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基建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新型基础设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
  近年来,我国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困难较多,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存,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事实上,随着2010年后经济步入中高速增长期,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投资和净出口这“两架马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下降,消费成为保增长的“穩定器”。这意味着进一步挖掘内需,开拓投资新领域,促进消费升级,推动投资和消费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任务。在此背景下,以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可以成为稳投资和促消费的着力点。
  从短期角度看,新型基础设施是稳投资的最优抓手。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认为,居民消费存在“习惯形成”(Habit Formation),短期内难以改变一直以来养成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倾向,从而成为保障经济增长的“核武器”。相比之下,投资可以通过乘数效应,能够在短期放大各行业产出,稳定经济增长预期。然而,投资存在边际效益逐步递减的问题。自2009年“四万亿”投资后,传统基础建设和房地产投资的弊端不断显现,且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越发不明显。若此时再祭出传统大规模基建投资手段,无异于“饮鸩止渴”。因此,在需要投资稳增长但又不能大量使用传统投资的情况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当仁不让的最优选择。新型基础设施可以强化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的支撑作用,避免传统基建投资的弊端。当前,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除了继续坚持“三去一降一补”之外,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大力推进创新驱动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内涵。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牛鼻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数字经济已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载体。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估测,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7.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32.9%。此外,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领域就业人数达到1.71亿人,占当年总就业人数的22.1%,已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这些数据显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中国和智慧中国正在崛起,而高质量、广覆盖的新型基础设施将会对建设创新强国提供有力支持。
  从长期角度看,新型基础设施是促消费的有力催化。根据恩格尔定律,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份额将会下降,而用于娱乐、卫生保健、教育方面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会上升。2018年,中国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达到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水平,这意味着我国人民生活已经处于“富足”状态。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反映出居民消费从吃穿住行向高品质服务方向发展的新趋势,提示今后要顺应消费升级来改善生产结构、投资结构以及消费的基础设施,使消费红利充分释放,让消费更好地发挥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新型基础设施正是顺应消费升级趋势,为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消费内容提供支持。新型基础设施的出现,会刺激VR、云游戏、超高清视频等新兴服务业的爆发,让消费者得到更多的精神享受。因此,新型基础设施普及后,将带来巨大的直接与间接经济效益。
  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估算
  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数字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两大类。数字基础设施是指支持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为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其范畴包括以5G和F5G为核心的全光网2.0、物联网(包括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包括数据存储和计算)等。
  为预测“十四五”时期的数字基础设施投资,我们通过借鉴广东省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从1230个项目中将其投资的新型基础设施进行整理归类,分离出2020年将投资的全光网2.0、物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项目,并以广东省为例推算全国整体情况。由于“十三五”期间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比重较为稳定,我们假定2020年其占比变化不大,维持在年均5.5%的水平,则可推算出全国2020年的数字基础设施各项目投资额。此外,“十三五”期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约为6.5%,假定“十四五”期间数字基础设施各项目投资仍然保持这样的增速,即可推算出全国2021-2025年的数字基础设施各项目投资额。“十四五”期间,中国全光网2.0投资预计为16427.2亿元,物联网投资预计为14442.7亿元,人工智能投资预计为11025亿元,数据中心投资预计为11576.2亿元。“十四五”期间的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合计为53471.1亿元。
  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是指电力、市政、交通等传统基础设施通过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满足生产和生活中新的数字化、智能化需求,其包括智能电网、智慧交通、智慧市政(智慧水电气)及重大疫情灾害防控和应急管理体系等。智能电网方面,国家电网于2019年在智能电网方面的投资约300亿元,主要涵盖了电力供应链管理、企业中台数控、电力安全运行、电力数字化系统、能源生态体系、电力芯片等多个领域。由于在2019年国家电网售电量约为4.2万亿千瓦时,南方电网售电量约为1.05万亿千瓦时,假定南方电网的智能电网投资力度与国家电网相当,则可借助国家电网的售电量占比来推算全国智能电网投资状况。结果显示,2019年中国智能电网投资约375亿元。智慧交通和智慧市政方面,IDC估测2019年中国智慧交通领域投资为68.6亿美元,约为473.6亿元人民币;智慧市政领域投资为114.4亿美元,约为789.4亿元人民币。重大疫情灾害防控和应急管理体系方面,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我国公共卫生专项任务经费的项目拨款近年来呈现出逐年降低之势,从2014年的5.3亿元降至2019年的4.5亿元。然而,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显示出必须强化重大疫情灾害防控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假定2020年公共卫生专项任务经费较2019年翻一番,约9亿元。同样假定“十四五”期间,智能电网、智慧交通、智慧市政及重大疫情灾害防控和应急管理体系保持“十三五”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增速水平,则可预测出2021-2025年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各项目投资额。“十四五”期间,智能电网投资预计为2421.7亿元,智慧交通投资预计为3058.4亿元,智慧市政投资预计为5097.8亿元,重大疫情灾害防控和应急管理体系投资预计为54.6亿元。“十四五”期间的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投资合计为10632.6亿元。   综合数字基础设施和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投资的预测结果,可以得出“十四五”期间新型基础设施的总投资额(见表1)。“十四五”期间,我国新型基础设施投资预计从2021年的11258.8亿元上升至2025年的14484.1亿元,合计投资将达到64103.7亿元。
  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增长拉动效应
  评估新型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带来的经济效益,需要考察其对经济产出和就业的影响,而这又包括三个维度的带动效应。首先,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会增加各行业的中间投入需求,并直接创造就业岗位,增加诸如光纤、基站、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施工人员,半导体芯片、信号器、传感器等信息通信设备制造人员,以及与之相关的软件人员等需求。其次,直接创造的各行业需求还会衍生出间接需求。为了满足需求,新增的各行业供给会增加相应的工业品需求和消费品需求,这将造就一批新的商业生产。再次,这些直接和间接需求产生的收入会推动从业人员家庭消费,由此又内生出一批生产需求和就业岗位。可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具备显著的乘数效应,把较小的投资额杠杆放大,从而对整个国民经济都能带来积极影响。
  我们采用国际主流的结构化产业时间序列估计模型——GVAR模型,并结合投入产出表,挖掘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其他行业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测算结果显示,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创造的分行业直接经济价值方面,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将直接带来电信运营业、设备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并通过投入产出关系拉动对所有行业的配套需求,进而对GDP增长产生直接贡献。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各个分行业的经济增加值影响不一。影响最大的行业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行业,每年产生增加值超过7000亿元,“十四五”期间创造的增加值达到40673.3亿元。此外,电气机械和器材、批发和零售、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化学产品、租赁和商务服务、金融等行业影响也较大,“十四五”期间创造的增加值分别达到7909.9亿元、6736.3亿元、6210.9亿元、5900.0亿元、5896.8亿元和5413.9亿元。而新型基础设施影响较小的行业包括废品废料、燃气生产和供应、卫生和社会工作、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这反映出新型基础设施与这些行业之间的经济关联度较低。通过加总各行业创造的直接经济价值,可得出所有被“新基建”影响的行业每年创造经济价值将超过17000亿元。若进一步加入“新基建”本身的投资,可得出新型基础设施2021-2025年期间每年直接创造的经济增加值超过29000亿元,“十四五”期间创造的直接经济价值将达到162129.8亿元。
  “新基建”及其创造的其他行业直接经济价值,通过产业间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将放大新型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即间接带动国民经济各行业、各领域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我们将各行业直接创造价值代入GVAR模型,可进一步测算出各行业创造的间接经济价值。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产生的各行业间接经济价值也不尽相同,但均高于直接经济价值。创造间接经济价值最大的行业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行业,每年超过17000亿元,“十四五”期间总计100633亿元。此外,直接经济价值创造较大的行业(电气机械和器材、批发和零售、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化学产品、租赁和商务服务、金融等)附带产生的间接经济价值也较大,“十四五”期间总计分别达到40956.2亿元、35128.9亿元、22540.6亿元、11639.3亿元、14571.8亿元和27595.8亿元。而间接经济价值创造较小的行业也是直接经济价值创造较小的行业,如废品废料、燃气生产和供应、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服务等。
  通过加总各行业创造的间接经济价值,可得出所有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影响的行业创造的经济价值每年将超过65000亿元,“十四五”建设期间创造的间接经济价值将达到372966.5亿元。若进一步加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创造的直接经济价值,可得出新型基础设施“十四五”期间每年创造的总经济价值(直接经济价值与间接经济价值之和)将超过94000亿元,“十四五”期间创造的总经济价值将达到535096.3亿元。据此估计,“十四五”期间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平均每年可拉动中国GDP增长0.8个百分点,创造4389万人的就业岗位。
  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经济效率的影响
  当新型基础设施普及后,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资本深化效应和提高社会TFP(全要素生产率)两方面。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型基础设施相关产品价格将不断下降,会促使更多的企业进行新型基础设施产业链投资,在生产过程中用新资本取代传统资本,即进行了所谓的资本深化进程。这不仅增加了企业资本投入量,还提高了资本质量,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并增加产出。
  此外,作为一种通用技术,新型基础设施具备强大的技术外溢效应,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使用可显著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一方面,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带动一系列技术创新,并嵌入到各种类型的产品架构和技术应用中,提高企业组织管理效率。同时,新型基础设施还具备规模经济优势,为了卖出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产品质量,给消费者提供更加多样化和定制化产品,各企业都将逐步使用全光网、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技术。在此情况下,当更多的企业使用新型基础设施时,那就会给已使用新型基础设施的企业带来收益,而这无需进行额外的投资,直接降低企业投资新型基础设施的成本。可见,新型基础设施的技术外溢效应融合了知识、规模经济和创新等多种要素,能够较好地改善各行业企业的组织架构、管理水平和人力资本,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TFP。
  在估算新型基础设施对我国总量TFP的贡献率时,我们采用了结构计量分析方法。测算结果显示,2020年后新型基础设施的普及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总量TFP,并呈现出指数型增长态势。新型基础设施推动我国TFP增长率从2020年的2.8个百分点上升到2025年的9.2个百分点。从数值上看,新型基础设施对我国TFP增长率的提高在前期帮助并不明显。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新型基础设施的相关产业起步较晚,投资和资本积累偏低,导致在国民经济中产值占比较低,对总量经济影响有限;另一方面则因新型基础设施相关产业的研发能力还较弱,创新人才缺乏,缺少突破性的技术进步。然而,随着后期新型基础设施的普及度逐步提升,其对国民经济的生产率和行业技术提升效应开始显现,成为拉动TFP增长的重要源泉。
  五、结论
  本文分三步估算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首先,我们分别预测了“十四五”期间数字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投资额,并由此测算出,“十四五”期间新型基础设施年投资金额将从2021年的11258.8亿元上升至2025年的14484.1亿元。
  其次,我们采用GVAR模型,并结合投入产出表,挖掘出“新基建”对国民经济主要行业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测算结果显示,“十四五”期间,“新基建”每年直接创造的经济增加值将超过17000亿元,五年建设期间创造的直接经济价值将达到162129.8亿元;同期每年创造间接经济价值超过65000亿元,五年建设期间创造的间接经济价值将达到372966.5亿元。若进一步加入“新基建”创造的直接经济价值,可得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每年创造的总经济价值(直接经济价值与间接经济价值之和)超过94000亿元,五年建设期间创造的总经济价值将达到535096.3亿元。据此估计,“十四五”期间,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平均每年可拉动中国GDP增长0.8个百分点,并创造4389万人的就业岗位。
  最后,估算“新基建”对我国总量TFP的贡献率。结果显示,2020年后新型基础设施的普及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总量TFP,并呈现出指数型增長态势。新型基础设施提高我国TFP增长率从2020年的2.8个百分点上升到2025年的9.2个百分点。通过这三步的测算,“新基建”对“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的影响较为显著,不仅能成为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促创新的着力点,更能提高社会TFP,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作者单位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项课题“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研究——基于新时代和新工业革命的视角”(18VSJ054)的阶段性成果,并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优势学科(产业经济学)资助。篇幅所限,文中计算过程从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53930.htm