,仅50%企业主动管理汇率风险。此外,企业性质也与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有较大关系,外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明显汇率风险管理意识较强,民营企业其次,国产企业反而汇率风险管理意识较弱。
(三)多数企业更偏好经营性汇率避险方式
调查发现,对汇率风险采取措施的企业中,其中41%根据汇率变化调整收付款的时间,35%通过调整进出口货物价格的方式转移汇率风险,14%采取改变结算货币的方式,仅30%的企业尝试过采取外汇衍生品工具进行汇率风险管理。虽然企业进行汇率风险管理的形式较为多样化,但仍以经营性避险方式为主,通过与客户改变相关合同条款的方式减少汇率损失,较少的使用外汇衍生品工具。
(四)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策略不足,外汇衍生品工具以远期为主
如表1所示,荆州辖内2018年外汇衍生品业务签约量为2.43亿美元,占全辖外汇业务收支量的18%,较往年存在明显增长,但其中92%均为远期结售汇业务,仅8%为外汇期权等其他业务。企业更多的采用远期结售汇进行汇率风险管理,而较少的采用方式灵活的外汇期权、外汇掉期或其他衍生品组合,对汇率风险管理的策略仍显欠缺。
二、企业汇率风险管理选择原因分析
(一)企业缺乏对汇率风险管理的正确认识
一是多数企业存在“投机”思想。部分企业将汇率风险管理寄托于对未来汇率走势的判断上,往往更关心人民币会怎么走、是否会破某点位,且抱有侥幸和投机心理,总认为自己可以在人民币汇率的高点结汇,在人民币汇率低点购汇,即使汇率波动也心存侥幸希望能再次回稳,结果一次次错失购结汇良机。二是企业财務中性管理理念薄弱,宁愿放任汇率风险敞口裸奔,接受汇率波动带来的汇兑损失,也不愿意承担汇率风险管理成本,对风险敞口进行套期保值。此外,企业习惯在事后比较套期保值汇率与到期即期汇率,若发现保值汇率劣于即期汇率,就会认为套期保值行为带来亏损,而忽视了套期保值的目的是提前锁定成本,规避汇率风险的不确定性。
(二)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决策链条缺乏有效性
汇率风险管理贯穿企业采购、销售、财务等各个环节,经营性汇率避险方式主要由采购或销售与客户洽谈,要求采购与销售需树立一定的财务意识;财务部门根据采购与销售传递的信息计算外汇风险敞口,对各家银行的外汇衍生产品进行比较,并将相关方案上报管理层进行决策。但调查发现,多数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较为割裂,41%企业由管理层进行汇率管理决策,管理层对每份订单的合同条款及账期了解不够具体,对汇率避险工具了解也不够深入,往往导致汇率避险工具的选择与基础交易背景不相匹配;43%企业由财务部门进行汇率风险管理,财务部门与采购、销售部门沟通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其汇率风险决策,且企业对于汇率风险管理“只罚不奖”的奖惩机制直接影响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如果任由汇率风险敞口暴露,企业的汇兑损失是由汇率波动引起,如果主动管理汇率风险,财务人员给企业带来收益不仅得不到奖励,若即期汇率优于套期保值汇率,财务人员还要承担决策失误的风险;13%企业为其他,如集团公司统一决策,则仅能全局性统筹管理,不能因地制宜进行决策。
(三)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措施难以实施
一是经营性汇率风险管理措施实施较难。经营性汇率风险管理措施包括调整进出口货物价格,调整收付款时间,改变结算货币等,但这些方式取决于企业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所处的行业地位以及议价能力,而对于多数中小企业而言,企业市场占有率低、产品可替代性强、谈判可议价能力差,难以通过合同约定的形式分担汇率风险。二是外汇衍生工具成本较高,交易复杂,宣传力度不够。调查发现,71%的企业认为银行宣传太少,对相关产品不了解;29%的企业认为流程相对复杂;21%的企业认为外汇衍生工具成本较高。当前汇率风险套期保值交易集中于大型企业,不少中小企业对外汇衍生品套期保值交易望而却步。大型企业由于议价能力较强,在银行授信额度内无需提交保证金,交易成本相对较低;而中小企业普遍资金实力不足,银行授信额度不够,很难支付银行高额的外汇衍生品交易保证金。此外,银行投入同等的资源,更倾向于为具有一定业务规模的大型企业服务,导致中小企业接受银行外汇衍生产品的宣传有限。
(四)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人才缺失
企业管理人员对汇率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决定着企业防范汇率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对于非沿海城市的欠发达地区,涉外企业往往因规模限制,人员配备较少,未专门设置汇率风险管理岗位,大多是管理层直接决定或由财务人员兼任。这就带来两种结果:一是非专业人员难以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形势进行准确判断,对金融工具了解知之甚少,则难以合理利用金融工具规避风险。财务人员即使了解汇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但由于对外汇市场缺乏充分的了解,缺乏专业的汇率风险管理知识和技能,也无法针对公司的实际业务情况提出有效的风险管理对策;二是财务人员本身业务繁忙,无暇兼顾汇率风险管理事宜,对其缺乏重视。 三、政策建议
(一)强化银企沟通机制,做好政策宣传,让市场正确看待汇率波动
一方面,外汇局应加强与市场的对话和信息传递,通过汇率波动讲座、外汇形势分析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涉外企业的汇率风险宣传与培訓,让企业充分认识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波动态势的常态化和长期性,强化涉外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意识。另一方面,外汇局应搭建好银行和企业的桥梁,多组织银企沟通会,让银行了解企业真实运营情况及业务需求,让企业更多地了解银行各类产品和服务特色,使银行服务更有利于涉外企业发展。
(二)鼓励银行增强外汇衍生产品的普适性和创新性
银行作为汇率市场的主导者,应做深做细客户宣传工作,合理引导企业接受和实践外汇衍生品交易,防范汇率风险。一方面,应增加客户受众面,降低外汇衍生品准入门槛,引导中小企业利用外汇衍生工具加强汇率风险管理,同时,可根据出口结汇型客户、进口购汇型客户、持汇型客户等不同需求,结合企业规模大小,有针对性地推出更丰富的标准化汇率管理产品,并逐步形成体系,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避险产品选择,满足企业对汇率风险管理的需求。另一方面,银行应加强业务创新,注重产品设计专业化、业务开展个性化、风险管理动态化,并利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工具加强产品推广,如在APP中动态更新汇率走势,增加外汇衍生产品介绍,在线询价购买衍生产品等,让企业更快捷、便利、有效地管理风险,也能有效降低企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提升客户体验。
(三)向企业强调以“财务中性”观念管理汇率风险
一是要求企业高度重视汇率风险的管理问题,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正确认识“财务中性”管理的目的是控制风险,而非投资盈利,企业应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合理运用外汇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并将汇率风险管理战略纳入企业整体经营战略之中。二是鼓励企业建立科学的汇率风险测算和管理机制,打造一支既了解汇率市场波动和各类衍生工具,又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专业化风险管理团队,定期测算企业外汇风险敞口,密切关注银行产品和服务,合理选择灵活避险方式。
注释:
①根据荆州辖内企业情况,本文认为营业收入过亿的企业为大型企业,营业收入在500万-1亿内的企业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在500万以下的企业为小型企业。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荆州市中心支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617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